所有疾病中,您认为,最恐怖的是哪一种?
是癌症吗?不,哪怕到了癌症晚期,尚有生存期。
是艾滋病吗?不,凭现在的医疗技术,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再活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与这些提前“打过招呼”的疾病相比——猝死更让人胆寒,它可以让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在意料不到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没有预兆、难抢救。
11月27日凌晨,年仅35岁的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某运动类节目时晕倒,后因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无数网友悲愤缅怀,呼唤“最好的王沥川”。
猝死,为何如此高频率现身
这个带着无比沉痛情绪的词语,近些年来反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其中有20岁的学生、30岁的医生、40岁的CEO、60岁的退休老人……遍布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年龄段。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猝死的人数超过50万,且不断呈低龄化趋势。
究其原因,最常被提及的两个致病因素就是——过劳、运动过量。
1 从疲劳到猝死仅6步
2 运动猝死同样很多
2018年6月14日,南宁一男子在南湖公园晨跑时猝死,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7月10日,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一中年男子跑步时,因猝死离世。
2018年12月6日,内蒙某高校一名19岁女生在晨跑时猝死,经抢救无效死亡。
……
看到这,很多人会想:因跑步而猝死,会不会是这些人本身缺乏锻炼呢?
然而,并不是如此。
据专家透露,运动性猝死最常见原因是剧烈运动后诱发心肌缺血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其中,运动不是造成猝死的主因,隐藏的心脏病才是运动性猝死的“幕后黑手”。
青年心源性猝死主要由肥厚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畸形、马凡氏综合征、心脏瓣膜或心肌传导系统疾病引起;
中老年人心源性运动猝死大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冠心病)引起。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心脏病史、体检也未见丝毫异常的人,也可能患有某些不易察觉的隐疾,而这些隐疾则会在关键时刻诱发猝死。
所以说,运动是把双刃剑,如果运动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可能酿成悲剧。
以下是国际通用的运动风险评估问卷:
①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②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患有心脏病?
③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的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
④ 近6个月以来,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
⑤ 近6个月来,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曾因为头晕失去平衡或跌倒或发生晕厥?
⑥ 您是否存在因体力活动或运动加重的骨、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
⑦ 您是否知道有其他原因使您不能参加体力活动?
如果你的答案均是“否”,一般来说,你跑步都是安全的。
只要你的答案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是”,在跑步开始前,就应咨询医生,排除某些潜在的疾病因素。
猝死来临前,身体释放6个信号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
1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破损,诱发急性心梗。
2 心慌
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3 心跳过缓
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 晕厥
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5 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上述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
6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除了心源性猝死,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
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猝死必须急救
在猝死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尽快进行心肺复苏术并争取时间除颤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下面,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种心肺复苏法,适用于未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学会它,往往能救命!
1 呼救
判断病人是否没有反应。
如果病人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没有正常呼吸,应先打120急救电话或让他人打电话并返回病人身边。
大多数区域的急救中心接线员都能指导你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术。
2 按压
开始胸外按压。
在胸部中央,胸骨的下半部持续按压并使胸骨至少下陷5cm。
用力、快速地按至少100次/分的频率按压,即用快于每秒一次的速度进行。
持续进行直至除颤仪(AED)到位或专业施救者到场。
注意:此方法多用于成人患者,对于失去反应的婴儿和儿童或溺水、外伤、呼吸道梗阻或窒息等情况下不建议进行。
来源:养生中国
责任编辑: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