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如何科学合理用血

2020-01-09 11:17   云上谷城

如何科学合理用血

(一)输血尽量不输新鲜血

1.新鲜血各种成分抗原性强,易引起输血反应;

2.新鲜血有大量存活淋巴细胞,增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险;

3.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可生存3天,因而3天内的血液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超越3天的血反而安全;

4.如输血目的是补充血小板、粒细胞,12小时以内的血才算新鲜,但所含血小板、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量效果。

因而,输新鲜血弊大利小,不主张输用。

(二)输成分血

1.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如:贫血输红细胞,粒细胞缺乏输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烧伤患者输血浆等;

2.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3.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长期的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可以保存1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在22℃震荡箱内只能保存5天;

4.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血液来自健康人的无私奉献,是宝贵的资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发挥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

5.减少输血传染病。由于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细胞、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制品中,大多数输血患者并不需要这些成分。

现代输血治疗已进入成分输血阶段,全血已基本不用,成分输血比例是输血治疗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三)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就是把自己的血液贮存或收集起来,留在手术或需要时再输入体内。由于人体的血液是在不断新陈代谢的,抽取少量的血后,体内会很快生长出来,况且平时就有一部分血液贮备在组织器官内,所以不会影响健康。

自身输血最为安全:

(1)可防止输血相关的传染病和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

(2)避免发生输异体血的差错事故;

(3)稀有血型或特殊患者更宜自身输血;

(4)适量多次的自身采血可刺激血液再生,使术后患者造血加快;

(5)可缓解血源紧张、节省费用等。

来源:谷城县医院

责任编辑:周碧伟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表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