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这个“女汉子” 明明可以拼颜值 她却...

©原创   2020-05-11 17:23   云上谷城

80后的袁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谷城五山人,2015年与丈夫返乡创办了襄阳嘉美婕服装有限公司。多年来,他们为五山的发展挥洒着青春和汗水,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袁晴更是大胆“突围”,为复工复产、转型转产、返岗就业而忙碌、奔波……

义不容辞 吹响复工复产“号角”

往年农历正月初三后,袁晴就开始招兵买马,筹备公司开工,忙得不可开交。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工厂开工遥遥无期。年前签下的订单,两个月的生产原料积压在仓库,让她如坐针毡,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同时,袁晴也意识到疫情后,不少企业可能关闭,一部分工人将会失业,于是,她一边逐个通知老员工复工后可继续上班,一边想方设法招聘新工人。但凡听说返乡人员有意向就近就业的,她义不容辞地应承下来。

3月初,可申请复工复产的消息公布后,袁晴立马按要求购置防控物资,对厂区进行全面卫生保洁、消毒处理,及时联系县、镇防控指挥部进行指导。经过严格的现场查勘和及时整改,3月12日,嘉美婕的复工批复通知正式下发,袁晴没有一丝松懈,反而更加绷紧弦,着手安排复工的每一个细节。

复工第一天,袁晴亲自“坐阵”厂门口,认真核实每个工人的“绿码”、测量体温、安排工位。有新应聘的人员,她详细询问、记录返乡时间、途径地、生活轨迹等,确定无疑,才录用安排工位。

嘉美婕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景象,防控措施一刻也没有放松,虽然安排的有专人进行消毒,但袁晴每天坚持在厂区查看好几遍,在车间督促工人戴口罩、勤洗手……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刻也闲不下来。

大胆创新 驶入转型转产“快车道”

全国复工复产进入“快车道”,各级政府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转产,袁晴敏锐地察觉口罩生产紧缺。自己的公司有资源,有工人,可以转产生产口罩。说干就干,与丈夫考察后,决定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快速地转型转产。

在特殊时期,以往非常简单的事变得异常困难。在没有过往经验、关键零部件采购困难、口罩机技术人员奇缺的情况下,袁晴与丈夫分头行动,跑审批手续、求技术人才、购机械设备、调生产材料……全身心投入到生产改造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初,一尘不染的生产车间里,60台生产机床整齐划一排列开来。70名经验丰富的生产工人“全副武装”。在严格管理和把控中,“纳米”口罩正式投产,日均产能达到10000只。

看着有条不紊运行的生产车间,袁晴深有感触地说:“公司转型转产对于我们本土企业来说是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参与。”

奋不顾身 按下劳务输出“播放键”

3月初,全国各地陆续按下复工复产“播放键”。滞留在家的返乡人员迫切需要返岗工作岗位。但交通管控之下,出省外出务工人员必须选择“点对点”返岗。

多年前,袁晴和丈夫从事谷城至深圳的大巴车“包车”服务,每年输入输出大量的劳动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袁晴在抓转型转产的同时也没有丢下“老本行”,得知“点对点”劳务输出需求后,袁晴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地投入到“点对点”劳务输出之中,用自己的“资源”对接深圳、东莞等地的车站和企业,联系老乘客,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协调好五山到深圳的“点对点”劳务输出途径。

袁晴与五山镇人社中心工作人员一起,核对返岗人员的接收证明、“绿码”、身份信息、录信息表,同时,还要协调接收地关系、确认发车时间、调转车辆、办理通行证,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更顺畅的通行,她甚至带着年仅6岁的儿子逆行深圳协调接收事宜。她的两部手机每天要接打数百个电话,喉咙也沙哑了,但她仍然坚持耐心宣传相关政策,按部就班做好“点对点”工作。

半个月的“黄金”时间里,五山镇每天发出“点对点”大巴车平均在3台以上,共输出返岗劳动力600多人,解决了众多外出务工人员的出行问题,安全、及时地把务工人员送到岗位。

风一样的女子,花一样的年华,明明可以拼颜值,她却选择务实担当,明明可以享清福,她却选择奋斗有为。勤劳、勇敢的袁晴满怀激情地为一方百姓耕耘着这片沃土。

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左坤阳

责任编辑:邓植元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