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队退役后,王文龙被安置到谷城县广播电视局工作,先后从事过汽车驾驶员、有线电视网络维修等工作。不管在哪个部门上班,他都始终以一名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待工作兢兢业业。
因工作务实,2008年,局里安排他到新闻部门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不是正儿八经的中文专业,也没学过新闻学,凭着当过兵的人不服输的劲,王文龙一股脑冲进了记者的行列,也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真正的记者。
《新闻学》《新闻写作》《新闻标题制作》…好像饥渴的路人,他拿起这些“新”书看得废寝忘食。除了看书,他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刚开始写作,为了短短的二三百字的稿子,他都能写上一晚上。正因为他的执着和坚持,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内,全面掌握了新闻拍摄和写作的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新闻的采编工作。
在从事新闻的第一年时间内,他采写的《库区移民为县移民局送西瓜》的新闻稿件在当年襄阳市好新闻评选中被评为好新闻一等奖。
2012年8月4日至6日,谷城县遭特大暴雨袭击,境内山洪暴发。6日早晨5点30分,王文龙随着谷城消防大队官兵出警前往石花镇下新店村救人,但走到谷城开发区锅底湖社区时,北河流域锅底湖社区堤防段出现漫堤,洪水大面积向开发区境内浸渍,锅底湖社区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消防官兵就地开展了救援。
上午7点左右,洪水不断上涨,锅底湖社区几乎全部村民的房屋被洪水侵袭。平时村民通行的水泥路早已经看不见,四处一片汪洋。齐胸的洪水、湍急的水流,现场情况复杂。冒着被冲走的危险,王文龙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依然端着摄像机,真实的记录了谷城受灾的情况和消防官兵到企业和居民家中救灾的场景。事后,因真实反映了受灾情况,也为谷城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谷城消防大队因抢险工作突出被省消防总队授予集体三等功。
如今,王文龙不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门外汉,已成为能独挡一面的资深记者。
记者,除了记录,就是跑,不断地跑,才能更好地记录。
王文龙跑过农业、政法、建设、城管、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跑农业线时,他跟着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爬上高山采访产业发展,深入农户采访农民生活;跑脱贫攻坚线时,他到过最偏远的赵湾乡,走进过不少贫困的家庭,看到过帮扶人员的付出与艰辛,见证过贫困群众脱贫的期盼和喜悦;跑城管线时,他跟随城管队员冒着风险一起去强拆,一起开展渣土整治…全县11个乡镇开发区280多个村,近250个村都有他的足迹。他的多件作品先后被中央台、省台、市台发表。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王文龙第一时间逆向而行,立足新闻工作岗位,积极投身于这场防疫战斗,以实际行动讲好全县战“疫”故事。
疫情发生后,他一方面服从单位安排,不打折扣完成采访任务,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自采,报道各类典型事例,多次深入县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采访一线医护人员,深入有关部门、乡镇报道防疫工作动态。
为了能够收集鲜活、有效的新闻素材,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疫情观察点、隔离点,尽可能多地和留观人员及医护人员接触,拍下许多珍贵的资料,用镜头真实记录了医护人员抢救病人的忙碌时间。
新闻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是党和国家的喉舌。防疫期间,他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时关注县委县政府对全县防疫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深入贯彻到日常的新闻工作中。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主动向身边的人和采访群体宣传上级防疫要求,引导正确舆论,以自身努力引导积极向上、众志成城的正能量。
为了赶写稿件,他加班加点是经常之事,饿了就在办公室里泡快餐面,有时连家也顾不上回。他先后采编报道疫情防控新闻、通讯、图文报道70多篇,用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绩展出了新闻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
12年时间流转,王文龙对新闻的初心不变,始终如一。他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永葆军人本色。
他始终践行习总书记“俯下身、沉下心、查实情、说实话、动真情”的要求,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真情。”王文龙深知,作为一名记者,只有真正地静下心来,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动,深入地走基层、彻底地转作风、坚决地改文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才能准确传达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发挥党媒作为党的“喉舌”作用,最大程度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谷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任编辑:邓植元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