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锻造金一车间技术工人在监测、上传相关数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姜远海 摄
位于襄阳市谷城开发区的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简称三环锻造),是“亚洲最大精密锻造中心”和“亚洲最大商用车转向节生产基地”。其转向节占据国内中重型卡车50%以上的市场。
7月1日,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66亿元,增幅12.3%。
疫情冲击下,三环锻造靠什么实现如此大幅增长?公司董事长张运军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靠创新“组合拳”。
产品创新——
新型转向节挤进知名车企
6月30日晚,200件带臂转向节装车启程,从三环锻造发往长春中国一汽。
“若不是带臂转向节,三环锻造挤不进中国一汽供应商行列。”销售部部长刘耀兵介绍,在中国十大重卡生产企业中,中国一汽是三环锻造最后攻克的企业。中国一汽有自己成熟的零配件供应商。2017年,三环锻造研发出了转向节和受力臂于一体的新产品,这种产品符合轻量化的配置趋势。去年12月底,三环锻造的带臂转向节,通过中国一汽的疲劳试验,并于复工后开始供货。
多年来,三环锻造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机电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质量攻关活动,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开展转向节材料研发创新,突破了国际技术壁垒。
2013年6月,德国戴姆勒公司发布公告,寻求奔驰高级商用车转向节协作生产业务。58天后,三环锻造生产出奔驰高级商用车转向节,产品尺寸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最终,三环锻造以研发周期短、质量稳定等优势,顺利通过德国戴姆勒公司专家组审核,成功拿到供货10万件的国际订单。目前,三环锻造成为戴姆勒公司全球优秀供应商,出口转向节突破100万件。
为挤进中国重汽的供应商行列,三环锻造有针对性研发了200多种产品。其中自动法兰锻件,今年5月新研发,6月通过中国重汽的招标,7月开始每天生产500件。
目前,该公司拥有1000多种转向节产品及汽车用锻件产品,其中83件获得国家专利。
工艺创新——
生产效率成倍增长
长约500米的锻二车间宽敞、整洁,听不到刺耳的金属撞击声。
机械手抓取备好的钢锭,送到下料工序,剪裁、下料,剪裁好的钢锭逐步流向加热、锻造、热处理、抛丸、探伤等工序,一个转向节锻件出来了。
公司党委副书记蒋德超介绍,传统的锻件生产属于离散型生产,会按照上述工序,设成5个车间,生产环节物流总长超过5000米。每个车间生产时间按一天为计,做成锻件成品得5天;现在生产工序之间用传送带、机器人运送,生产线长度仅约180米,做成锻件成品不到1天。
金一车间复合生产线,员工吴瑶正在操控机床,为转向节钻孔、抛光、去毛刺等。车间主任张立宏说,复合生产线于去年建成投产,由2个技术工人操控3台机床,即可完成从转向节毛坯到成品的30个工序。“这是三环锻造更新的第五代复合生产工艺。之前,30个人操控30台机床,才能完成一套工序。一套工序一天加工不到200件转向节,而现在可以达到600件。”
近年来,三环锻造累计自筹和争取技改资金8亿多元,对生产流程、工艺等进行优化改造,有效提升了产能,保证了订单稳定。
今年中国重汽复工复产时,三环锻造尚未复工。他们找了10多家生产商拟做替代生产,均因产能跟不上而放弃。面对中国重汽需求,复产前,三环锻造通过疫情防控绿色通道,释放库存保证供货;复产后,供货迅速恢复正常。上半年,三环锻造已向中国重汽发货价值5900多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多1300万元。
管理创新——
智能化助推产品零残次
记者随刘耀兵来到办公室,他打开电脑,开始审查由客户关系系统传来的7月订单信息,并依轻重缓急,分别上传到车间执行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各生产车间根据上述系统指示,有序组织生产,并将生产情况通过WIFI系统上传。管理人员通过管理驾驶舱系统,可以实时调看生产场景,以及财务、销售、库存、原料等数据。
“以往,需要通过面对面月调度、周调度和班前会组织生产。数据靠手动记录,很容易出现差错。”公司总经理助理邵光保称,2015年来,三环锻造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更新升级6大系统,销售、财务、生产、客户、物流等系统的信息实现数据融合,进而推动智能化标准生产。给戴姆勒公司供货6年,产品一直保持着0PPM(百万产品零残次品)。
据介绍,三环锻造安装智能传感器500余个,配以制造执行系统,建立网络环境,实时采集和集成各关键工序的装备运转数据、生产数据,原料、产品、能源数据信息实现即时上传。
“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调看生产经营相关数据。复工复产以来,企业没有开过一次生产调度会,但生产照样有序推进。”张运军说。
来源: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邓植元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