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瑜在修改稿件 全媒体记者 童光辉 摄
不到半年的时间,作品6次登上《人民日报》。其中,3篇新闻报道,3篇文学散文。
一时间,帅瑜这个名字响彻一方。
65岁的帅瑜是谷城县南河镇人,热爱新闻写作,尤其是退伍后,凭借勤奋钻研,进入当地报社,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先后担任记者、编辑、副总编,在中央、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获奖无数。
退休后的帅瑜,激情不减,坚持创作,只为追逐新闻梦想。
7月15日,记者来到帅瑜家中,聆听这位传奇老报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一个水杯 几多情怀
一听是襄阳日报社记者来采访,帅瑜既高兴又激动。“当年的《襄阳报》是我追梦的原点,更是激励我创作的动力。”帅瑜一边回忆,一边拿出一个水杯,杯身上印着“襄阳报编辑部”。
这个水杯是1981年《襄阳报》的一位总编赠送的,帅瑜保存至今,视为珍品。杯子破了就修补,补了5个补丁,仍舍不得丢掉。
1974年,从原襄阳财校毕业的帅瑜,开始向《襄阳报》投稿。
“条件差,买不起信纸,就用捡来的烟盒纸写稿,投了很多,一篇也没发出来。”帅瑜说,即便如此,他对新闻写作的追求也未曾改变。
1976年参军后,帅瑜在部队里照样写新闻报道,这为之后创作军旅题材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退伍返乡,重回农村,他的新闻作品散发出浓浓的泥土芬芳。
1984年,帅瑜进入当时的谷城报社,实现了他当记者的梦想。“一开始,我就立下了要上《人民日报》、拿新闻奖的志向,这应该是所有报人共同的心愿。”尽管起点不高,但帅瑜相信,勤能补拙,多采访、多写作、多投稿是他一直坚持采用的方法。
有的放矢“抓大落小”
帅瑜认为,新闻写作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取材,要在地方找到典型的人和事。“作为新闻工作者,这就是职责所在。”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个个逆行的白衣天使给了人们勇气和信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就是当时最大的政治任务,医护人员应该成为主角。”帅瑜提笔写下了一篇散文《芳华,在抗疫病房里绽放》,通过讲述谷城县人民医院护士长莫芳的感人故事,反映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部署下迎战疫情的宏大主题。
2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这篇文章。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月,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帅瑜嗅到了“新生”的味道,他打开门,走向广袤的农村。
田野里犁耙水响,茶园里新枝吐绿……人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生产,把损失补回来。
帅瑜怀揣喜悦之情,回家后,创作了散文《从这个春天出发》,经反复打磨,投给《人民日报》。“编辑一眼就选中了,给我回电话,指导我修改,我的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4月8日,帅瑜的这篇文章又在《人民日报》刊发。
之后,这篇文章被很多地方当成了语文考试的范文进行赏析,由此可见其功夫了得。
今年4月,中央提出“六保”的新任务,帅瑜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写了《鸟鸣声声话农事》一文,没过几天,《人民日报》就刊发了。
帅瑜说,地方作品要出彩,就要立意高、切口小,并带有地域特色,把最鲜活、最“紧俏”的东西写出来,这就是好作品。
心中有火 眼里有光
一方矮柜,一盆吊兰,迎着窗户,向阳而生。这是帅瑜在家创作的私人空间。
记者问他为何如此高产,而且频频上大报。帅瑜说,永葆激情才能有不懈的动力,做到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处处都有新闻。
7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新闻通讯《一定要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报道谷城县退伍军人许顺武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帅瑜就是主创之一。
这篇稿件抓住了“解决好贫困地区安全饮水问题”这个核心,也是军地联手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提及这个采访,帅瑜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写的初稿被编辑“毙”了,他再次前往村委会,重新采访。
“干了一辈子新闻,这次心里最难受。”帅瑜说,正因为充满激情,正因为心中燃烧着新闻火焰,他没有气馁,经反复采访、修改,稿件最终通过。
作为一名老兵,帅瑜时刻关注家乡退役军人群体,先后挖掘了“蓝色尖兵”周昆、深山里开办旅游公司的张建武等典型人物,他们的故事都成了新闻写作的素材。
《销售好生态 办起农家乐》《疫情不退 战斗不止》等新闻报道先后登上《人民日报》。
“张建武的报道,五易其稿,改到手软,硬是扛下来了。”只要一说到写稿,帅瑜总有使不完的劲。
记者曾多次跟随帅瑜外出采访,途中交流时,他总是在思考如何跟采访对象沟通,“第一句话怎么说?”“如何引起共鸣?”“如何让采访对象说出心里话?”……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仍对新闻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堪称后辈楷模。
帅瑜的书房里堆满了一摞摞的采访本,上面记录的是他平时采访的素材。
说话间,他又提起笔,要把新闻主角张建武变成文学人物,再用散文抒发感情,向《人民日报》进发。
来源:襄阳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