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凉山,一名从大山走出来的女孩毕业回乡支教的视频引关注。女孩说,10年前曾有支教老师为她打开一扇“窗”,人生因此被照亮,现在她想将希望传递下去。她说,看着孩子们的笑容,非常感动。女孩的选择,收获众多点赞。在她身上,那种热爱乡村、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怀,那种为了心中目标而不吝付出的纯粹,令人感动,也引人思考。
教育是什么样子,未来就是什么样子。在教育的田野上,种子一旦埋下,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它破土发芽、开花结果。在许多地方,正是无数像女孩这样的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植下求学的种子,让他们充沛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不竭动力。“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小诗唱出乌蒙山区乡村教师和留守儿童对未来的渴望;在云南的大山深处,63岁的女校长张桂梅,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为山里孩子撑起一片天。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有着基础性和持久性的作用。帮助农村全面脱贫,需要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要清醒认识教育扶贫的现状,综合施策,立体推进,持续用力,让教育成为稳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教育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比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分配中央财政教育专项资金时向“三区三州”倾斜;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00亿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特岗计划累计为农村中小学补充教师75.4万名,生活补助政策惠及中西部130万名乡村教师;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体制机制,提高政策针对性;加强部门间联系,倡议动员社会、企业、民办学校及个人等力量广泛参与;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全力投入到教育、产业、智力、健康、消费等扶贫工作中来等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时间紧任务重,要使脱贫成果持续、稳固,就要不断创新教育扶贫方式,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脱贫长效机制。立足当前,推进教育扶贫工作,要运用互联网+扶贫等形式,引导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精准投入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实施国家、省、县三级“贫困地区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计划”;灵活运用传统与互联网+手段,建设跨学校、跨区域的网络研修共同体。着眼长远,要加强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要对贫困地区教师情况进行精准摸底,建立灵活多源的教师增量机制。通过特岗教师计划优先招录爱教育、爱农村、爱农民,具备教师资格要求的农村学生。建立乡村教师宣传机制,特别要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将宣传工作做到基层,落实到高校,组织应届高校毕业生面对面参与乡村学校参观活动;制定激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放眼未来,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防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上来,实现扶贫工作从短期向长效、从治标向治本、从摘帽向振兴转变,解决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这一基础性问题。
教育扶贫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不仅能让贫困人口“站起来”,而且要能够“走得远”。对那位从大山走出来,又回乡支教的女孩来说,她拥有的不仅是孩子们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还有摆脱贫困意识的思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发挥教育的力量,把教育放在脱贫攻坚的重要位置,用教育为扶贫助力,才能更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才能更好呵护每一个山里孩子的梦想,让他们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来源: 荆楚网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