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2020-08-20 11:26   云上谷城

远离爱抱怨的人

生活中,你最怕遇到什么人?借钱的?嘴碎的?还是催婚的?

我最怕遇到“祥林嫂”——就是逢人就说自己的不幸,把别人当垃圾桶一样接收自己负能量的人。

我表姐就是这样的人。

这两年,在老家家族聚会的饭局上遇见她,她都是一副不修边幅、追着孩子喂饭的形象。

我习惯化妆,跟家人外出吃饭也会稍微打扮一下。表姐看我穿得比较正式,就开始感慨:如果没有生孩子,我也有钱买漂亮衣服。

紧接着,就是一番老公挣钱少、自己连生了二胎只能在家带孩子、没办法出去赚钱等抱怨。

你不打断她,她就能追溯到“为什么我当年不好好读书考大学”“为什么我不去大城市打工要那么早结婚”。

其实,她也没自己说的那么惨。县城小洋房住着,老公挣得不多但工作稳定,双方父母都能帮忙照看孩子,还经常补贴小两口。

她却哪哪儿都不满意。

很多有“祥林嫂”倾向的人,并不是真的过得不好,他们只是喜欢抱怨。

抱怨老公不体贴、抱怨婆婆带娃;抱怨领导偏心,抱怨同事不友好;

抱怨小区物业不负责、抱怨家门口的臭水沟没人管;抱怨装修公司坑你,抱怨新买的家具甲醛超标……

很多明明自己多动点脑子、多花一些时间能改善甚至解决的问题,“祥林嫂”们就是不行动,把时间浪费在抱怨、指责。

以为世事皆在刁难,所以一直抱怨自己的不如意;觉得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所以处处抱怨命运的不公平。

但是抱怨完了,问题依然杵在那;而抱怨的人和听抱怨的人,除了浪费一段宝贵时间,一无所获。

成长就是少说话、多做事

还有一些人的负能量,不在于纠缠自己的不如意,而是因为看不惯并不完美的社会百态。

我曾经暗恋过一个学长就属于这样的。

他充满了社会责任感,但他表达的方式时常让周围人感觉过于激进。

学长口才很好,曾经是学校辩论队的主力,在打比赛的时候总是慷慨激昂,让观众也觉得热血沸腾。

他关注社会问题,会给当地报纸投稿,抨击一些不道德、不合理的现象。

生活中,他也经常“收不住”,喜欢吐槽这个、抱怨那个。很多人都说他是个“愤青”。

没想到,毕业后,他选择回乡创业,做果蔬物流,还帮村里搞电商扶贫。

和一家巨头电商平台谈好合作那一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

“学生时代的我,总在提出问题。希望不久的将来,自己能变成那个解决问题的人。”

几年过去,我才明白他这条朋友圈的意思。

并不是说那些总喜欢批评外界、针砭时弊的人不好,而是对于他而言,所谓成长,就是放弃一些低质量的抱怨和批判。

这是他对自己提的要求。

参加工作之后,他的朋友圈里,几乎看不到那个曾经的“愤青”,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加理性的思考。

他曾经是个“鞋控”,喜欢买各种好鞋。后来因为经常下乡,车开不进去就要走土路,太费鞋,他干脆买了几双廉价的胶鞋换着穿。

如果换在以前,他大概要质问一下村里镇里为什么不能好好修路,搞得一下雨就满是泥泞。然后抱怨完了就没了下文。

现在,他把关注点从自己的鞋,变成了更有建设性的意见——他写了一篇调研报告,从财政支出、修路对村民生活的影响等,详细论述了修路的必要性,尝试去推动修路这件事。

我不会说学生时代那个“愤青”学长不好,毕竟正是那样的犀利吸引了我。

但如果时过境迁,他还停留在“耍嘴皮子”的层面,我大概会觉得幼稚。

最近,他微信签名从“保持愤怒”,改成了“时间,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

我觉得自己年轻时的那段暗恋,值了。

格局大的人不抱怨,

顶着骂声往前走

当一个“愤青”很容易,甚至,在网络上当一个言之凿凿的“公知”也不难。

只要你有一定的社会敏感度,敢说、会说,并且擅长撩拨大众情绪,有几个粉丝不是难事。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意见领袖”比你还爱抱怨?甚至能把吐槽的话说得天花乱坠、富有新意。

其实,很多“大V”,只是在帮你宣泄情绪——讲你想听的话,骂你想骂的人。

而真正有独立思考的、不谄媚迎合的,少之又少。

白岩松算一个。

做新闻,他已经是行业的标杆。

他是最擅长“提出问题”的主持人,曾经多次在新闻直播中质问办事不力的官员,不管人家级别多高,只管把人问得冷汗涔涔。

白岩松今年已经52岁了。

年过半百,虽然还是那股凌厉作风,但除了提出问题之外,白岩松越来越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建设”。

疫情爆发之初,湖北红会、武汉红会因为救援物资调度不力,被公众质疑。

白岩松兼职着中国红会的副会长,那个时候他也跟着被骂。

看到微博上,湖北各个医院都在缺防护服、缺N95口罩,民众愤怒了,网络上群情激愤,谁都能去骂红会一句。

好像你骂得越难听,救援物资就能越快到达医护人员手中。

其实,大多数人,骂完了就完了。

但白岩松没有回避这件事。而是通过红会面对紧急疫情暴露出的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很快,他就写出了一份关于公益慈善组织改革的政协提案。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对白岩松而言,红会副会长是个名副其实的“三无”职务——“无级别无收入无办公桌”;

而且,“除了骂声什么也带不走”。但他不仅接下了,还顶着骂声做事情,想要为“大国慈善”出一份力。

他说:“骂也就骂我5年。”他要做的是去建设、去改变。

许多网友对他的坦荡表示敬佩:“这是真正的君子,不懂得明哲保身那一套,一心做实事。”

这样的格局,比那些只能在社交平台上骂骂咧咧的所谓“公知”,不知道高了多少。

有些人,是靠激发公众情绪、引发集体焦虑出风头。这样的人,除了图一时口舌之快,对于现实问题并没有解决的能力;

有些人,却在骂声中往前走。他们会愤怒,但不会做无意义的抱怨,而是理性分析、埋头苦干,去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

前者更多是带来更多社会戾气,后者却可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善。

就像白岩松说的:“如果都没人去建设,没人再去做具体事情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说,能力不够时,就让自己变得更好;当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去思考如何改善外部环境。

而不管你在哪个层次,最重要的就是去行动,而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

千年前古人就明白的道理,今天依然不过时。

你想象一下,如果你跟老板挑出了公司的一堆毛病,老板表示认同,然后问你:“该怎么去解决?”

你能说“我不知道,我只管吐槽”吗?

如果你没有办法提出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你的抱怨就是低质量、毫无意义的负能量;

与其如此,不如不说。

不要把偶尔的情绪释放,当成自我麻痹的借口。

要记住,无能者才爱抱怨,聪明人一定会尝试去改变。

把眼界放宽一些,不要总是盯着生活中的鸡零狗碎,才能看到另一番天地;

把格局放大一些,有些事情默默承受,有些事情默默努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才能过更有意义的人生。

什么时候,你遇到问题不是第一时间吐槽,而是在搞清楚问题根源的基础上,理性地思考解决方案,恭喜你,你已经是个聪明人了。

来源:十点读书 / 编辑:邓植元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