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撬动经济升级的强力杠杆。今年以来,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促发展的第一抓手,不断加快建设进度,各项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喜人态势。
凤雏大桥建成通车、华侨城奇梦海滩水乐园投入运营、浙江中电集团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正式落户枣阳、枣潜高速正式通车……
如今在襄阳,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大批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生态环保等重点项目在襄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汇聚了蓬勃力量。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经济提速动力十足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既是稳预期、支撑我市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冲疫情造成消费不旺、外贸不稳影响,确保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需要。
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市重大项目签约、竣工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6月24日,凤雏大桥正式通车,这标志着襄城与樊城之间再添一条过江通道,对于缓解城区之间的过江交通压力,疏解老樊城的人口和产业,带动人民广场和庞公片区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奇梦海滩水乐园于6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作为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三园一镇的首开项目,开放后,奇梦海滩水乐园拥有日接待5万人次的能力。未来两年,随着相关产业的配套投入使用,水乐园将实现年接待1000万人次的规模,年销售收入预计突破100亿元,全面提升襄阳文化旅游产业档次;
宜城市人民政府与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宜城路口2·1000MW火电项目投资框架协议。项目建成后,将大力促进宜城经济快速发展,满足襄阳及鄂西北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7月,枣潜高速正式通车,该段高速公路通车后,对加强湖北与河南、湖南等中西部地区省际快速交通联系,推进汉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带动枣阳、宜城等沿线城市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两湖平原经济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来自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紧盯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精准谋划项目,围绕中央预算内8个领域66个专项,谋划项目969个,总投资5963.45亿元,择优形成了《全市2020年重大项目清单》;围绕中央特别国债6个领域29个专项,谋划项目791个,总投资5931亿元,现已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538个,总投资524亿元;谋划制定2020年省、市级重点建设计划,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8个,年度投资426.7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均居全省第二。
这是一份成色很足的成绩单。过去半年,面对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我市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加大重点项目的招引和建设,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一批项目招引落地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是“压舱石”。在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市稳步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招引落地,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3月26日,2020年一季度重大项目“三集中”(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竣工)活动在东津新区举行,标志着我市按下重大项目建设、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快进键”。
5月12日和7月28日,我市2020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三集中”活动分别在高新区和襄城区举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一批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意味着襄阳经济社会发展从按下“重启键”到跑出“加速度”。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举办重大项目“三集中”活动23场,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6个,年度计划投资234.5亿元。
与此同时,前7个月,全市纳入监测的413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已开工358个,占比86.7%;入库304个,占比73.6%;完成投资397.06亿元,占比年度计划投资的42.5%,投资进度加快追赶,投资活力加速恢复。
数据提振人心。通过科学有效的应对,我市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呈现出崭新的发展局面。而一个个重点项目在我市汇聚、生长,并发挥叠加效应,也为全市经济增长构建了牢固的“稳定器”。
项目拉练倒逼建设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一处处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厂房,处处响动着铿锵前行的发展声音。
4月13日至14日,在全市上下合力抗击疫情取得初步胜利、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的关键时刻,我市开展一季度项目拉练活动,进一步激励了各地齐心协力抓项目、稳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
随后,全市各地围绕项目拉练这根“指挥棒”,自我加压奋进,在招商引资上持续发力,在项目建设上奋勇争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仅今年第二季度的项目拉练,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竣工投产,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其中,中通快递鄂西北分拣结算中心项目,集智慧仓储、快递分拣配送、账务结算及设备研发为一体,其自主研发小件自动分拣设备,每小时可处理快件6万余件;
一批新项目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清洁环保的生产环境,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绿色增长极。其中,骆驼集团华中蓄电池有限公司塑胶制品智能制造项目致力于资源循环化,实现再生链闭合。项目80%原材料(塑胶颗粒)来自集团旗下金洋公司供应的再生料,将再生塑胶颗粒通过粉碎工艺改性,重新注塑成蓄电池专用槽盖,已形成槽盖—电池—废电池回收—再生料—槽盖的闭环循环经济;
一批文旅产业投入运营,为我市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其中,襄城区六〇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利用50年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红砖房进行改造,在保留原有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结合三线工厂历史与现代旅游,打造优质文创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已吸引聚集了创意设计、美术馆、影视制作、特色民宿、文化餐厅等20个业态40多家文创企业,2019年,园区综合收入近3亿元;
……
一场项目拉练,“比”出了克难攻坚新速度,“亮”出了锐不可当新气场。通过项目拉练,全市各县(市)区之间形成了“比拼赶超”的良好氛围,更激发了全市领导干部抓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作风襄阳 / 编辑:邓植元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