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水懂水中治水兴水

2020-08-21 11:28   云上谷城

8月18日下午,在安徽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看到庄台街道整洁、村民生活井然有序,总书记感慨地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

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各地经历了抗击疫情的斗争,多地又遭遇严峻汛情,目前,防汛救灾仍然是摆在一些地方面前的重要工作。在这样的形势和任务之下,总书记再次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法,深刻提示我们走向未来要有的历史智慧,同自然灾害抗争要有的实践能力。

古往今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的高峰,也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背后的道理就是善于总结水流的运动规律,能够因势利导治理洪水。两千多年前的李冰父子,依着自然地理特征,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让都江堰活络经济社会发展经脉,进入了人类文明的记忆库,留下的启示也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湖北作为千湖之省,在多年的防汛“大考”中,不断建设挡水的“灰色防线”和容水的“绿色防线”,刚柔并济,才能长久安澜。此次总书记来到的蒙洼蓄洪区,大力种植喜水的杞柳,走柳编产业之路,规划兴建保庄圩,实现“人退水进”,卫星、雷达监测系统为防汛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些谋划和行动,既是淮河儿女坚韧不拔的见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决定了我们还要同自然灾害继续斗下去。不“斗下去”,不可能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能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但怎么“斗”,就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从认识论上说,就是要看到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将此作为治水实践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方法论上说,就是要坚信人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方面,技术条件在提升、积累的基础更厚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就能不断除水害、兴水利、促发展、惠民生。

知水懂水,治水兴水。水是多变的,有时江河安澜,有时风急浪高,不管面对的是哪种状态,我们都需要有深谋远虑的忧患意识,都要有以利长远的深层考量。知水之利,也知水之害,懂水之患,也懂水之便;既知如何把水防住,也知如何给水出路,既懂防汛救灾的战斗策略,也懂人水共处的战略思维,才能跟水打好“交道”,维持好“关系”。涵养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智慧,增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达到现代化水平,才能解答好“同自然灾害抗争”这道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来源: 湖北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