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有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种下一粒种子,未必能长出果实。
怎么办?搬出穷窝,迎接新的生活。
2016年,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保康、南漳、谷城、襄州、枣阳、老河口6个县(市、区)的22567户56545名困难群众搬进新房,迎接新的生活。
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点927个,拆除旧房18067户,复垦土地6833亩,生态修复1068亩……如今,6个县(市、区)已全面完成“十三五”建设搬迁任务。
配套菜园、建设扶贫工厂、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
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百日会战”
2016年8月11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保康召开。会议首次传达了省政府要求:“8月20日前261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彭奎说,工作启动之初,标准不明、政策不清,各种困难令人一筹莫展。
怎么办?摸着石头也要过河!全市上下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百日会战”。
市政府牵头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17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工作由发改、扶贫部门“双牵头”抓落实。
开展拉练比武,通过互学互帮推动工作落实。当年8月11日到11月底,我市组织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在保康、南漳、谷城等地召开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会,看进度、晒亮点、找差距。
签责任状,竖责任牌,一包到底!我市建立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驻村和村组干部包户的层层包保责任制,包进度、包质量、包入住、包脱贫。
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监管……发改、扶贫、审计、监察、财政、住建等部门围绕廉政、工程质量、程序等方面,严控工程质量、严把政策边界,确保廉洁搬迁、安全搬迁、阳光搬迁。
拿出打大仗、打硬仗的气魄,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各县(市、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成立作战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实施挂图作战,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层层比照。
2016年10月6日,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举行搬迁入住仪式,首批6户农民领取了新房钥匙。“当年,省政府下达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4027户12886人,我市全面完成。”彭奎说,不仅如此,各地还在创新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经验。
由于工作出色,襄阳市人民政府、保康县人民政府、谷城县人民政府获评2016年度先进集体,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确保易迁群众安居乐业
搬迁是手段,让群众安居乐业才是根本。
在工程建设推进中,各地通过联合踏勘选址,统一规划设计、引入群众参与和监督机制等措施,严格把控工程规划建设全过程。
赵湾乡地处谷城西南高寒山区,10个村有6个是省定贫困村。过去,该乡桃庄村只有38户居民住着砖瓦房。如今,该村129位村民搬进高家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了新房。
2017年12月5日,市委书记李乐成前往该安置点调研时,38岁的村民高应山坐在轮椅上将一封感谢信送到李乐成手上。
高应山早年打工时受伤落下残疾,村里给他办了低保,建安置点时还专门为他修建了无障碍通道,让他格外暖心。他在感谢信中写道:“没有共产党,我们一家人永远住不进新房子。”
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全市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指引》《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安置点水、电、路、栏圈、菜园、工具房、便民超市、卫生室等10余种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进行细化规范,确保搬迁群众生活生产需要。
群山叠翠的保康,七成以上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地下溶洞、暗河遍布,难以涵养水分,人畜饮水异常艰难。
2018年,在马良镇漆园村集中安置点,保康县政府打了一口1064米的深井,建了水厂,为周边7个村约5000人供水,彻底解决了吃水难问题。
如今,保康在喀斯特地貌地区成功打深井10口,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76处,解决了19.3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而在枣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下功夫,烙下“家”的印记。
当地建好办公用房、公共用房、农机具房,配套建设花园、菜园、圈舍,为每个安置点配备环卫垃圾箱、指定环卫员、安排垃圾清运车定时清运垃圾,还因地制宜配套了文化活动阵地和便民服务网点。“我们还会加强暗访调研,对安置点入住率、配套设施建设、后扶措施等重点抽查。”彭奎表示,特别是涉及搬迁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他们将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到位,让易迁群众安居乐居。
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不能一搬了之,还要综合考虑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和群众种菜养猪等习惯。”市委书记李乐成强调,尤其是产业扶贫要跟上,让贫困户脱贫有路子、致富有希望。
2017年2月27日,谷城县五山镇黄龙沟村的黄海珍一家,搬进了位于五山镇闻畈街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而她工作的地方,就在离家不足百米的五山回归创业园。
手工活相对轻松,工资计件,不受时间约束……和以前的日子比,黄海珍非常满足,“多亏了这些企业,我们生活才越过越好。”
把脱贫产业精准规划、精确实施放在突出位置,我市探索出了“拎包入住、出门上班”,“搬来入社、务工分红”,“集体投入、收益分配”等一批极具易地搬迁特色的后扶脱贫模式。
在南漳县长坪镇,襄阳市瑞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就在305省道边,距离公司800米就是园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点有来自全镇14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户203户613人,其中74人就近务工。
“我们为长坪镇及周边乡镇提供了就业岗位200多个。”瑞硕公司负责人刘登山介绍,2019年,长坪镇贫困人口62人在公司就近务工,人均增收达到5000元以上。2020年,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在长坪镇龙沟村、赵岭村、钟鼓坪村设立加工点,为群众新增就业岗位60个。
为了让易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老河口市张集镇依托合作社的种植技术和网络销售平台立项建设,申请财政资金160万元,建设连栋温室棚3200平方米,6个小棚2770平方米。联结无劳动能力易迁贫困户28户84人,户均增收2000元。
据彭奎介绍,目前,全市易迁安置点初步形成了食用菌、木本油料、茶叶、光伏发电、乡村旅游和特色种养(高山蔬菜、畜禽)等安置点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脱贫硬支撑。
来源:襄阳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