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壮大工程:工业项目46个工作日可取得施工许可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苏、稳步向好,新动能发展也迸发出了新的活力。
信息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全市已完成5G站址升级改造636个;加快推动智能制造,累计评选市级智能工厂15个、数字化车间49个、数字化生产线243条。新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新增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累计达到3家)、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累计达到6家)、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系统节能与智慧能源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累计完成14家化工企业的关改搬转工作,被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疫指挥部评为优秀等次。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我市顶格落实中央和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政策,上半年共新增减税17.2亿元,新增减免社保费13.47亿元,缓交税款3.95亿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业项目46个工作日可取得施工许可,“先建后验”、区域性统一评价等改革成果受益面进一步扩大,企业开办在全省率先迈入“秒批”时代,不动产登记实现全域网上通办。
下一步,我市将做好产业链稳链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链上关键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160个过千万元技改项目竣工投产。此外,我市还将全力以赴推进服务业提质增量,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加强市场开拓,全力以赴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促进新动能稳步发展壮大,让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支撑。
现代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我市已实现“一部手机管就医”
我市目前已建成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健康襄阳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公众服务平台,接入市中心医院等9家医院,发放电子健康卡近2万张。居民线上通过关注“健康襄阳官方平台”,申领动态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即可完成接入医院预约挂号、缴费、诊疗、查询等就医流程,实现“一部手机管就医”。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建设市民“一卡通”信息化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两卡”融合试点项目,以电子健康卡为载体,搭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对外开放平台;对接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智能社保结算平台,实现“两卡”融合。此外,枣阳、宜城、南漳、保康、谷城和老河口均已启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电子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群众就医将更为便捷。
此外,我市还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作为市民“一卡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基础支撑平台,当前已经完成主体功能建设,实现与虚拟卡对接,具备与虚拟社保卡等其他虚拟卡平台对接的条件。市公交IC卡已在支付宝、微信、京东、美团等多个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虚拟卡申办。
我市还将进一步打造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示范城市,有序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推进智慧政务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务办公效率;优化完善智慧交通建设,升级完善了“襄阳出行”“车服档”和“襄阳旅游中心”APP软件;不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目前已100%覆盖樊城72个社区,服务布点近600个。
下一步,我市还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畅通襄阳;持续推进管网建设,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供电网络。
文化旅游业振兴工程:前7个月文化旅游产业新签约25个项目
文化旅游业是高度依赖人群聚集的行业。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化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面对严峻形势,我市紧盯目标任务,全力克难攻坚,推动文化旅游业疫后重振。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大员上阵抓招商,创新思路抓营销,通过全市招商引资网络推介会及各类云直播等平台,发起线上推介的全面攻势。1-7月,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新签约项目25个,金额达187.78亿元。其中,新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全市文化旅游业实际到位资金162.59亿元,同比增长18.68%。全市现代服务业新签约项目76个,金额达353.85亿元,其中,新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全市现代服务业实际到位资金254.46亿元,同比增长11.14%。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我市文化产业逐步企稳,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264家,营业收入达到105.04亿元,旅游行业渐趋回暖。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旅游景区恢复开放指南,核定景区承载量,有序推进A级景区恢复开放。全市38家A级景区已开放36家。上半年,全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33.05万人次,门票收入2364.17万元,分别达到去年同期的26.5%、14.24%。“惠游湖北”活动拉动效应明显,截至8月29日10时,景区预约人数已达112.5万,累计入园人数75.95万;全市82家旅行社中71家已复工复产,新增旅行社2家。
下一步,我市将以优惠政策为牵引,刺激行业复苏;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产业发展;以重大活动为抓手,提振行业信心;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优化营商环境;以关爱人才为导向,夯实智力支撑;以补齐短板为目标,提升创建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变压力为动力之源,化问题为攻坚行动,加快补齐发展短板。
文明城市创建工程:每年建设100多个创建惠民项目
我市坚持创建为民,鲜明创建导向,围绕“群众盼什么、创建就干什么”,每年建设100多个创建惠民项目。
2018年以来,提档升级40家菜市场,改造124条背街小巷、315个老旧小区,打通断头路35条,新增绿道31公里,新建停车位3万多个;围绕“群众想什么,创建工作就建什么”,市图书馆新馆、市民健身中心建成开放,卧龙大桥、凤雏大桥、新六两河大桥等陆续通车;围绕“群众急什么,创建工作就整治什么”,持续开展建筑工地治“污”、农贸市场治“臭”、 背街小巷治“脏”等整治行动,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清洁家园”攻坚战、“马路革命”阻击战,一大批基础性、普惠性的民生工程相继完工,襄阳城市功能不断拓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极大提高。
我市还聚焦“交通路口、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出租公交、窗口单位”等点位,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佳十差”周评;聚焦“小广告”“小宠物”“小茶馆”“小喇叭”等不文明行为,开展“十小”专项整治,整治“小吃店”无序经营4500余户,整治环境脏乱差1200余处,整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15万辆次,整治张贴(发放)“小广告”3万余张,铲除、清理、收缴小广告45万余处(张);聚焦城市生活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文明规范等,实行 “红黄蓝”牌照管理,有力促进了创建点位提档升级、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下一步,我市将开展常态化创建活动,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与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与办好民生实事相结合,持续深化“十佳十差”周评、“十小”不文明行为半月评、家属院“红黄蓝”月评等创建评比督办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中国有机谷共认证有机产品193个
近年来,我市加快建设“中国有机谷”。 结合实际编制了《中国有机谷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点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标准建设、观光旅游、互联网+“五大工程”。截至目前,中国有机谷共认证有机产品193个,面积27万亩,中国有机谷LOGO商标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成功。
据了解,全市有机农产品线上销售持续增长,实现线上销售额4.5亿元;谷城县建成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新建一条1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南漳县建设了350万袋有机食用菌基地;保康县丰源肥业有机肥料获得“有机生产投入品评估证明”;老河口市新发展水果面积4000亩、稻虾共作面积达到2.8万亩。
此外,我市还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开展襄阳高香茶系列品牌推介活动,襄阳高香茶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茶产业亩均纯收入稳定在6000元-10000元之间。我市还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目前全市共发展稻虾(蟹、鳅、蛙等)共作基地29.08万亩,建成小龙虾繁育基地面积2.98万亩;成立市级协会1个和县级协会3个;成立小龙虾专业合作社136家、家庭农场63家;引进培育小龙虾龙头企业45家;注册小龙虾及虾稻米商标10件。
下一步,我市还将尽快出台《中国有机谷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2020—2022年)》,指导每个县(市)区建设有机示范基地1-2个;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手研究茶产业后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稻虾共作高效种养,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稻虾共作面积发展到30万亩;积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3-5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范化发展典型;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确保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按计划全面完成。
民生保障和改善工程:全年新建改扩建17所普惠性幼儿园
我市积极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年17所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项目已竣工11所,正在施工6所。
据了解,我市还开工建设中心城区中小学20所,已完工4所,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3所,正在施工13所。经过3年努力,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工程”基本完成。
减贫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南漳、保康、谷城三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78户1332人剩余贫困人口基本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4%;640户不稳定脱贫户、796户边缘户全部实施“一户一档”重点管理、动态调整。
健全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四化”乡镇卫生院73家,占比达乡镇卫生院的80%;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464家,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深入推进,291个病种实行按病种结算,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智能平安小区”建设稳步推进,整合全市智慧平安小区80余个,惠及群众4万余人。
下一步,我市还将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政策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剩余贫困人口重点攻坚力度,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综合保障扶贫等政策措施,确保逐户补齐短板,确保年底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任务、实现脱贫攻坚由集中作战向常态推进转变。此外,我市还将加大教育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改革工作。
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前7个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2792户
今年以来,在一季度总量略有下降的情况下,市场主体总量较今年年初和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1-7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2792户,实有市场主体总量达509158户,同比增长4.3%。其中: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10069户,总量达107164户,占比21%;新增个体工商户22382户,总量达393657户,占比7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41户,总量达8337户,占比2%。
据了解,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我市紧盯目标不放松,合力攻坚抓落实,在一季度经济各项指标降幅明显收窄之后,进入回升通道。截至7月底,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确定的11项指标,4项指标提前超额完成(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外向型企业),2项指标完成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其他5项正在稳步推进中(“独角兽”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市场主体数量)。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做大市场主体增量,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加强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招商引资;持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深入实施技改提质行动,深入实施企业育强行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服务业转型升级行动,深入实施企业家能力素质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智慧办”改革和“一照通”试点,强化惠企政策的兑现落实,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以“店小二”精神服务市场主体,全力打造汉江流域最优、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
隆中人才振兴工程:3年选拔1200名青年农民接受大专教育
我市大力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利用3年时间,选拔1200名优秀青年农民接受全日制大专教育,培养一批回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本土实用人才。2019年已招生499名,今年再招收500名。
此外,我市还将探索采取“3+2”中高职贯通培养方式,通过免试入学、免试贯通转录,招录培养120名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确保今年实现346个贫困村全覆盖,着力破解基层组织无人可选、产业发展缺少人才支撑的问题。
在专项引才方面,我市实施紧缺专业人才专项引进计划,从2019年起连续5年,每年引进100名左右知名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到市直单位工作。目前,已引进紧缺专业人才152名。
在优化人才环境方面,我市在高新区樊魏路建设“青隽城”人才公寓,新建4389套房源,总建筑面积42.48万平方米,已完成施工招标,9月中旬全面施工。在市区中心位置筹集房源,已在“汉水华城”等3处商品房小区配建公租房筹集216套。
我市还精准服务引才需求,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达成就职意向6.16万个。加快建设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上海外服、蓝海股份等10余家知名人力资源专业机构,为企业引才提供精准服务。
下一步,我市将研究制定全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制定“一站式”服务指南,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过程、全要素服务;筹集10000套左右人才公寓,不断优化人才公寓布局;加强人才优惠政策宣传,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落地率。
城乡生态振兴工程: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1天
今年上半年,我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7,大气指标实现同比大幅改善。截至8月27日,我市优良天数198天,比去年同期多51天,优良率82.5%,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PM10、PM2.5浓度均值分别为58.7微克/立方米、45.1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降低26.6微克/立方米、15.1微克/立方米。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优良每一天,下降每微克”作为目标追求,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深化工业企业治理,共排查市区炉窑企业86家、炉窑658个;排查出“散乱污”企业204家,已实施分类处置187家;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处罚超标车辆、黑烟车456辆,淘汰黄标车47辆;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中心城区内发现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一律立即清退离场;强化技术支撑,细化了915家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开展空气质量督办考核,对问题较多的单位或企业进行了约谈。
我市还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坚持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原则,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协同共治。我市坚持开展重点流域水质提升攻坚,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开展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整治,启动水功能区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压实“河库长制”, 扎实推进汉江禁捕退捕工作。
此外,我市还深入推进绿满襄阳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下一步,我市将对生态振兴工程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再进行一次全面梳理,突出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补齐工作短板。
基层组织振兴工程:9.3万余名党员参与“双报到”
我市常态化推进“双报到”,成立“双报到”党组织2152个,到社区(村)报到党员9.3万余名,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4100余支,参与社区疫情防控30.5万余人次。
我市加强动态管理,对全市346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全覆盖履职考核评估,精准掌握现实表现,已调整不胜任的贫困村党组织书记7人。强化学习培训,分期分批对全市152名市直单位第一书记、346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206名中心城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岗大学生村官和贫困村后备力量进行培训,增强干事创业本领。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紧扣中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推动基层党建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市委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坚决防止“两张皮”。
进一步深化改革。压实责任,督促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力抓好省委“1+1+11”和市委“1+8”改革,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努力打造“襄阳样板”,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进一步补齐短板。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为明年村“两委”换届夯实基础。全面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加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和后备力量建设。将集体产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总体布局,撬动各类资源、资金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用好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管党费扶持项目,严格质量把关,选准选好项目,推动集体经济真正做大做强。
进一步强基固本。以深化“五个基本”提质增效为主题,完善基层党建拉练观摩机制;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来源:襄阳日报 / 编辑:邓植元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