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哥,谷城渔坪村的编外扶贫队员

2020-10-08 09:37   云上谷城

马场原是一个自然村, 2002年白水峪电站蓄水后,与两河口村一起并入渔坪村。渔坪村归属谷城县赵湾乡管辖。

马场分为上马场、下马场和马上坡,是过去训马的地方。按说,有这些历史遗迹,应该远近闻名。

但是由于身居大山,白水峪电站蓄水又淹没了出山的公路,多年来寂寂无名。即便这里曾经刮过历史的飓风,也扬不起马场沉重的负荷。

大山中的渔坪,航拍:李念

刘义勇退役后在赵湾乡工作,后来调入谷城县公安局工作,土生土长的马场人,在家排行老三,村里男女老少喜欢叫他三哥。因为他曾在赵湾乡当派出所所长期间,率先在全国首创下乡巡访查案制,被省公安厅和公安部肯定和推广,保护了一方百姓平安,所以在山内威望极高。

刘义勇弟兄三人因为工作原因先后搬出大山,留守的母亲与世长辞后,故居卖掉。

从此,家乡与他的联系只有母亲孤单的坟茔和往昔的记忆。

1996年12月21日,刘义勇(中)在赵湾派出所工作时查案途中 摄影:刘继伍

2018年的清明节,56岁的刘义勇到马场祭奠母亲,被盛情留宿在村民家中。当晚村民聚在一起对马场的发展发牢骚:路不好走,水不够吃,村子里像个垃圾场。住着老土坯房,上厕所晴天苍蝇飞,雨天要么撑伞,要么速战速决。年轻人都跑出去了,老人们苦熬着,啥时候是个头?!

听了这些话,刘义勇特意到马场走走看看。地上到处是小疙瘩鸡粪,大片牛粪、落叶、杂草、土坷垃、烂石头,简直没有下脚之地。

他老远看到一家门前有人在生火,走近一看,村民老阮蹲在地上,面前三块石头围起来当灶台,上面架个黑锅,锅下燃着树枝。锅离地面太近,火苗时有时无,黑烟子到处飘,老阮一边咳嗽,一边喘气。

通往渔坪的水路

刘义勇问他干啥?

做饭呐。

刘义勇心痛不已,眼泪瞬间流下,这可是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老人,老了怎么过得如此可怜。这些年别的乡村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马场依然原地踏步,仿佛被时光落在了七八十年代。

刘义勇给老人搭灶台,买了电饭锅。

他回城后跟家人商量,想切切实实的帮扶自己的故乡。

家人说,你不是渔坪村的干部,渔坪村也不是你们单位包保的村,你以什么身份帮扶这个村?谁又相信你,听你的呢?

刘义勇说渔坪是自己的故乡,是自己的根,故乡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作为一个离乡的赤子,一名共产党员,我不能坐视不管。我相信我刘义勇一心为老百姓做事,他们肯定会支持的。

正在修建中的467省道

刘义勇去找一些部门,希望他们能对渔坪村大力扶持。  领导回答说,发展经济有千万条路,第一条首先是出山的路。渔坪交通不便,从谷城到村里,山路要三个多小时。水路也得两头坐车,中间坐船。等资金充足,路修好了,再谋发展。

刘义勇的观念不一样,他认为有一块钱可以先干一块钱的事,有一百再干一百的事,循序渐进的发展。渔坪有青山、碧水,还要良田沃土,不应该贫穷落后。

他召集一些村民,问大家想不想发展,想不想致富?

村民当然愿意。

刘义勇说,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对这里的山水,这里的父老乡亲有感情。我不能只顾自己过得舒坦,我要努力让大家乘上改革的列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为大家办点实事。我愿意拿出自己的工资,为大家修路。但是,可能会占用到你们的菜园、土地,会砍掉门口的一些树,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做一些牺牲?

村民都表示愿意。

晨雾中的渔坪

刘义勇承诺说,不管我付出多大代价,我一定会尽力为大家做到:不下地不沾泥,不出门能挣钱。

村民同意后,刘义勇联系好挖掘机,下午就开始动工。

山区不同于平原,马场有三十多户人家,房子高高低低的分散着。

刘义勇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投入建设中,开工后,侄儿刘珉辰回老家,看到刘义勇自费修路,跟媳妇一商量拿了两万元赞助。本村在外发展的年轻人胡天涛、阮家宽也支持了五万多元。刘义勇的善举得到交通局、乡政府和村委会等部门的支持,又争取到一些扶持资金。

除了各家各户门前的路,还修了一条两公里的马场环村公路,路边居住的人家旁还用石头砌了一米多高的防护墙。

晨雾中的渔坪

竣工那天,老百姓自发的买鞭炮庆祝。整个马场沸腾,到处洋溢着喜庆。

公益的事情一旦开始做,往往就没有终点。

上级部门为渔坪村修建了了两个公用厕所,刘义勇又争取到政策支持,另外修建一个在人口集中的马场小广场上。这是马场第一个清爽的,水冲式公厕。为了让村子更美,刘义勇给村民发桃树、苹果树、柿子树、葡萄树、菊花等果木花卉。

刘义勇所做的这些给村民带来了实惠,也让深居大山里的村民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

马场民居

马场的村民吃水,主要依赖于马上坡水沟里的水。那水是露天的,由雨水和几个沟的水汇聚,水质一般,还不能保证村民时时有水吃。去年天干,水断流,村民只好朝门前的西河里挑水吃。

村集体资金困难,挪不出钱来修自来水。马场很多家住着留守老人,有的颤巍巍的去西河里提半桶,有的用脸盆端,老人们苦不堪言。

看此情景村民章勋科非常难受,他想起了刘义勇,刘义勇热心快肠,侠肝义胆,肯定会想办法解决。

章勋科给刘义勇打电话说,三哥,马上坡的水有一顿,没一顿,一天到晚开着水龙头,也接不了一瓢,马场的老百姓遭业死了。我们都没啥能耐,只能干着急,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给马场老百姓弄口干净的水喝?

"襄村振兴"采风团队在马场采访

这个请求让刘义勇彻夜难眠,他想到马场的村民眼巴巴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在村民的眼里他是个有能耐的人,可是家人们知道他把这几年的工资都贴进去了,到处找人投资家乡,还不是求爷爷告奶奶的把好话说尽。但是,马场现在把这个困难又抛给他,如果不解决,他喝口水就会想到村民无水的情景。

家人看他唉声叹气,理解他,支持他建设家乡。

听说马槽沟的水源好,周末,刘义勇、章勋科 和村干部一道,翻山越岭,带着镰刀去马槽沟看水。马槽沟的水是山泉水,刘义勇装一瓶带到卫生防疫部门化验,水质非常好,可以直接饮用。他和村子里商量,从马槽沟引水下山,解决马场村民的吃水难问题。

马场村民大多居住在半山腰

他向赵湾乡反映,向谷城县反映,到处争取资金。水利部门被他的执着感动,答应拨款。

刘义勇带领马场村民砍杂草,开石槽,抬水管子。为了把这个水利工程建好,刘义勇每个周末、假期都要开车到马场,天天打电话问进程。

章勋科说,那个时候刘义勇好难啊,为了村子,他常常夜里回来,白天离开,一天到晚睡不了个囫囵觉。从谷城县城开夜车进村要四个多小时,有些山路连个护栏都没有,坡陡、路窄、拐弯急,他可真是为村里受苦了。

傍晚,在集中安置房前赏花的王文成

六十多岁的村民王文成,没有劳动能力,说话也不太清楚。但是谈到刘义勇,语速很快,滔滔不绝。王文成说:刘义勇可是可是可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啊,没有一点官威,见到我这样的贫困户,问我低保咋样?问我生活咋样?他可是个大好人啊,没有他,就没有马场的现在,就没有马场的现在!他的话非常肯定,没有丝毫的犹豫。

他媳妇觉得他话多,啰里啰嗦、颠三倒四的说不停,她想补充,老王就是不给她插话的机会。于是,给他使眼色、皱眉头、努嘴、跺脚,他还是止不住。你不知道啊,王文成继续说,今年新修的自来水从马槽沟下来,腾腾腾地流啊,我们用盆子接,用桶接,高兴坏了。用瓢搲水直接咕嘟咕嘟地喝,干净净,清凉凉的,水好得很啊。这个刘义勇,可是我们马场的福星啊……

西河岸上渔坪人家

路修好了,水修好了,但是村民的贫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马场村中的西河是南河的最大支流,水质非常好,曾经游动着很多钱鱼。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生活艰苦,到处捕鱼,没有自然保护意识,也不懂得生态平衡。钓鱼、撒网、下地笼子、电鱼、更可怕的是毒鱼。

有一种药撒在水面,水面上结成膜,把鱼都闷在水里。因为缺氧,大鱼小鱼都漂在水上,有时候几里,甚至十几里都漂着白花花的鱼。村民们卷起裤腿,赤着脚,哗啦啦地下河抢,那情景就像一场侵略战争。贫困的日子里,村民与西河的鱼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直至把它们彻底消灭。

讲述当年禁渔故事

刘义勇觉得他们这一辈人在生活困难的年月,毫无节制的把河里鱼捕捞完了,实在对不住村里的后生们。他要用实际行动,为这里的子孙后代留点鱼。除了保护这里的水源,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心底还有一个考虑:万一遇到灾年,起码留条活路。

早在修路,通自来水之前,刘义勇就默默地关注着家乡。2016年,刘义勇一个人开车到神农架买钱鱼苗,买的还是三、四两重的成鱼苗。两大桶活蹦乱跳的鱼往后备厢一放,满怀豪情的唱着军歌,在山路盘旋前进,如同凯旋而归的战士,意气风发。走到半路发现鱼都沉默了,他探身往桶里一看,乖乖,鱼全都死了。他沮丧地蹲在山边抽了一支烟,后来,这些鱼都成了朋友们的盘中餐。

村民张勋国的泉水鱼塘

2018年,刘义勇的热情又被点燃。他吸取了上次买鱼的教训,请了水利局的魏德勇一起去买。魏德勇是技术人员,指导他怎么怎么操作。再到神农架带着氧气去,晚上六点多买好后,一刻不敢耽误,连夜往回赶。

放鱼的时候请了公证处的人员,马场的村民也到了现场。这次非常成功,放养钱鱼2万尾,费用共七万元。看着一条条钱鱼游入河中,刘义勇心花怒放。他告诉村民们说,这里放的是子孙鱼,不能捕捞。为了管理这些鱼苗,他请村民相互监督,还在村子里贴出禁渔通告。

刘义勇时常对村民们说,要达到下河鱼碰腿,抹澡鱼亲嘴的效果。

渔坪的东西河水质好,不养鱼实在可惜。为此,他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5万元建鱼塘。

钱鱼市场价260元一斤,前景很好。他鼓励村民每家要建1-2亩的小鱼塘,泉水养鱼,钱鱼的味道会更鲜美,养鱼致富是非常好的门路。

刘义勇:我为村里土特产代言

刘义勇还支持村民开传统的油坊,卖盆景,采葛粉,并鼓励村民开民宿,开农家乐,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为了吸引山外的客人,刘义勇清理河道,购买漂流的皮筏、水枪,让游客在西河里免费漂流,游乐。

现在,南河跨山大桥、467省道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渔坪村凭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人文故事,吸引着四方来客。村里的东西河,一年四季滋润着这个山村。村子周边高山叠嶂环绕,植被丰茂,村中铺展着平整的良田,收获五谷。清晨白雾茫茫,夜晚繁星点点。山有瀑布,崖有温泉,地有潺潺的流水。参天古木耸立、百年老井不竭、亭亭竹园苍翠。古名居、独山寨、跑马场……历史的古迹掩映在自然风光之中,用沧桑的容颜述说着不老的故事。

来源:襄阳网视

文字:九夕 / 摄影:天下乌鸦

责任编辑: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