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承斌:引路,从码头到校园

2020-10-28 17:03   云上谷城

谭承斌(右一)护送学生上学(受访者供图)

从教35年来,他扎根山区。为了学生安全,他长期带领教师去码头接送学生。面对师资紧张,他主动承担起英语教学任务,从零开始学英语。他四处寻求援助,帮扶贫困生,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没让一个孩子失学。

他先后获得“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襄阳百杰·师德楷模”“襄阳劳模”“感动谷城十大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就是谷城县南河镇白水峪中心小学校长谭承斌。

解决学生交通生活问题

南河镇白水峪位于谷城县西南部,这里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白水峪中心小学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学生上一趟学要花一两个小时。

有一年冬天,该校的四名老师结伴去走访学生。第二天傍晚遇下雪,他们被困在山上,又冻又饿,只得在老乡家借宿,直到第五天才拄着木棍下山。下山后,他们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不知是被冻伤了还是摔伤造成的。

在这样一种恶劣条件下,很多学生选择转学离开。留下来的,多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他们中的很多面临辍学的风险。

作为学校校长,谭承斌有一个愿望——不让一个留下来的孩子辍学,为他们走出大山铺好路。要实现这一点,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学生的交通安全和生活问题,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

2003年,谭承斌创新提出了“三方三程一线”接送办法,采取学校教师护送一程、摆渡船员转接一程、学生家长接送一程的联动交接机制,解决学生上下学难题。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乘船费用由学校买单。如今,该校学生的乘船费用全部实行政府买单。

由于安全工作做得到位,十多年来,该校学生上下学未遇到一起安全事故。

白水峪交通不便,蔬菜运输成本高,吃菜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谭承斌决定改变这一切。2004年4月,他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到校外的一片撂荒地,进行除草、挖地、运土、搬石头,两个月后,这里诞生了4亩多菜园子。

后来,他们又陆续在地势低洼处建起了猪圈和鸡棚,养殖的猪、鸡全部供应食堂,学生的食物也丰富起来。

靠自力更生不够,谭承斌还四处寻求帮助。2011年,他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东坪村争取到18万元资金,新建和维修了学校厕所、教学楼,硬化了操场、路面。2013年4月,爱心企业为白水峪中心小学捐赠了两台价值8000元的热水器。

近年来,谭承斌多次为该校贫困生争取社会资助。一些贫困生获得社会爱心人士每学期2250元的生活资助,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谭承斌还联系了自己的学生陈圣书及其兄弟,从2017年开始,他们每年向学校捐款2万元,用于解决贫困生生活、学习困难。2018年春节期间,从该校走出去的章勋豪,捐赠2万元修建了一个蓄水池。

近年来,政府在白水峪中心小学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新建改建了教学楼、师生宿舍、学生餐厅、值班室、围墙、大门等设施,学校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为教课向女儿学习英语

师资短缺是该校的另一短板。该校长期只有四五名教师,他们年龄偏大,身体普遍不佳,经常生病住院。有时,几个班会出现没人上课的情形,这时,谭承斌只好自己顶上。

谭承斌白天开展课堂教学,晚上备课,他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怎样学、自己怎样教上。每节课前,他都认真准备教具,设计实用课件。课堂上,他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锻炼学生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新课改,谭承斌为每位教师争取到了电脑并连接了网络。他还向念大学的女儿请教,学习共享教学资源,搭上信息化的快车,以此拉近山区和城市教育的距离。一番努力下来,学校教学质量进入全镇先进行列。

2010年,学校唯一的英语教师患病住院,这可急坏了谭承斌。想到女儿在大学读英语专业,他便和女儿商量,每晚通过视频跟她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然后白天自己再自学。就这样,谭承斌边学边教,一直坚持到了放暑假。

后来,谭承斌又软磨硬泡,把准备利用暑期勤工俭学的女儿喊回家,他则买来复读机、磁带、教材,成为女儿的学生。通过一个暑期的努力,秋季开学后,谭承斌的英语教学已不那么吃力了。

留住年轻教师,让山区教育薪火相传,也是谭承斌的心愿。2017年临近秋季开学的一天,谭承斌正在镇中心学校开会,他接到了一位年轻教师的电话,对方说要来学校报到。谭承斌很高兴,专门搭车到县城去接这名教师。谁知,这名教师来了后一看校园环境,却不愿待在这里。

谭承斌感觉像被当头淋了一盆冰水。随后,又有6位年轻老师辞职或离岗,让学校一时陷入困境。

谭承斌经过考虑,联系上自己教过的学生、事业有成的陈圣书、谭承涛等人,希望他们出资成立“白水峪中心小学教师基金会”,用以帮助学校留住支教教师。

让妻子免费为贫困生看病

2011年4月17日下午4点,一阵龙卷风侵袭了学校。短短几分钟时间,教学楼楼顶的瓦片被掀落,窗户玻璃被吹破,校园里一片狼藉,师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情况出现后,谭承斌立即组织教师开展自救。等他们把学生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已近深夜12点。第二天,谭承斌和教师们对教学楼楼顶进行了修补。第三天,谭承斌到镇上汇报完灾情后,镇领导留他吃午饭,他吞吞吐吐地说:“家里的屋顶还没修。”望着谭承斌匆匆离去的背影,在场人员无不感动。

谭承斌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学校。放假时,他常常来学校维修校舍、水电、桌椅,给学生洗被子等。哪个学生的袜子破了,手、脸皲裂了,他都记在心里,利用去镇上、县里出差、开会的时间,顺带买些袜子、护肤霜送给他们。上级领导看望谭承斌时,经常会送来慰问金,他又把它们分给贫困学生和教师。

谭承斌的爱人是当地的医生,他要求爱人不向拿药、打针的贫困学生收钱。有的学生因看病错过了在食堂吃饭的时间,谭承斌便留学生在家里吃饭。而在他家,有一个孩子患有脑瘫,另一个孩子正在读大学,都需要花钱。

初步统计,在谭承斌担任校长的十多年里,他家免收贫困学生的医药费超过30000元。

来源:襄阳晚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 严华萍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