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学习强国】谷城堰河村:茶旅小镇 山居时光

云上谷城 2020-11-10 10:33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离开喧嚣城市,退隐茶园山间,清茶为伴,度一段山居时光,正是当下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

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有这么一个村庄,它是电影《茶色生香》的主要取景地,这里有茶有酒有美食,有山有水有乡愁。它就是五山镇堰河村。

五山,位于道教圣地武当山东南麓,境内群峰竞秀,泉水清冽,绿茶飘香。巍然挺拔的马鞍山、云雾山、百日山、邱家山、李家山比肩而立, “五山”因而得名。而拥有全国文明村、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生态文化村、 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佳宜居村庄等众多称号的堰河村,就位于百日山麓,全村有303户,1050人。

秀水青山藏古韵,茶色生香蕴新村。

走进堰河村,清澈的堰河水穿村而过,依山就势而造的茶园,是茶农在山林间的杰作。若随无人机的镜头从高空看,层层叠叠的茶园更像一枚枚印在大地上的指纹,婉转生动。登上观景台,凭栏远眺,脚下的层层茶田,如同涟漪,圈圈圆圆地荡开,直到远处绵延的群山。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炊烟袅袅、白鹭于飞,如同人间仙境。

当地文人有佳句:“玉帝留恋不忍去,且听堰河水潺潺。”在五山,玉皇街、玉皇殿、玉皇池等现存遗迹,似乎也印证了当地传说与玉皇大帝的渊源由来已久,甚至连茶,也与他有关。

相传玉皇大帝云游四海,途经五山,为当地淳朴民风所感动。遂解下腰间佩剑,插于地下,宝剑化身为满山茶树。山民采摘制成茶叶,外形扁平,恰似玉皇宝剑,故名曰玉皇剑茶。

车辆沿茶山一路向上开,两侧连绵的茶园摇曳生姿,早已将外界的喧嚣隔离开来。一个古色古香的茶坛,屹立于眼前。茶坛置身于五山镇的最高点,拾阶而上,豁然开朗。茶坛之下是万亩生态有机茶园,一眼望去,满眼皆绿。每一次深呼吸,似乎都带着自然的清新。

然而,你很难想象,过去的堰河“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犯愁”,百姓穷,集体空,村里债务背不动。

为了改变现状,以村支部书记闵洪艳为代表的堰河人认识到,堰河穷是因为山,出路和希望也在山。从此,堰河村紧紧抓住“生态”这个法宝,在绿色产业、乡村旅游和宜居村庄建设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堰河村不仅一般农户房前屋后种有竹,村里还有一个楠竹园。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竹园里一根根粗壮笔直的竹高耸入云,好似一个翠绿的大屏障,竹林下是一片排列整齐的石头方阵。

据闵洪艳介绍,过去村里没有大型会议室,群众大会就开在楠竹园里,这些大石头,成了村民们开会时坐的石椅。也就是在这片楠竹园,堰河村最早开始了垃圾分类、村庄环境整治,为村里吃生态饭、走生态路奠定了基础。

距堰河接待中心约7公里的百日山,海拔760米。相传“祖师爷”真武大帝先到百日山,后到武当山,并在此修炼过100天,因而得名“百日山”。百日山现存真武庙、转运洞、祖师殿寨、朝圣宫等建筑,始建于明朝末年,最后一次复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秋日的百日山群峰竞秀,怪石嶙峋,水清林茂。景区内游人如织,玻璃栈道、吊桥、彩虹滑道、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让游客们乐不思蜀。

堰河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秉持“总体布局显山露水,交通道路依山傍水,产业结构保山护水,生态资源养山润水”原则,让村民的生活与山水、生产、文化、环保、旅游融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如果你游山玩水有些饿了,那就来游客接待中心的年货一条街逛逛吧,当地的特色美食 “五山八大碗”一定不要错过。

地处谷城、丹江口、房县交界地带的五山人,生活习俗深受三地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五山人凡是红白喜事,有八道固定的菜,被称作“八大碗”。传统的“八大碗”包括粉蒸肉、“梳子背”蒸肉、三角炖蹄、蒸排骨、样米、蒸豆泡、豆芽、酸汤八道菜。“五山八大碗”传统制作技艺已入选谷城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每到腊月,堰河的年货一条街就特别热闹,在这里,玉皇剑茶、农家自制的腊肉、腊鱼、风干鸡、小灰鸡蛋等堰河香系列及黄酒、猕猴桃酒、香菇、木耳、红薯干……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众多城里人前来抢购。

闵洪艳说,村里成立了堰河生态旅游经济合作社,把每家每户组织起来,融资开发,对全村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和包装,哪怕是每道菜的价格也要合作社统一来定。

如今,村里每年举办的“过腊八节,吃百家宴”“打年货,到堰河”堰河年俗文化节已成为谷城乃至襄阳一张亮丽的名片。

来堰河村一定还要去民俗园转转,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好去处,可以用岁月静好来形容它。一栋栋统一规划又各具特色的民居古色古香,增添了这里的灵气和秀美。

潺潺的流水在房前屋后环绕,青石板路、拱形石桥连通着户户人家,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这里的四季是被定格的风景画,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会呼吸,让你前所未有的平静安宁。你也可以在这里看书喝茶晒太阳,时光也慢了下来。

闵洪艳介绍,近年来,堰河村围绕五山 “茶旅小镇”的发展定位,以原生态嫁接现代文明,让村民过上生态健康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让来到村里的城里人找到远古田园和农耕时代的记忆,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2016年,村里规划建设了堰河民俗园,民俗园里有30多户村民实现一户一个传统项目:如传统竹编、奇石、石磨豆腐、传统小吃、传统米面加工、晒酱等特产作坊,带动100多人就业,并能同时接纳200多人入住,并成为堰河村旅游的新景点。

截至目前,村里已发展茶园、杜仲4700多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五山堰河乡村旅游区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今年堰河将达到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到2020年底,全村将实现一家一栋小洋楼,一家一部小轿车,一家有一个致富项目或者一名致富能人,人均存款达到十万元的小康奋斗目标。

茶里时光慢,杯中岁月长。 来堰河吧!总得有这样的时光,让我们坐在如烟柳荫下,走在葱茏茶园间,品一杯清茗,看庭前花开花落……在静好的时光里,浅笑嫣然。

来源:学习强国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严华萍 / 编审:任丹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离开喧嚣城市,退隐茶园山间,清茶为伴,度一段山居时光,正是当下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

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有这么一个村庄,它是电影《茶色生香》的主要取景地,这里有茶有酒有美食,有山有水有乡愁。它就是五山镇堰河村。

五山,位于道教圣地武当山东南麓,境内群峰竞秀,泉水清冽,绿茶飘香。巍然挺拔的马鞍山、云雾山、百日山、邱家山、李家山比肩而立, “五山”因而得名。而拥有全国文明村、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生态文化村、 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佳宜居村庄等众多称号的堰河村,就位于百日山麓,全村有303户,1050人。

秀水青山藏古韵,茶色生香蕴新村。

走进堰河村,清澈的堰河水穿村而过,依山就势而造的茶园,是茶农在山林间的杰作。若随无人机的镜头从高空看,层层叠叠的茶园更像一枚枚印在大地上的指纹,婉转生动。登上观景台,凭栏远眺,脚下的层层茶田,如同涟漪,圈圈圆圆地荡开,直到远处绵延的群山。白墙黛瓦的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炊烟袅袅、白鹭于飞,如同人间仙境。

当地文人有佳句:“玉帝留恋不忍去,且听堰河水潺潺。”在五山,玉皇街、玉皇殿、玉皇池等现存遗迹,似乎也印证了当地传说与玉皇大帝的渊源由来已久,甚至连茶,也与他有关。

相传玉皇大帝云游四海,途经五山,为当地淳朴民风所感动。遂解下腰间佩剑,插于地下,宝剑化身为满山茶树。山民采摘制成茶叶,外形扁平,恰似玉皇宝剑,故名曰玉皇剑茶。

车辆沿茶山一路向上开,两侧连绵的茶园摇曳生姿,早已将外界的喧嚣隔离开来。一个古色古香的茶坛,屹立于眼前。茶坛置身于五山镇的最高点,拾阶而上,豁然开朗。茶坛之下是万亩生态有机茶园,一眼望去,满眼皆绿。每一次深呼吸,似乎都带着自然的清新。

然而,你很难想象,过去的堰河“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犯愁”,百姓穷,集体空,村里债务背不动。

为了改变现状,以村支部书记闵洪艳为代表的堰河人认识到,堰河穷是因为山,出路和希望也在山。从此,堰河村紧紧抓住“生态”这个法宝,在绿色产业、乡村旅游和宜居村庄建设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堰河村不仅一般农户房前屋后种有竹,村里还有一个楠竹园。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竹园里一根根粗壮笔直的竹高耸入云,好似一个翠绿的大屏障,竹林下是一片排列整齐的石头方阵。

据闵洪艳介绍,过去村里没有大型会议室,群众大会就开在楠竹园里,这些大石头,成了村民们开会时坐的石椅。也就是在这片楠竹园,堰河村最早开始了垃圾分类、村庄环境整治,为村里吃生态饭、走生态路奠定了基础。

距堰河接待中心约7公里的百日山,海拔760米。相传“祖师爷”真武大帝先到百日山,后到武当山,并在此修炼过100天,因而得名“百日山”。百日山现存真武庙、转运洞、祖师殿寨、朝圣宫等建筑,始建于明朝末年,最后一次复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秋日的百日山群峰竞秀,怪石嶙峋,水清林茂。景区内游人如织,玻璃栈道、吊桥、彩虹滑道、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让游客们乐不思蜀。

堰河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秉持“总体布局显山露水,交通道路依山傍水,产业结构保山护水,生态资源养山润水”原则,让村民的生活与山水、生产、文化、环保、旅游融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如果你游山玩水有些饿了,那就来游客接待中心的年货一条街逛逛吧,当地的特色美食 “五山八大碗”一定不要错过。

地处谷城、丹江口、房县交界地带的五山人,生活习俗深受三地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五山人凡是红白喜事,有八道固定的菜,被称作“八大碗”。传统的“八大碗”包括粉蒸肉、“梳子背”蒸肉、三角炖蹄、蒸排骨、样米、蒸豆泡、豆芽、酸汤八道菜。“五山八大碗”传统制作技艺已入选谷城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每到腊月,堰河的年货一条街就特别热闹,在这里,玉皇剑茶、农家自制的腊肉、腊鱼、风干鸡、小灰鸡蛋等堰河香系列及黄酒、猕猴桃酒、香菇、木耳、红薯干……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众多城里人前来抢购。

闵洪艳说,村里成立了堰河生态旅游经济合作社,把每家每户组织起来,融资开发,对全村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和包装,哪怕是每道菜的价格也要合作社统一来定。

如今,村里每年举办的“过腊八节,吃百家宴”“打年货,到堰河”堰河年俗文化节已成为谷城乃至襄阳一张亮丽的名片。

来堰河村一定还要去民俗园转转,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好去处,可以用岁月静好来形容它。一栋栋统一规划又各具特色的民居古色古香,增添了这里的灵气和秀美。

潺潺的流水在房前屋后环绕,青石板路、拱形石桥连通着户户人家,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这里的四季是被定格的风景画,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会呼吸,让你前所未有的平静安宁。你也可以在这里看书喝茶晒太阳,时光也慢了下来。

闵洪艳介绍,近年来,堰河村围绕五山 “茶旅小镇”的发展定位,以原生态嫁接现代文明,让村民过上生态健康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让来到村里的城里人找到远古田园和农耕时代的记忆,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2016年,村里规划建设了堰河民俗园,民俗园里有30多户村民实现一户一个传统项目:如传统竹编、奇石、石磨豆腐、传统小吃、传统米面加工、晒酱等特产作坊,带动100多人就业,并能同时接纳200多人入住,并成为堰河村旅游的新景点。

截至目前,村里已发展茶园、杜仲4700多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五山堰河乡村旅游区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今年堰河将达到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到2020年底,全村将实现一家一栋小洋楼,一家一部小轿车,一家有一个致富项目或者一名致富能人,人均存款达到十万元的小康奋斗目标。

茶里时光慢,杯中岁月长。 来堰河吧!总得有这样的时光,让我们坐在如烟柳荫下,走在葱茏茶园间,品一杯清茗,看庭前花开花落……在静好的时光里,浅笑嫣然。

来源:学习强国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严华萍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