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红土地结出幸福果——南河镇苏区村的脱贫之路

云上谷城 2020-11-30 10:10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0月28日,记者走进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看到的是安宁祥和的幸福景象。

苏区村是谷城县著名的“红色村”,贺龙元帅曾率领红三军在这里战斗。过去,由于山高路远、人多地少,村民长期脱贫无路、致富无门,该村被划为省级重点贫困村。

2015年,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进驻苏区村。5年来,苏区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活环境,通过勤劳的双手,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上种出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果实。

水清景美村庄靓

在苏区村,温坪河穿村而过,滋养着那里的村民。曾经,温坪河乱石成堆、垃圾遍布,由于河道堵塞,每遇洪水侵袭,河水便会淹没岸边的田地。

没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脱贫攻坚从何谈起!2015年,苏区村开始河道清理工程。经过垃圾清除、河堤加固等一系列措施,温坪河逐渐变得清澈干净。

清理河道只是第一步,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才能让温坪河彻底告别“脏乱差”。为此,村委会购买了6个垃圾清运箱,放置在村里的主要道路上,又配发100多个垃圾桶,放置在每户村民的屋前。从此,村民的生活垃圾不再随意丢弃到河道上,而是自觉扔进垃圾桶里。

以清理温坪河为契机,苏区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培育村民的环保理念。

今年68岁的冯正香家住苏区村二组。2017年,她在家中建起了车库和水冲式厕所。居住条件改善后,冯正香对家里的卫生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每天,她都会抽出两到三个小时,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对于不爱护环境卫生的邻居,冯正香会上门“提意见”,对于不配合、不理睬的农户,她会亲自动手,帮忙清扫。就这样,这些农户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村民的自觉行动,让苏区村变得越来越干净。与此同时,村委会下大力气改善村容村貌:6公里的村组道路被拓宽、硬化,村民出行变得便利;60盏路灯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照亮村民的回家之路;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修建完善,村民有了集中活动的场地。为了保持环境卫生,村委会设置公益性岗位,让村民担任保洁员,随时清理道路、广场上的垃圾。

如今的苏区村,山清水秀,生态宜居,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坚实的保障。

产业兴旺腰包鼓

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2015年,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到来后,开始想方设法帮助苏区村“强筋健骨”。

工作队和村委会深知,要想拔掉“穷根”,必须有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队锁定两个项目——光伏发电、红心猕猴桃。

2016年4月,工作队帮助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并网发电,当年发电4万多度。安装在苏区村坡地的光伏面板源源不断地把光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内,照亮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路。二期项目建成后,2018年全村光伏发电达9万度,带动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2016年底,苏区村流转土地30亩,投资47万元新建了第一批红心猕猴桃示范基地。2018年年初,苏区村再次融资38万元,新发展25亩红心猕猴桃示范基地,并带动村民自主发展猕猴桃50多亩。2018年,基地里的猕猴桃开花结果,初见成效,给村干部带来了坚定的信心。

有耕种就有收获!今年,红心猕猴桃长势喜人,需求旺盛,为村集体带来了12万元的集体收入。“腰杆硬了”的苏区村,为村民“腰包变鼓”创造了条件。

66岁的董世秀在女儿出嫁后独自生活,体弱多病的她无法劳动,产业帮扶无法落实。对于像董世秀这样缺少劳动能力、无法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村集体给予帮扶,一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6岁的村民程均范,身患残疾,生活贫困。2016年起,他在村里的猕猴桃基地做工,一年便可获得4000元的收入。与此同时,村里还为程均范安排了公益岗位,年收入达到12000余元。

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苏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369人全部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4292元。

描绘幸福新画卷

漫步在苏区村,记者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了巨大变化。

琅琅的读书声从校园里传出,学校的校舍宽敞,设施完备,食堂里的电子监控设备保障着学生们的食品安全;12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功能齐全,物资充足,先进的消杀、理疗设备守护着村民的身体健康;昔日破败不堪的危房被修缮一新,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舒适了,门前菜园里种满了蔬菜,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苏区村的村民,不仅告别了贫困的生活,还活出了幸福满满的精气神。“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来到苏区村休闲文化广场,悠扬的歌声环绕山间,苏区村文化演出队正在排练节目,准备在文艺演出中展示自己的风采。

队员王德芳今年53岁,作为领舞,她跳得十分起劲,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王德芳介绍,以前,村民们的休闲生活就是打牌,一打一整夜,不仅耗费精气神,还容易产生矛盾。2018年,休闲文化广场建成后,村里为村民购置了音响等设备,村民们从此多了一项活动——跳广场舞。为了学习跳舞,村民们渐渐改掉了打牌的习惯,大家学舞姿、演节目,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017年,苏区村被列入襄阳市第一批文化小康建设试点村,2018年被命名为“谷城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同时被列入第二批湖北省“特色文化村”创建村。2019年,苏区村被襄阳市委命名为“襄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美丽的环境,兴旺的产业,文明的乡风,为苏区村发展文旅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苏区村正在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红色旅游村落,通过三产融合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大事记:

2015年: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进驻苏区村;安装路灯实施亮化工程;组织村民建花坛栽花种树美化环境。

2016年:60kw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建成30亩红心猕猴桃示范种植基地;完成河堤除险加固;开建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苏区村村级脱贫出列。

2017年: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竣工;扩建40kw的光伏发电项目;开建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建村卫生室。

2018年:扩建25亩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硬化郑家店沿河路1.2公里,解决40多户村民出行难问题;投资380万元翻修扩宽南白公路苏区段;新建拦水坝1个,整治河道1000米;设立苏区村智慧农村综合服务站(电商超市);推进“厕所革命”,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组建苏区村文化志愿服务队;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出列。

2019年:新建水窖2个,解决山上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引导村民开设农家乐,开发旅游小特产,发展红色旅游;新建旅游公厕2个;新建拦水坝1个;农村电网改造入户;村内主干道提档升级刷黑。

2020年:平整生态停车场5800平方米;改造村民自来水管道;完成“苏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室内外设施建设;弘扬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移风易俗,做实乡村旅游。

扶贫队员名单

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谢选伦 刘小利 王正宏

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曹荣葆 李宏音 江伟兵 刘志新

2019年3月至今曹荣葆 汪东炜 刘志新

王能才:不等不靠寻富路

雨后初晴,在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的光伏发电基地,村民王能才正认真清洁着设备上的积水和泥渍,动作稳健、精神专注,看起来和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没什么两样。

没人能够想到,他已年过七旬。与老伴一起带着孙女在村里居住的王能才是典型的留守老人,一家三口靠他种点玉米、水稻勉强维持生计。2014年,王能才一家经识别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守家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劳动力,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才能帮助其实现真正富裕。”市委宣传部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苏区村后,根据王能才家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强化保障、人尽其能”的帮扶计划。

考虑到王能才身体条件较好,且作为老党员,工作勤恳、认真负责,驻村干部积极协调,为他争取到公益性岗位,让他负责村集体光伏发电设备的清洁维护,为他的家庭提供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因为王能才的老伴常年患病,无法外出工作,驻村干部又帮他们联系了一批牲畜幼崽,帮助老两口发展养殖业。

贫穷不可怕,关键要自强。抱着这样的心态,王能才不等不靠,在驻村干部科学引导下,充分利用当地山场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产业越做越大。如今,王能才家在栏鸡鸭近60只,生猪、牛羊十余头,年收入2万余元。周边不少贫困户在他的宣传引导和帮助下,也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

如今,王能才的孙女已顺利从高职高专毕业,找到心仪的工作;依靠医保政策帮扶,“看得起病”的老伴经过治疗,身体状况也不断好转。看着曾经的困难一个个迎刃而解,老两口笑逐颜开。

“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身边的乡亲做好榜样!”王能才说。

彭国全:勤劳浇出致富花

“苏区村是革命老区,先烈们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精神在我们这里世代传承。”初见彭国全,他正提着木桶,在猪舍里忙着喂食,深秋的山区寒意渐浓,但身着单衣的他满头大汗。

4头生猪、80多只羊、近300只家禽和两千余尾草鱼……从日出到天黑,彭国全周而复始地围绕着它们辛勤劳作,却总是满脸笑容、从不喊累。“曾经的我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只能给家里寄回来万把块钱,现在回到家乡,凭着双手年入近10万元,还能照顾老妈和孩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彭国全说。

上世纪90年代,和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彭国全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淘金”。由于没有高文凭和一技之长,他只能在一些基础性的职位上工作,打拼多年,没攒下多少积蓄。2015年冬,由于患病的母亲和上学的孩子都需要人照顾,他不得不回到家乡。

2016年3月,就在彭国全失意消沉之时,市委宣传部精准扶贫工作队干部找到了他,考虑到他还年轻,结合房前屋后山场资源,动员他饲养山羊发展养殖业。

“他是返乡年轻人,有见识,有干劲,也有苏区村人自强奋斗的优秀传统,完全可以引导他成为创业典型。”驻村干部刘志新介绍,在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工作队制订了“定向培育”式的帮扶计划。没有本钱,安排“以租代卖”;缺乏技术,联系专家上门;冬天缺饲料,驻村干部冒雪运送;出栏愁销路,多渠道免费推广……就这样,驻村干部们将彭国全一步步送上了“创业快车道”。

驻村干部的悉心帮扶让彭国全重拾斗志,他日夜扑在养殖场,钻研养殖技术,提高牲畜品质,仅两年,他便偿还了外债。为了降低单一养殖的市场风险,他还养起了鸡鸭、承包了鱼塘。如今,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彭国全已从远近闻名的“困难户”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创业能人”。

今年6月,彭国全的第二个孩子顺利降生,他说:“趁着年轻,再好好奋斗几年,多攒些钱,送孩子们上个好大学。”

李心书:下山过上好日子

透亮的窗户,雪白的墙壁,齐全的水电,整洁的家具,在苏区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精致两居室里,老人李心书捧着茶杯,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住在李家铁铺(地名,位于薤山山区,海拔约400米),别说用家电,就连这一杯热茶,都不容易喝到。”李心书告诉记者,自己原本住在山上,那里不通自来水,只能沿着山路步行40多分钟下山挑水吃,遇到春耕,更是每天要花上四五个小时取水,生活十分不便。那时的李心书和妻子,靠着四亩林地,种些玉米、红薯等耐旱作物维生。

然而随着年纪不断增大,老两口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居住简陋、生活不便、难以就医、收入有限……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困扰他们,让山上的生活变得日益艰难。

“刚开始,驻村干部来到我家,说给我在村委会附近安排了新房子,我根本不敢相信,而且如果搬下山没法种地,让我们老两口怎么生活?后来,他们带来了在新房子里拍的照片和帮我们办理的低保证明,我们才知道,好日子是真的来了!”李心书说,搬下山后,他们住进了安置点的二层小楼,每套房屋面积75平方米,水电齐全、宽敞通透。

考虑到老两口年过七旬还常年患病,工作队按政策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和养老金,加起来每月900元足以让他们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劳作。

此外,一直以来无力负担的癌症治疗费用,也通过医保政策帮扶得到解决。2017至2018年,老两口分别住院手术,仅自费不到2万元,后期治疗和日常的药物费用,也得到很高比例的报销,仅靠低保和养老金,便可以承受。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李心书介绍,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已响应国家号召,将家里的林地重新种上树木,并准备将这片地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和经营,为苏区村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来源:襄阳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 严华萍 / 编审:任丹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0月28日,记者走进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看到的是安宁祥和的幸福景象。

苏区村是谷城县著名的“红色村”,贺龙元帅曾率领红三军在这里战斗。过去,由于山高路远、人多地少,村民长期脱贫无路、致富无门,该村被划为省级重点贫困村。

2015年,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进驻苏区村。5年来,苏区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活环境,通过勤劳的双手,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上种出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果实。

水清景美村庄靓

在苏区村,温坪河穿村而过,滋养着那里的村民。曾经,温坪河乱石成堆、垃圾遍布,由于河道堵塞,每遇洪水侵袭,河水便会淹没岸边的田地。

没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脱贫攻坚从何谈起!2015年,苏区村开始河道清理工程。经过垃圾清除、河堤加固等一系列措施,温坪河逐渐变得清澈干净。

清理河道只是第一步,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才能让温坪河彻底告别“脏乱差”。为此,村委会购买了6个垃圾清运箱,放置在村里的主要道路上,又配发100多个垃圾桶,放置在每户村民的屋前。从此,村民的生活垃圾不再随意丢弃到河道上,而是自觉扔进垃圾桶里。

以清理温坪河为契机,苏区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培育村民的环保理念。

今年68岁的冯正香家住苏区村二组。2017年,她在家中建起了车库和水冲式厕所。居住条件改善后,冯正香对家里的卫生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每天,她都会抽出两到三个小时,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对于不爱护环境卫生的邻居,冯正香会上门“提意见”,对于不配合、不理睬的农户,她会亲自动手,帮忙清扫。就这样,这些农户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村民的自觉行动,让苏区村变得越来越干净。与此同时,村委会下大力气改善村容村貌:6公里的村组道路被拓宽、硬化,村民出行变得便利;60盏路灯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照亮村民的回家之路;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修建完善,村民有了集中活动的场地。为了保持环境卫生,村委会设置公益性岗位,让村民担任保洁员,随时清理道路、广场上的垃圾。

如今的苏区村,山清水秀,生态宜居,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坚实的保障。

产业兴旺腰包鼓

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2015年,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到来后,开始想方设法帮助苏区村“强筋健骨”。

工作队和村委会深知,要想拔掉“穷根”,必须有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队锁定两个项目——光伏发电、红心猕猴桃。

2016年4月,工作队帮助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并网发电,当年发电4万多度。安装在苏区村坡地的光伏面板源源不断地把光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内,照亮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路。二期项目建成后,2018年全村光伏发电达9万度,带动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2016年底,苏区村流转土地30亩,投资47万元新建了第一批红心猕猴桃示范基地。2018年年初,苏区村再次融资38万元,新发展25亩红心猕猴桃示范基地,并带动村民自主发展猕猴桃50多亩。2018年,基地里的猕猴桃开花结果,初见成效,给村干部带来了坚定的信心。

有耕种就有收获!今年,红心猕猴桃长势喜人,需求旺盛,为村集体带来了12万元的集体收入。“腰杆硬了”的苏区村,为村民“腰包变鼓”创造了条件。

66岁的董世秀在女儿出嫁后独自生活,体弱多病的她无法劳动,产业帮扶无法落实。对于像董世秀这样缺少劳动能力、无法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村集体给予帮扶,一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6岁的村民程均范,身患残疾,生活贫困。2016年起,他在村里的猕猴桃基地做工,一年便可获得4000元的收入。与此同时,村里还为程均范安排了公益岗位,年收入达到12000余元。

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苏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369人全部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4292元。

描绘幸福新画卷

漫步在苏区村,记者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了巨大变化。

琅琅的读书声从校园里传出,学校的校舍宽敞,设施完备,食堂里的电子监控设备保障着学生们的食品安全;12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功能齐全,物资充足,先进的消杀、理疗设备守护着村民的身体健康;昔日破败不堪的危房被修缮一新,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舒适了,门前菜园里种满了蔬菜,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苏区村的村民,不仅告别了贫困的生活,还活出了幸福满满的精气神。“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来到苏区村休闲文化广场,悠扬的歌声环绕山间,苏区村文化演出队正在排练节目,准备在文艺演出中展示自己的风采。

队员王德芳今年53岁,作为领舞,她跳得十分起劲,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王德芳介绍,以前,村民们的休闲生活就是打牌,一打一整夜,不仅耗费精气神,还容易产生矛盾。2018年,休闲文化广场建成后,村里为村民购置了音响等设备,村民们从此多了一项活动——跳广场舞。为了学习跳舞,村民们渐渐改掉了打牌的习惯,大家学舞姿、演节目,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017年,苏区村被列入襄阳市第一批文化小康建设试点村,2018年被命名为“谷城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同时被列入第二批湖北省“特色文化村”创建村。2019年,苏区村被襄阳市委命名为“襄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美丽的环境,兴旺的产业,文明的乡风,为苏区村发展文旅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苏区村正在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红色旅游村落,通过三产融合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大事记:

2015年:市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进驻苏区村;安装路灯实施亮化工程;组织村民建花坛栽花种树美化环境。

2016年:60kw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建成30亩红心猕猴桃示范种植基地;完成河堤除险加固;开建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苏区村村级脱贫出列。

2017年: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竣工;扩建40kw的光伏发电项目;开建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建村卫生室。

2018年:扩建25亩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硬化郑家店沿河路1.2公里,解决40多户村民出行难问题;投资380万元翻修扩宽南白公路苏区段;新建拦水坝1个,整治河道1000米;设立苏区村智慧农村综合服务站(电商超市);推进“厕所革命”,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组建苏区村文化志愿服务队;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出列。

2019年:新建水窖2个,解决山上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引导村民开设农家乐,开发旅游小特产,发展红色旅游;新建旅游公厕2个;新建拦水坝1个;农村电网改造入户;村内主干道提档升级刷黑。

2020年:平整生态停车场5800平方米;改造村民自来水管道;完成“苏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室内外设施建设;弘扬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移风易俗,做实乡村旅游。

扶贫队员名单

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谢选伦 刘小利 王正宏

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曹荣葆 李宏音 江伟兵 刘志新

2019年3月至今曹荣葆 汪东炜 刘志新

王能才:不等不靠寻富路

雨后初晴,在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的光伏发电基地,村民王能才正认真清洁着设备上的积水和泥渍,动作稳健、精神专注,看起来和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没什么两样。

没人能够想到,他已年过七旬。与老伴一起带着孙女在村里居住的王能才是典型的留守老人,一家三口靠他种点玉米、水稻勉强维持生计。2014年,王能才一家经识别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守家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劳动力,只有突破这一瓶颈,才能帮助其实现真正富裕。”市委宣传部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苏区村后,根据王能才家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强化保障、人尽其能”的帮扶计划。

考虑到王能才身体条件较好,且作为老党员,工作勤恳、认真负责,驻村干部积极协调,为他争取到公益性岗位,让他负责村集体光伏发电设备的清洁维护,为他的家庭提供了一笔稳定的收入。因为王能才的老伴常年患病,无法外出工作,驻村干部又帮他们联系了一批牲畜幼崽,帮助老两口发展养殖业。

贫穷不可怕,关键要自强。抱着这样的心态,王能才不等不靠,在驻村干部科学引导下,充分利用当地山场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产业越做越大。如今,王能才家在栏鸡鸭近60只,生猪、牛羊十余头,年收入2万余元。周边不少贫困户在他的宣传引导和帮助下,也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

如今,王能才的孙女已顺利从高职高专毕业,找到心仪的工作;依靠医保政策帮扶,“看得起病”的老伴经过治疗,身体状况也不断好转。看着曾经的困难一个个迎刃而解,老两口笑逐颜开。

“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身边的乡亲做好榜样!”王能才说。

彭国全:勤劳浇出致富花

“苏区村是革命老区,先烈们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精神在我们这里世代传承。”初见彭国全,他正提着木桶,在猪舍里忙着喂食,深秋的山区寒意渐浓,但身着单衣的他满头大汗。

4头生猪、80多只羊、近300只家禽和两千余尾草鱼……从日出到天黑,彭国全周而复始地围绕着它们辛勤劳作,却总是满脸笑容、从不喊累。“曾经的我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只能给家里寄回来万把块钱,现在回到家乡,凭着双手年入近10万元,还能照顾老妈和孩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彭国全说。

上世纪90年代,和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彭国全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淘金”。由于没有高文凭和一技之长,他只能在一些基础性的职位上工作,打拼多年,没攒下多少积蓄。2015年冬,由于患病的母亲和上学的孩子都需要人照顾,他不得不回到家乡。

2016年3月,就在彭国全失意消沉之时,市委宣传部精准扶贫工作队干部找到了他,考虑到他还年轻,结合房前屋后山场资源,动员他饲养山羊发展养殖业。

“他是返乡年轻人,有见识,有干劲,也有苏区村人自强奋斗的优秀传统,完全可以引导他成为创业典型。”驻村干部刘志新介绍,在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工作队制订了“定向培育”式的帮扶计划。没有本钱,安排“以租代卖”;缺乏技术,联系专家上门;冬天缺饲料,驻村干部冒雪运送;出栏愁销路,多渠道免费推广……就这样,驻村干部们将彭国全一步步送上了“创业快车道”。

驻村干部的悉心帮扶让彭国全重拾斗志,他日夜扑在养殖场,钻研养殖技术,提高牲畜品质,仅两年,他便偿还了外债。为了降低单一养殖的市场风险,他还养起了鸡鸭、承包了鱼塘。如今,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彭国全已从远近闻名的“困难户”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创业能人”。

今年6月,彭国全的第二个孩子顺利降生,他说:“趁着年轻,再好好奋斗几年,多攒些钱,送孩子们上个好大学。”

李心书:下山过上好日子

透亮的窗户,雪白的墙壁,齐全的水电,整洁的家具,在苏区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精致两居室里,老人李心书捧着茶杯,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住在李家铁铺(地名,位于薤山山区,海拔约400米),别说用家电,就连这一杯热茶,都不容易喝到。”李心书告诉记者,自己原本住在山上,那里不通自来水,只能沿着山路步行40多分钟下山挑水吃,遇到春耕,更是每天要花上四五个小时取水,生活十分不便。那时的李心书和妻子,靠着四亩林地,种些玉米、红薯等耐旱作物维生。

然而随着年纪不断增大,老两口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居住简陋、生活不便、难以就医、收入有限……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困扰他们,让山上的生活变得日益艰难。

“刚开始,驻村干部来到我家,说给我在村委会附近安排了新房子,我根本不敢相信,而且如果搬下山没法种地,让我们老两口怎么生活?后来,他们带来了在新房子里拍的照片和帮我们办理的低保证明,我们才知道,好日子是真的来了!”李心书说,搬下山后,他们住进了安置点的二层小楼,每套房屋面积75平方米,水电齐全、宽敞通透。

考虑到老两口年过七旬还常年患病,工作队按政策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和养老金,加起来每月900元足以让他们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劳作。

此外,一直以来无力负担的癌症治疗费用,也通过医保政策帮扶得到解决。2017至2018年,老两口分别住院手术,仅自费不到2万元,后期治疗和日常的药物费用,也得到很高比例的报销,仅靠低保和养老金,便可以承受。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李心书介绍,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已响应国家号召,将家里的林地重新种上树木,并准备将这片地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和经营,为苏区村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来源:襄阳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 严华萍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