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从“挖山砍树”到“护山植绿”——谷城老君山村的蝶变

2020-12-07 10:51   云上谷城

群山环抱,汉江东流。

初冬季节,湖北襄阳谷城县城关镇老君山村那一片盎然的绿意,却未见多少消退。

虽不是旅游旺季,但每至周末,仍有不少游客在村间漫步,在古窑堡民居前徜徉。

山坡下的“老子广场”前,一群穿红着绿的村民在跳广场舞。半山腰,道教始祖老子巨大的石刻像怡然盘坐,仿佛仍沉浸于千年的哲思。

这座山不高,大片山体裸露,经受岁月风化的山石,带着明显刀砍斧削的痕迹。在四周满眼的绿荫中,仿若一片尚未痊愈的“疮疤”,诉说着曾经的创痛。

“过去这里挖山砍树,走过一段野蛮的发展之路。”62岁的老君山村党支部书记黄明星回忆说。

昔日的老君山村,是远近闻名的破败村。

“一条土路穿村过,七沟二十多面坡。农户不富产业弱,集体经济是空壳。”这则顺口溜概括了老君山村曾经的窘状。

田地里扒不出致富门路,村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靠山吃山”——挖山采石、砍树卖钱。

一片青山被挖成了矮山岗,满山绿树被“剃”成了“瘌痢头”。老君山村,这个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清修而得名的灵性之地,日益失去灵秀之气。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2015年以来,老君山村开始转变观念,从挖山砍树到护山植绿,从吃“子孙饭”到吃“绿色饭”“生态饭”,走上一条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最值得村民骄傲的是打造樱花谷。

当地环境气候适合樱花生长。2015年,在县里和镇里支持下,老君山村从全国各地引进钟樱、冬樱等45个樱花品种,将村头到村尾10多公里打造成樱花长廊。早樱、中樱、晚樱交替登场,粉红、梅红、白色等各色樱花将山谷装扮成仙境般的“樱花谷”。

景色一变天地宽。当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乡村文化的保留和场景营造,一个带有浓郁民俗文化的村落展现在青山绿水间。

沿樱花谷十多公里的村主干道硬化刷黑;沿途180多户居民房屋改造为徽派民俗建筑;过去的废旧砖窑变成古窑堡民居区,石磨变成供游人休憩的石桌,犁头、纺车、风车变成村民墙头的装饰物件;昔日挖山的采石坑被改造为“老子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场所以及游客中转站;沟渠经过综合治理变成小桥流水景观……

除古窑堡、“老子广场”以外,复活泉、龟山、笔架山、分水岭等多处景点相继建成,沿村主干道分布,形成一个乡村旅游带。

美丽乡村的味道出来了,人气自然就旺了。游客前来赏樱花、摘樱桃,享受田园风光,原本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变得游人如织。“一到节假日,自驾车辆从村口排着队进村。”黄明星说。

游客的到来带动村里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目前,老君山村已有7家农业企业投资休闲、采摘、观光农业,全村发展农家乐30多家。

32岁的王芳十几岁就到东莞电子厂打拼,从基层操作工,做到质控人员,再到业务经理,“南漂”生涯逐渐有了起色。2017年,他毅然返乡,办起了农家乐。“家门口就有发展机会,何必要漂泊。”他说。

今年,王芳将他的“樱花谷15号农家乐”扩建了两栋古朴的民居,还扩建垂钓园和树莓采摘园,年收入近百万元。

从“挖山砍树”到绿色发展,从产业落后、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破败村,到“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全省美丽宜居乡村”,同样的“靠山吃山”,体现的却是不一样的发展内涵。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荆山脚、南河边、汉江畔的旷谷中,一个尽写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悠然而立。

作者:胡诚 夏国燕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任丹 / 编审:翟竞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