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 经济活 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势能充沛动能

2020-12-18 10:12   云上谷城

6月11日,枣阳市双创产业园湖北兰博泰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赶900万颗小型聚合物锂电池订单。 全媒体记者 杨东 通讯员 王辉 摄

要积极顺应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新形势,筑牢现代产业强市支撑。聚焦实体经济振兴,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基础能力;推动新兴产业突破崛起,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促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块状布局;推进现代服务业业态优化,实现发展质效共同提升;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打造区域市场枢纽。

——摘自《中共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

襄阳,用了5年的时间,将三次产业结构由11.9:56.9:31.2优化为9.3:48.4:42.3,发展质效明显提升,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十三五”期间,襄阳工业发展进入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化新常态、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149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077亿元,年均增长8.5%,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

“一大龙头、六大支柱”的主导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龙头汽车产业稳步增长的同时,其他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在4G网络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建设,成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城市,企业上云总数突破2000家;

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家,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更是襄阳产业发展续写辉煌的新起点。

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的召开,为襄阳未来的发展举旗定向。“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聚焦实体经济振兴,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推动产业发展由粗转细、从散到聚,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势能、充沛动能。

新的目标已经确定、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开始起步。

传统产业“腾笼换鸟” 腾出发展新动能

如果说传统产业是一棵老树的话,那么经过改造升级后的传统产业,浴火重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开出了一朵朵惊艳的花朵。

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洲电气)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朵。因为坚持把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技改提质作为企业发展动力源,万洲电气深耕节能领域20年,不仅成为中国软起动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系统节能领域的领跑企业和中国红外发射接收光电元器件国产品牌前三甲,还是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新型冠军企业、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2月7日,在万洲电气生产车间,系统节能产品、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等产品线正满负荷生产。“目前各类节能产品订单已排至明年1月份。以智能优化节能系统为核心支撑,万洲电气已成功实现全方位转型升级。这是创新驱动引领的硕果,也是技改提质的成效。”万洲电气董事长、总经理赵世运告诉记者。

这是我市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一个成功范例。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是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是我市工业经济实现健康发展、企业实现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此次市委全会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基础能力。

据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市之本,坚持补齐短板与锻造长板相结合,持续深化技改提质行动,引导传统制造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围绕品种质量、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环节加强技术改造,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针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重要技术装备和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集中资源重点攻关,提高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制造及推广应用水平。引导企业加快关键部件进口替代、强化产业链拓展和供应链备份,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行业“小巨人”企业。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产品和装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可塑性。

未来,我市传统产业将“腾笼换鸟”,腾出发展新动能,为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势能。

新兴产业提档增速 驶入发展快车道

11月6日,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回天新材)湖北新基地投资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高新区举行。该项目的开工、投产,将对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襄阳乃至全国胶粘剂行业具有重大意义,将为我市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回天新材董事长章峰告诉记者,该项目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胶粘剂生产基地和智能化标杆工厂,项目投入大、后劲强、前景广,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回天新材的科研实力和规模效益,使其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将匹配回天新材大力拓展高端胶粘剂应用领域的布局,满足客户市场需求,促进回天新材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使回天新材继续引领中国胶粘剂行业向前发展。

无独有偶,11月26日,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亚精工)精密装备智能化项目开工,标志着博亚精工转型升级实现了新跨越,也标志着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再添生力军。

博亚精工董事长李文喜告诉记者,博亚精工精密装备智能化项目是在博亚精工现有设备与厂房基础上,投资6.8亿元建设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精工精密装备智能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推动博亚精工智能精密装备方面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突破及掌控,进一步提升博亚精工的技术与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回天新材和博亚精工只是我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部分代表。

近年来,在新旧动能逐步转换之际,我市多措并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多点开花到集聚增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初步形成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此次市委全会提出,要聚焦实体经济振兴,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五年,我市将推动新兴产业突破崛起,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顺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向,积极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广泛覆盖、实用便捷的工业互联网,引导企业深化智能化改造、发展“顾客VS工厂”制造模式,提升生产运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同时,还将推动关键智能装备发展,加快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仓储与物流等装备创新研制与产业化发展,加强新型传感器、工业软件、智能控制等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应用,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密切跟踪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聚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一批具有领跑效应的未来产业。

集群发展提质增效 打造发展新支撑

12月9日,在东津新区(经开区)的大湾区工业园内,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在这个占地2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里,集合了触摸屏、5G智慧路灯、智能蓝牙耳机、智能检测设备等多家“黑科技”产品生产企业。“大湾区工业园通过围绕5G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招商,以培育区域级产业集群,增强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湾区工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东津新区(经开区)大湾区工业园已签约落户电子信息企业18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家。以该工业园为基础,东津新区大力引进了一大批液晶显示屏、智能终端产品等高科技项目,正加快形成以消费电子、高端智能装备为主导的“芯屏端网”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在位于谷城经济开发区的电子信息双创产业园建设工地,桩基施工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场地平整作业。这个占地约2.6万平方米的园区,预计明年底完工。园区建成后,将助推谷城数字经济集聚发展,加快谷城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从多点开花到集聚增效,从布局优化到共同提速,近年来我市产业的集群发展,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

未来五年,串珠成链、聚焦资源,继续打造一批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园区和产业基地,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此次市委全会提出,要促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块状布局。在“十四五”期间,将系统梳理产业链、供应链图谱,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依托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推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上下游垂直整合,促进关联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补齐关键环节短板,推动纺织服装、循环经济等产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强化分工协作,实现错位竞争、融合提升。依托“襄阳云谷”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链,引导各类企业“上线互动”“云端融合”。依托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粮油、襄茶、牛肉面、食用菌、特色休闲食品等农业产业集群。支持高新区、经开区和各城区培育发展头部经济、总部经济等,打造若干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集群。支持各县(市)布局发展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块状产业集群,实现县域经济发展量的跨越、质的提升。

作者:刘倩

来源: 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严华萍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