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龄:矢志不渝跟党走,初心不改终圆梦

2021-01-04 10:15   云上谷城

千帆过尽,初心不改。追梦不止,再踏征程。

元旦一早,王静龄便已坐在书桌前学习、做笔记。

回想起三天前,自己在襄北监狱党员活动室里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她的内心久久 不 能 平静。“入党,是我这辈子最 大 的 梦想。为圆这个梦,我等了66年。”王静龄说。

1949年加入共青团

1931年8月,王静龄在谷城县城关镇出生。在动荡的年代里,一群孤苦无依的孩子,在“难童小学”(湖北省第三育幼院)里,接受了文化知识和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王静龄正是其中的一员。

“三个小孩,三个小孩,跑得快,跑得快,逮住两个鬼子,抓住两个汉奸,真痛快,真痛快!”唱起当年在育幼院里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唱的歌,王静龄的思绪不由得被拉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抗日战争时期,育幼院里的警报几乎每天都会拉响。躲在防空洞里的我们,眼睁睁看着那些飞机投下的一颗颗炸弹、燃烧弹毁坏着我们的国土、家园……”王静龄说,从那时起,她的心里便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在后来的学习中,这颗种子悄悄萌芽、生长。

1949年10月,王静龄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4年、1956年她先后两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但未能如愿。“既然组织没有批准,那就证明我离党员的标准还有差距,还要更加努力。”此后,她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先后在多个单位和岗位上带头争先、发光发热。

如今,打开抽屉,5本泛黄的“三八红旗手”和2本“先进生产工作者”证书,一枚司法部一级金星勋章,是她多年来辛勤工作的最好见证。

88岁再写入党申请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我这个幸福的小家庭。”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是王静龄践行一生的承诺。

满头银发的王静龄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加入党组织的愿望也日渐强烈。“我不想此生留下遗憾。”2019年8月1日,王静龄再次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800字的申请书,她一笔一画整整写了4个小时。

对于王静龄入党,老伴冯河坦言:“我们家是红色家庭,家父是革命烈士,我们的子女也都是党员,如今,老伴也入党了,我们家的革命队伍更壮大了。”

王静龄的二儿子冯伟也感叹:“现在,我们不仅是母子关系,更是同志关系了。”

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王静龄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单位,王大姐有个外号叫‘老积极’。”曾和王静龄共事的襄北六新生砖瓦厂退休干部王金珍说,“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办公室开关门的总是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是同事们对王大姐的一致评价。”

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砖瓦滞销那会儿,她经常下班后和供销办主任苏传富一起驱车到钟祥、丹江口等地推销砖瓦。为了向用砖大户推销砖瓦,她前前后后跑了20多趟。

正是在王静龄的带领和感染下,同事们干劲十足,厂里的砖瓦也从滞销到畅销,再到后来的供不应求。

离休后,王静龄依旧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虽然我的耳朵听得不清晰了,腿脚也不灵便了,但作为革命人,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我要永远跟党走。”

生活中,有爱心且热心的她多次获得“五好老干部”荣誉称号。

2008年汶川地震,王静龄带头捐款捐物;2019年小区改造,她多交3万元,补齐资金缺口,使得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实施,方便居民出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和老伴第一时间捐出5000元。“入党,是我人生的再出发、新起点。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坚守初心,积极学习,践行入党誓言,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王静龄说。

来源:襄阳晚报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翟竞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