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里的这些门道你需要知道!网络流行语春联你见过吗?

2018-02-03 10:25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李璐  

农历新年将至,爆竹声声辞旧岁,千家万户贴“春联”。今年的春联准备好了吗?如果还没有,不妨来国家博物馆找找灵感。

在国家博物馆北区展厅里,一场名为“戊戌新章”的春联展2日开幕。一幅幅端庄典雅、法度严谨的篆、隶、楷书春联,挥洒行云流水、跌宕多姿的行、草书春联,鲜艳的瓦当对联纸配以暖黄色灯光,仿若时光回转,展厅里回旋着传统的文化年味儿。

(展区一角。新华社记者荣启涵摄)

(部分展览对联。新华社记者荣启涵摄)

“春联”从何来?

还记得王安石那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吗?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根据《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两位长这样↑↑;名字这样写↓↓)

据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记载,中国最早的春联是唐代开元年间的刘丘子写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对于第一幅春联,另有一说是五代十国时,蜀后主孟昶所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无论孰先孰后,“春联”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一种表达吉庆祥和节日气氛并祈求新年福泽与希冀的传统文化样式,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春联里藏着的门道

看着好看、读着押韵,但写起来才知道,一副对联里还深藏不少门道。

举个栗子:七言对联最常见的平仄规律通常是【1】“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或者【2】“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过,对联的平仄格式也有自己的特点,通常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指成文时,奇数位的字平仄可以不严格要求,但是偶数位的一定要严格遵循规律。

大过节的,如何避免上下联颠倒的尴尬

其实,如果了解了春联的平仄格式,基本也就能分出上下联了。通常而言,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是仄,下联最后一个字一定是平。

上下联如何分左右呢?一般取决于横批,横批从哪侧开始读,哪侧就是上联。

时光流转,春联变化真不小

唐张怀瓘《文字论》里写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作为一种在特定节日出现的文化产品,春联不仅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水平,也饱含丰富的时代内涵。

民国时期常用的有“万象承乾,处处春光寒转暖;三阳开泰,年年淑景去还来”“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万民同庆,常看到春联上写着“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永远跟着共产党;世代高唱东方红”……

80年代春联里开始洋溢着人民盼富裕的气息,经常用些“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四化建设擂战鼓;科学春天暖人心”“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等等。

如今,春联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网络流行语、创意叠加字甚至英文对联也有出现:

当传统遇上现代,不知道今年过年,你打算如何选春联?

(来源:新华视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