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实行的还是计划经济,供销社是个人人眼馋的好单位,营业员工作环境好、待遇好、社会地位高,营业员个个拽得很。谷城某公社供销社几名营业员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月月盘点,账、物、钱都出现不符。供销社书记、主任都很生气,仔细审查,排除自盗可能,几个营业员都不具备作案动机:一个是创始元老,还是县劳模;一个是刚顶职的高中生,谨小慎微;一个是入党十几年的老党员,原则性强。老书记分析是小偷作案,而且是惯偷。于是他召集三个营业员,面授机宜。
三个营业员开始按老书记所交待的去做,他们提高了警惕。当月盘点,没有任何问题。主任对书记说:“看来不是有贼,而是有内鬼。你开的内部小会把她们震住了。”老书记说:“莫急于下结论,下个月一定有结果。”原来三个营业员暗中观察,发现这个月有一个人经常来,要么什么不买瞎转悠,要么买很少的便宜东西磨蹭半天才走,要么说钱不够……总之行迹可疑。
第二个月,老书记叫每个营业员背后放一面穿衣镜。除了正常卖货,装作背对柜台打毛衣、看书、睡觉,其实她们在用余光通过镜子暗地里观察。一个阴雨天,室内较暗。大鱼终于上钩了,一个戴草帽的男人出现了,他把一根两尺多长的棍子伸出来,刚伸进装钱的抽屉,一个营业员大喊:“抓小偷!”她死死拽住小偷的胳搏,另外两个冲向柜台外包抄。三人合力擒住小偷。老书记应声赶到,将小偷扭送到公安局。原来小偷在棍子头上涂了一种很粘的胶,准备粘钱。
老书记为啥这么神?原来老书记当过兵,抗战尾期,他化装侦察,夜晚住店,他的短枪子弹夹被偷,天快亮时他又遇土匪袭击,差点丧命,从此,他对小偷恨之入骨。建国后,抓小偷成为他的业余爱好,他亲手抓过上百个小偷。
讲述人:姚治均(原五山镇供销社工会主席,已故。)
整理:杜权成
来源:五山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翟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