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深山藏古寺 何人来撞钟——游千年古刹承恩寺偶感

2021-03-17 10:41   云上谷城

在谷城县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谷城县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旅游事业整体架构已经形成,各区域独居特色、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作为本乡本土人,我对我县文化旅游几大名胜景区冒昧的用二个字概括。五山镇堰河村体现“休闲”二字,大薤山体现“避暑”二字,南河小三峡体现“观光”二字,玉皇剑、汉家刘氏茶业基地体现“体验”二字,而千年古刹承恩寺则体现“朝圣”二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里所说的“朝圣”绝非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宗教意义上的朝圣。

对于承恩寺,我并不陌生,之前曾多次实地游览。前不久,我带着“承恩寺为什么有寺无僧,有钟无声”之疑,再次邀约几位好友前往,想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寻求答案。

当时正值盛夏,又适逢星期天,我们去时虽然景区谈不上熙熙攘攘、火热劲爆,但也有三五成群、络绎不绝的远道而来的游客。更为巧合的是当时市县文管部门的领导在承恩寺实地考察,管理处李富平主任全程陪同讲解介绍,我们几个有幸搭伙分享。

李富平(右)与作者交流

承恩寺以“庙有灵气、水有神气、山有仙气”著称,蕴藏很多神秘的历史故事和美丽的神话传说,但我们更心醉于李富平主任的讲解。李富平可谓饱学之士,他不仅对承恩寺始建于隋、初盛于唐、鼎盛于明的历史变迁了然于心,而且对景区每一个景点都讲解得有声有色,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寺内每一根梁柱,都能区分哪是原物,哪是后补,对每一块碑碣都能讲出绘声绘色的故事,对每一个石础都能断代,甚至对殿内地基为什么有高有低,错落不一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尤其对承恩寺鼎盛时期遗珠散珍更是如数家珍,仿佛享国二百七十余年,历经十六帝的大明朝老朱家的家国往事都尽藏腹中。我对承恩寺有这样一位了解它、热爱它、迷恋它的守护者感到高兴。

听完李富平主任的讲解,乘闲暇之余,我终于把我的为什么“有寺无僧,有钟无声”之疑,向李主任当面请教。“乱世筑高墙,盛世修庙堂”,中国人自古有盛世修庙堂的习惯,为什么不趁现在太平盛世还千年古刹承恩寺青灯黄卷、晨钟暮鼓、僧俗共盛的本来面目。李富平主任给出的答案是复古式恢复和商业性开发不符合现行的宗教政策,不利于古文物的修缮保护。

在大雄宝殿参观

对于李主任的回答,我不置可否,但一想起作为一座皇家赐建,鄂西北保存最完整,全国有名的古老佛教寺院之一,它一定是“芳径觅古道,深山藏寺庙,阶前朝者众,殿中弥勒笑,诵经声入耳,香火云间绕,暮鼓数繁星,晨钟惊飞鸟”的一派旺盛景象。

现在,很多地方不惜斥巨资仿造古建筑,例如襄阳唐城,枣阳汉城,都是公然作假,但人们并不反感,而且乐于接受,因为它不仅能更直接、更现实地让人们对历史文化有一个感性认识,更能让人体会到古老历史文化韵味,还能搅活地方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敲万斤铜钟,悟千年禅韵

如果说唐城、汉城的建造是仿古,是对历史文化的再现,那么对承恩寺保护性开发则是复古、是历史文化的延伸,毕竟它经历千年沧桑,栉沐千年风霜,留下厚重的历史包浆,既让人更真实触摸式的感受厚重历史文化的氤氲,又让人仿佛置身千年历史文化的长廊,体会更深邃、更悠长的历史文化理解与思考。有如一壶灌顶之醍醐,既让人沉醉于历史文化,又让人清醒于未知的探索与联想。

一座古建筑,犹如一部历史古籍,其意义不在于抄写,而在于解读。

首先来说供奉大殿上的弥勒大佛。据介绍,这尊弥勒大佛,原本不是金身,而是汉白玉质地,由于战火和文革时的劫难,弥勒佛身创痕累累,为了抚平大佛身上的创痕,后来镀上金色,变成现在的样子,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大佛惊世骇俗的笑容。不妨站在大佛面前,不管官民人等,不论贫贱富贵,都一视同仁融入到大佛容天的大肚之中。不管你有多少困惑和不平,都在大佛的笑容之中荡然无存,不管你有何种贪欲和恶念,在大佛笑容面前恐怕也会幡然悔悟。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人的思想朝圣般的净化吗?

再来说说承恩寺内万斤大钟。撞钟是僧人的天职,不然怎么会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之说。但是记忆中从无撞钟的和尚。前来体验撞钟的游客都是在管理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挥杵撞钟,钟声响起,让人震撼,惊飞林中一片飞鸟。尤其那冗长冗长的余音,在钟楼内萦绕,在山谷中回响,传播数公里之外,更让人有闻鸡起舞、策马飞奔的冲动。撞钟又何需僧人,无论谁,只要用心用力一撞,就能撞出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的最强音,撞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的共鸣声。这难道不是对人们精神朝圣般的提振吗?

探讨古刹幽意

最后说说寺内那一泓来自山体中无法考证水源的神水。传说中固然有故弄玄虚之虞。但神水冬暖夏凉,我们去时正值炎热的夏天,掬几捧清冽甘甜的神水一饮而尽,顿觉爽口润肺,再掬几捧往头上脸上一抹,顿感神清气爽,燥热的烦躁和疲惫之感顿时消失,这难道不是对人们心灵朝圣般的洗礼吗?如果将这一泓神水经过现代工业化加工和商业化运作,让更多人感受心灵洗礼般的享受,岂不更加美哉!

深山有古寺,人人来撞钟。撞出历史的回音,撞出时代的强音。

作者:张佩学

来源:文学襄军网

责任编辑:翟竞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