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紫金大山走出的几个娃回来了!他们的故事温暖了一个村庄

©原创 云上谷城 2021-08-12 11:55

在谷城县紫金镇,藏着一处幽静的村落——官坊村。它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公路通向外界,古朴而安适。这里,有诗也有远方,有远离喧嚣的宁静,更有归园田居的怡然自得。


相传清朝末年,一位府官辞官不做,在村里开了一家酒坊、一家油坊,被当地人称作官家作坊,后称官坊。

官坊村位于紫金镇西北角,距镇区16公里,与241国道相连,上世纪80年代为官坊乡, 2001年撤乡并镇至今,现有3个村民小组,392户1336人。

近年来,官坊村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兴村、绿色发展之路,以建设“军民融合康养区”为目标,全域修复自然生态,全面整治乡村环境,不断刷新美丽乡村颜值。

青山叠翠,溪流清澈。走进官坊村,一条玉带般的乡村公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路旁各色鲜花盛开,立体感十足。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白墙黛瓦,清晨山雾缭绕时,犹如一幅唯美的中国画……一切都是安静祥和、岁月静好的模样。

乡村振兴,环境是基础。村里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打造高标准通村道路33.6公里,种植行道树、花卉等10000余株,配套完善路灯、护栏等项目。村里还对公路沿线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建设“小三园”、村民文化广场等,村民居住环境大大提升。

在官坊村,一条美丽的官坊河穿村而过。小河既是村民的生活之源,也是隐世乡村的灵动点缀。

今年,该村总投资500万元启动全长4公里河道治理项目,并与污水治理同步进行,包括修建拦水坝、加固河堤、修漫水桥、清淤河道等,既保证农田灌溉,又美化环境。

官坊村支部委员胡剑锋告诉记者:“河道两边正在安装石护栏,预计8月底完工。后期还将安装景光灯,增加水上项目等,全部完成后,游客可观光垂钓、也可来此休闲露营。”

官坊村在环境治理中,从小处着眼,因地制宜打造小游园、小景观,让人耳目一新。

沿着公路前行,沿途随处可见观景步道。在一处形似鹰嘴的山峰上,一只展翅欲飞的石雕巨鹰立于山头。沿石阶上行,观景台上精心打造了凉亭、石雕仙鹤等。登高望远,只见远处山峰层峦叠嶂、整个官坊村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在官坊村3组的深山冲里,居住着十余户人家,当地人称为“庙凹”,是一个村民小组。

与其他小组不同的是,这里有十余幢欧式别墅,风格华丽大气。村书记罗春林告诉记者,以前的庙凹路难行、房屋破、无山货,年青人多外出打工,这里成了一个孤僻无人的深山冲。

如今,这里的变化正源于从这里走出去的几个山里娃。2017年,在外营商多年经济实力较强的成功人士个人出资400多万元,刷黑了庙凹6.8公里村级公路。

行路难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让搬出去的老乡再回家?成功人士和乡贤能人决定,他们来为村民建房,村民一户只出资5万元,剩余他们承担,新房盖好后村民们直接拎包入住。

今年60岁的村民赵家友患有尘肺病,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平常就他和妻子在家。

住进新家的赵家友告诉记者:“我家这栋房子盖完花了20多万,我只出了5万块钱,现在我们全家都住进来了,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一家人都很开心。”

如今,像赵家友一样,已有15户居民住上了装修精美的小别墅。各户家里自来水、电视、冰箱一应俱全,房前屋后花园、果园绿意盎然,这个叫庙凹的地方已成为幸福小康之地。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如何让农村更清洁、更宜居?官坊村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今年59岁的邹道平在村里当保洁员。每天一大早,他就会对村里的公路、街道进行清扫保洁。

邹道平说:“村里现在建得这么漂亮,环境卫生一定要跟上,清扫干净后,自己看着也舒心。”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全体村民共同参与。该村将环境整治与爱国卫生运动、文明户评选等内容相结合,鼓励村民齐参与,房前屋后保持干净整洁。

该村二组村民高洋荣说起家乡这几年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这里空气好、环境美,出门就是水泥路,路灯亮堂堂,晚上村民们跳广场舞、到河边散步健身,日子很舒心。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近年来,官坊村夯实人才回流基础,抓牢产业发展这个龙头,一批批乡贤能人陆续返乡,先后投资4500万元,以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村里成立了中药材、白茶、绿茶三个专业合作社,现有中药材200亩、白茶300亩、绿茶500亩。随着这些产业的崛起,能完全满足村民们就近务工需求。

走进官坊村中药材基地,一株株药用栀子长势良好。这个中药材基地由官坊人任中国创办,任中国曾在外打工多年,2016年春,他回到村里创办了洪鑫种养合作社,流转山坡地100多亩,繁育种植苗木花卉和中药材。通过土地入股、劳力入股等方式,带动村民就业。如今他已是村里致富带头人,并被选为村主任。

任中国告诉记者:“目前基地有中药材、苗木、花卉,还发展有茶叶,附近村民在合作社务工人员达到20余人,人均年增收15000元。”

陈忠学也是土生土长的官坊人,以前他在浙江做生意时,发现安吉的白茶效益好,于是他邀请安吉茶叶专家到村里考察,在得到本村符合白茶生长条件认证后,于2018年回乡兴办白茶基地300亩,村里的村民为其打工,月收入在3000~5000元。

陈忠学说,今年是他种植白茶的第三年,已初步见效,从今年试采的五六百斤茶叶来看,官坊白茶品质非常好,市场反映也非常好,预计明年可大规模采摘。

在上海当老总的苏荣超,也回乡创办了景富民谷合作社,投入资金发展茶园,打造了微景观,开设民宿,走茶旅融合之路。

202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3510万元,人均纯收入14853元,村集体纯收入10.01万元。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漫步官坊村,保存完好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军产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据官坊村支部书记罗春林介绍,官坊村于1968年进驻6631医科研究所部队,1971年部队撤回。随后又进驻88707部队看管军营房,于1980年部队撤回。村里现有遗留的军事禁区军产房31栋,其中有10栋楼房是用原石垒成,目前保护非常完整,加之官坊村森林覆盖率高,是真正的“天然氧吧”,具备发展军民融合康养区独特优势。

目前,官坊村军民融合康养区的规划已初步完成。规划将结合实际,重点挖掘传统军旅、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罗春林说:“下一步,村里将根据规划,对军营房进行维修、装扮,恢复军营气息,让游客来这里住军营、穿军装、唱军歌、重温军营生活,同时可以康养休闲。”

有人说,理想的工作在城市,向往的生活在乡村。趁着假期来官坊村吧,行走在乡间小道,穿梭于山水之间,去乡野找回简单的快乐,也许你将解锁一个不一样的最美乡村。

记者:陈渊 余运超 吕涛 周龙

通讯员:彭显林 李自云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冷晶晶 / 编审:翟竞

在谷城县紫金镇,藏着一处幽静的村落——官坊村。它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公路通向外界,古朴而安适。这里,有诗也有远方,有远离喧嚣的宁静,更有归园田居的怡然自得。


相传清朝末年,一位府官辞官不做,在村里开了一家酒坊、一家油坊,被当地人称作官家作坊,后称官坊。

官坊村位于紫金镇西北角,距镇区16公里,与241国道相连,上世纪80年代为官坊乡, 2001年撤乡并镇至今,现有3个村民小组,392户1336人。

近年来,官坊村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兴村、绿色发展之路,以建设“军民融合康养区”为目标,全域修复自然生态,全面整治乡村环境,不断刷新美丽乡村颜值。

青山叠翠,溪流清澈。走进官坊村,一条玉带般的乡村公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路旁各色鲜花盛开,立体感十足。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白墙黛瓦,清晨山雾缭绕时,犹如一幅唯美的中国画……一切都是安静祥和、岁月静好的模样。

乡村振兴,环境是基础。村里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打造高标准通村道路33.6公里,种植行道树、花卉等10000余株,配套完善路灯、护栏等项目。村里还对公路沿线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建设“小三园”、村民文化广场等,村民居住环境大大提升。

在官坊村,一条美丽的官坊河穿村而过。小河既是村民的生活之源,也是隐世乡村的灵动点缀。

今年,该村总投资500万元启动全长4公里河道治理项目,并与污水治理同步进行,包括修建拦水坝、加固河堤、修漫水桥、清淤河道等,既保证农田灌溉,又美化环境。

官坊村支部委员胡剑锋告诉记者:“河道两边正在安装石护栏,预计8月底完工。后期还将安装景光灯,增加水上项目等,全部完成后,游客可观光垂钓、也可来此休闲露营。”

官坊村在环境治理中,从小处着眼,因地制宜打造小游园、小景观,让人耳目一新。

沿着公路前行,沿途随处可见观景步道。在一处形似鹰嘴的山峰上,一只展翅欲飞的石雕巨鹰立于山头。沿石阶上行,观景台上精心打造了凉亭、石雕仙鹤等。登高望远,只见远处山峰层峦叠嶂、整个官坊村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在官坊村3组的深山冲里,居住着十余户人家,当地人称为“庙凹”,是一个村民小组。

与其他小组不同的是,这里有十余幢欧式别墅,风格华丽大气。村书记罗春林告诉记者,以前的庙凹路难行、房屋破、无山货,年青人多外出打工,这里成了一个孤僻无人的深山冲。

如今,这里的变化正源于从这里走出去的几个山里娃。2017年,在外营商多年经济实力较强的成功人士个人出资400多万元,刷黑了庙凹6.8公里村级公路。

行路难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让搬出去的老乡再回家?成功人士和乡贤能人决定,他们来为村民建房,村民一户只出资5万元,剩余他们承担,新房盖好后村民们直接拎包入住。

今年60岁的村民赵家友患有尘肺病,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平常就他和妻子在家。

住进新家的赵家友告诉记者:“我家这栋房子盖完花了20多万,我只出了5万块钱,现在我们全家都住进来了,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一家人都很开心。”

如今,像赵家友一样,已有15户居民住上了装修精美的小别墅。各户家里自来水、电视、冰箱一应俱全,房前屋后花园、果园绿意盎然,这个叫庙凹的地方已成为幸福小康之地。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如何让农村更清洁、更宜居?官坊村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着眼,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今年59岁的邹道平在村里当保洁员。每天一大早,他就会对村里的公路、街道进行清扫保洁。

邹道平说:“村里现在建得这么漂亮,环境卫生一定要跟上,清扫干净后,自己看着也舒心。”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全体村民共同参与。该村将环境整治与爱国卫生运动、文明户评选等内容相结合,鼓励村民齐参与,房前屋后保持干净整洁。

该村二组村民高洋荣说起家乡这几年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这里空气好、环境美,出门就是水泥路,路灯亮堂堂,晚上村民们跳广场舞、到河边散步健身,日子很舒心。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近年来,官坊村夯实人才回流基础,抓牢产业发展这个龙头,一批批乡贤能人陆续返乡,先后投资4500万元,以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村里成立了中药材、白茶、绿茶三个专业合作社,现有中药材200亩、白茶300亩、绿茶500亩。随着这些产业的崛起,能完全满足村民们就近务工需求。

走进官坊村中药材基地,一株株药用栀子长势良好。这个中药材基地由官坊人任中国创办,任中国曾在外打工多年,2016年春,他回到村里创办了洪鑫种养合作社,流转山坡地100多亩,繁育种植苗木花卉和中药材。通过土地入股、劳力入股等方式,带动村民就业。如今他已是村里致富带头人,并被选为村主任。

任中国告诉记者:“目前基地有中药材、苗木、花卉,还发展有茶叶,附近村民在合作社务工人员达到20余人,人均年增收15000元。”

陈忠学也是土生土长的官坊人,以前他在浙江做生意时,发现安吉的白茶效益好,于是他邀请安吉茶叶专家到村里考察,在得到本村符合白茶生长条件认证后,于2018年回乡兴办白茶基地300亩,村里的村民为其打工,月收入在3000~5000元。

陈忠学说,今年是他种植白茶的第三年,已初步见效,从今年试采的五六百斤茶叶来看,官坊白茶品质非常好,市场反映也非常好,预计明年可大规模采摘。

在上海当老总的苏荣超,也回乡创办了景富民谷合作社,投入资金发展茶园,打造了微景观,开设民宿,走茶旅融合之路。

202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3510万元,人均纯收入14853元,村集体纯收入10.01万元。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漫步官坊村,保存完好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军产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据官坊村支部书记罗春林介绍,官坊村于1968年进驻6631医科研究所部队,1971年部队撤回。随后又进驻88707部队看管军营房,于1980年部队撤回。村里现有遗留的军事禁区军产房31栋,其中有10栋楼房是用原石垒成,目前保护非常完整,加之官坊村森林覆盖率高,是真正的“天然氧吧”,具备发展军民融合康养区独特优势。

目前,官坊村军民融合康养区的规划已初步完成。规划将结合实际,重点挖掘传统军旅、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罗春林说:“下一步,村里将根据规划,对军营房进行维修、装扮,恢复军营气息,让游客来这里住军营、穿军装、唱军歌、重温军营生活,同时可以康养休闲。”

有人说,理想的工作在城市,向往的生活在乡村。趁着假期来官坊村吧,行走在乡间小道,穿梭于山水之间,去乡野找回简单的快乐,也许你将解锁一个不一样的最美乡村。

记者:陈渊 余运超 吕涛 周龙

通讯员:彭显林 李自云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冷晶晶 / 编审:翟竞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