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档案馆:“我为群众办实事”从“我”做起

©原创   2021-08-17 10:28   云上谷城

“我是技术信息股的,唯一特长就是档案的整理和收藏。前些天在开展档案普查时,发现有些村(社区)在档案收集、整理和查阅上问题很大,便将‘入村进社区进行档案整理指导培训’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志愿项目内容。今年来,我和董黎、李媛媛已走进5个村,共培训档案人员12人。”

机关人员走公司入农户宣传相关政策(资料图)

“我是党史编研股的,从事党史编研多年,参加过苏区村和五山党史教育基地建设。今年县委要命名一批党史教育基地,我便把各基地的创建纳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今年来,我深入各个基地点20多次,帮助他们出点子、拿规划、搞布置。”

“我的专业水平不是很好,不敢承诺一些专业性的事,就选择入村串户搞宣传,帮助社区搞点事。最近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到社区去一次,看社区有什么安排没有。”

......

在谷城档案馆,像这样自选项目内容、自填项目清单、自我践行承诺的为民办实事行为已不是个例。翻开同志们的项目清单资料,几乎每个人都定有自己的项目计划和承诺内容。

档案馆干部自发当党史展览的讲解员(资料图)

“我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办哪些实事好事?群众愿意让你办吗?会不会出现事没有办成还给群众带来了麻烦?会不会步入形式主义怪圈?我们推出项目自己选、清单自己填、事情自己做的‘三自’模式,目的就是要让同志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认可的实事好事,不是去做做样子拍拍照。”谷城县档案馆馆长、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杨枫介绍说。

档案馆推出“三自”模式以来,效果很好。同志们为了践行自己的承诺,常常都在暗自操心:有的不惜牺牲节假日;有的不惜动用自家车辆;还有的同基层建立师生感情,做到不懂就问,时时联络。每次的承诺兑现会,同志们都讲得格外小心,生怕出现不实被人评说。

通讯员:袁正昌

来源:谷城县档案馆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严华萍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表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