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宣传思想文化引领 谱写守正创新襄阳篇章

2021-10-11 09:20   云上谷城

雄关漫道,红旗猎猎引前路;

险滩激流,号角铮铮催新程。

2021年,是特别的一年。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接连带来挑战;强降雨极端天气影响着农业生产,也给群众安全造成不小的影响。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定锚 稳舵、奋楫扬帆。面对困难,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 思想文化战线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凝聚团结奋 进力量。

在理论宣传的重要战场,主题活动异彩纷呈,红色思想入心入脑;在媒体融合的全新阵地,时代强音不断奏响,“襄阳故 事”海内外名扬;在精神文明的培根沃土,光辉旗帜高高飘扬,新风正气浸润古城;在文化事业的蓝海地带,传承不息创新 不止,产业兴旺群众开怀。

打造宣传铁军,把牢主阵地、高扬主旋律、唱响主基调。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十四五”规划启程之时,涛声涌动,清风飘扬,翻开了守正创新的襄阳篇章。

高举旗帜 以“新思想”铸魂立心

深入53个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查阅500多万字的党史书籍,寻找200余件革命文物、红色档案,撰写了1.5万字的 原创诗歌……6月28日,襄阳市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音舞诗画《旗帜》隆重首演,跨度四个历史时期,用六大篇章、 十一组人物(事件)呈现襄阳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和感人故事,打造出一台形式新颖、内容鲜活、极富感染力的党史“大思政课”,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氛围又一次推向高潮。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思想的领航。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全市围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抓好统筹协调、积极创新形式,让全市干部群众在共襄盛举的同时,自觉自发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

《建党百年襄阳英模人物》《热血襄魂》等党史著作编辑出版、《向阳之心》党史教育纪录片正式上线……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断点燃学党史、悟思想的澎湃热情。

9月29日上午,襄阳市党史教育纪录片《向阳之心》上线仪式在襄阳市图书馆举行。

1200多支宣讲队伍、7400多名宣讲员、12500多场次党史专题宣讲、158万多人次宣讲受众……深入一线的专题宣讲持续让党的思想入脑入心。

全国党史知识竞赛中,襄阳市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12个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对全市107个地方和单位开展全覆盖的巡回督导;与周边城市联动,举办“襄十随神”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重点关注。

阅读点亮未来,学习相伴一生。4月23日我市举办“百年风华·领读襄阳”——2021年“书香溢襄阳”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9月28日举行“重温国学经典 缅怀至圣先师——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全民阅读专项活动”;襄阳广播电视台创新推出《襄阅7:30》读书品牌栏目,每天7:30通过广播、微信文章等引导民众学经典、读党史、悟思想。

欲事立,须是心立。首先要强化理论武装,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把握战略定力、汲取智慧能力。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7次,举办襄阳论坛6期,通过督导检查和巡听旁听等方式,督促各地各单位进一步规范中心组学习。策划推出“襄理襄情”理论微宣讲视频,在全市开展“襄理襄情”微理论征文,在《襄阳日报》开设《襄理襄情》专栏,逐步形成“襄理襄情”理论宣讲品牌。

高扬思想旗帜,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通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一股强大精神力量得到汇聚,建设美丽襄阳、实现绿色崛起的新征程有了“主心骨”和“定盘星”。

夯实阵地 讲“好故事”引领导向

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急难愁盼;带责任单位上门,现场解决问题……9月28日上午,“不忘初心访民意,我为群众办实事”2021襄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社区行活动走进樊城区屏襄门街道办事处鹿角门社区,重点解决了丹东巷路面破损、易积水和老旧小区通信线缆乱牵等问题。

9月28日,“不忘初心访民意 我为群众办实事”2021襄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社区行活动走进鹿角门社区。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谢勇摄

该系列活动已先后举办5站,推动解决或跟踪关注群众需求问题近百件,惠及群众数万人。这只是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增强“四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快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夯实宣传阵地,通过讲好“襄阳故事”,充分凝聚民心,奏响舆论强音。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紧扣中心工作,聚焦基层一线动人故事,先后组织实施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聂海胜想吃的襄阳牛杂面来了”“驰援河南防汛救灾”等20多项重大主题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15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普天同庆的盛大节日、守望相助的天灾现场、重大事件的发生节点……处处都有“有情有义襄阳人”的身影。

7月21日15时30分许,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水域救援分队50名消防指战员赶赴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大周镇王皮庙村开展救援。

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主动对接中省主流媒体,市、县两级新闻媒体上下联动共同协作,为全市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021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和央视新闻栏目刊发重要稿件1600多篇,开创在央视2天内播出涉襄新闻稿件26篇的新纪录。

借势发力,擦亮名片,对外讲好襄阳故事。2月15日、16日,CCTV-4播出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七季之《襄阳——汇通南北 崇文尚义》(上、下集),通过实景镜头、专家学者讲述,充分展示襄阳包容开放、崇文尚义的人文精神。8月30日至9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洲非洲地区语言节目中心一行28人,在襄开展“襄阳好风日”国际传播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10位网红主播共进行22场直播,推出100多篇视频、图文报道,面向亚洲、非洲地区讲好“襄阳故事”,海外平台阅读量突破5000万次。9月7日至11日,在唐城景区摄制网红微综艺节目《又过节啦·中秋篇》,海外平台阅读量突破2000多万次,并在印度4家主流电视台播出,取得良好国际传播效果。

8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行抵达鱼梁洲,采访生态绿洲建设开发情况并合影留念。

与群众架起连心桥,向外界搭建展示窗。随着一篇篇有温度、接地气、有分量、有深度的稿件刊发,一件件组织关切、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问题顺利解决,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高。

弘扬风尚 树“正能量”培德育人

9月26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人物专访《孙红梅:大国工匠》,讲述大国工匠孙红梅20多年来,紧握焊枪为战鹰修“心脏”的故事。来自襄阳的“正能量”再次受到全国的关注。

道德之力春风化雨,文明之风薪火相传。今年以来,我市以培育时代新人新风为目标,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加大先进典型选树推介力度、持续推进“创文”工作、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崇德向善新风尚。

熊子勋、孙红梅、赵福兰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康偲、何文国入选第八届湖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郭爱、康偲、魏燕辉荣登2021年湖北好人榜,熊会萍、闻健、熊子勋、康偲、梁发双等5人获评荆楚楷模……随着旗帜飘扬、楷模闪耀,明德尚美、求真扬善蔚然成风。

细化分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持续做好“创文”宣传和舆论监督、扎实推进短板问题“回头看”和整改落实……随着宣传强化、规则完善,良好习惯、文明意识不断形成。

9月30日上午,清河口街道美满社区联合子榛幼儿园开展“童心爱祖国、重温长征路”主题活动。

扎实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祭英烈 学党史 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活动……随着教化有方、传承有序,向善美德、向上之心代代接续。

既要树立社会新风,培植文明沃土;更要查办大案要案,净化文化市场。2021年,市“扫黄打非”办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开展专项行动,先后检查出版物批销市场12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66家、宗教活动场所17家、歌舞娱乐场所33家,收缴非法出版物5257册,不断弘扬清风正气,塑造干净的文化市场。

8月5日,为深入推进印刷发行行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及守法经营监管工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勇带领印刷发行科、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抽查印刷和发行市场。

善无巨小,微光成炬。在全面弘扬新风正气,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厚植城市气质内涵的基础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有力抓手,让志愿服务组织化、常态化、高效化,进一步培植和谐团结社会氛围,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实践所105个、实践站2776个,已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全覆盖。疫情常态化防控、交通文明劝导、反电诈宣传、农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工作中,处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忙碌身影,随着群众“点单”、社区 “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服务模式深入基层生活的方方方面,“志愿红”已然成为襄阳最温暖的底色。

擦亮品牌 抓“巧机遇”兴业惠民

《盛唐城·醉长安》万人剧本杀、向祖国献礼告白墙“我的中国心”、掌声雷动的红歌KTV擂台、大型嵌入行进式夜游……国庆假期,唐城景区异彩纷呈的演艺项目和游戏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支持和关注,7天内共接待游客近17万人次。近年来,我市依托特色古镇、特色景区,打造夜经济发展集聚区,夜经济已成为提振消费的“热引擎”。

十一期间,襄阳盛世唐城景区内灯火璀璨、游人如织。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依托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三线”建设重要区域、英雄航天员故乡、影视文化基地等多重先天优势,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围绕市场走向和实时热点,巧妙捕捉机遇,持续擦亮品牌,推动文旅产业之路迈出新步伐。

因《你好,李焕英》大热而兴起的“三线旧址旅游”和老厂区文创产业;在三国相关文艺作品和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加持下“长盛不衰”的古隆中、水镜庄等三国景区;随着聂海胜不断建功,有着东汉文化积淀的刘秀故里枣阳受到了更多游客的关注……随着文化产业奖励资金逐步兑现,落实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的文化招商硕果连连,我市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达336家,较2020年同期增加72家;实现营业收入191.6亿元,较2019年、2020年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加了17.6%、43.7%。

文艺是新时代前进的号角。除了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我市还始终坚持文化惠民,以卓有成效的文艺精品生产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群众幸福感。

长篇小说《隐峰》、革命历史题材湖北越调《滚灯谣》、美术作品《人民的大桥人民造》等一批文学、影视、舞台艺术、视觉艺术类文艺精品陆续推出,为襄阳文坛又增添了几分厚重底蕴;常态化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完成文化惠民活动900余场,极大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文化襄阳·好戏大家看”品牌活动,每月安排一场高质量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同时举办“欢乐襄阳”文化惠民演出150场,放映红色电影1.8万余场,真正做到“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通过坚持两个效益相统一,襄阳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强市建设不断掀起新的高潮。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继续讲好古城故事,传递清风正气,为建设美丽襄阳、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邓植元 / 编审:翟竞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