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谷城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美县”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美丽谷城建设的第一任务,着力建设生态、和谐、美丽谷城,努力实现城乡因环境而美、群众因生态而富的目标。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编制谷城县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和实施监督系统,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底线约束,立足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严格落实山林长制,森林、湿地质量、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进一步压减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规模,强化产能化解置换。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持续实施“散乱污”整治,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提升重点行业和园区清洁生产水平。
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等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提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强化政策引导,加大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鼓励支持力度,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加快发展农村清洁绿色能源,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减缓和适应并重,围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积极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突出重点时段、空间、行业领域和污染物管控,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进一步优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范围,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巩固提升空气污染治理成果。
切实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改善“一江两河”水质为核心,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协同推动建立水量水质联动生态调度机制,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城乡黑臭水体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加强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积极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深入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协同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和农膜回收行动,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白色污染治理。
加强生态保护,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和古树名木拯救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重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开展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人工扩繁、野外回归等工作,连通生态廊道。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依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动执法,防御外来物种入侵,对破坏、危及生物多样性的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常态化执法监管。
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监管,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完善自然保护地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开展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问题线索实地核查,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工作。实施“绿满谷城”再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汉江流域宜林地造林绿化,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的违法行为。
实施“一江两河”河道崩岸治理,强化湿地资源管理和修复,完善湿地保护体系。修复生态退化地区,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荒山绿化和水土保持工程;强化矿山恢复治理,积极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路径和方法,以规划引领推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业。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构建生态生活体系
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收运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措施。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严格执行禁限塑规定,推广可降解替代产品;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推广电动公交车、电动汽车,提高全县电动车占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村庄环境整治日等,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持续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治理行动,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和处置,严厉打击和遏制危险废物非法收集、转移、倾倒、利用的违法行为。健全尾矿库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尾矿库“一库一策”污染防治,做好汛期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与环境应急准备工作,防范化解尾矿库重大环境风险。
加大对产生放射性“三废”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染源企业达标排放,放射性废物(源)得到安全处置,杜绝辐射环境污染事故。推进化学品、工业集聚区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全面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排查整治,加强对持久性有机物生产、使用以及回收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与布局,强化环境风险源头控制,加大园区环境安全监督力度,完善园区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
协调推进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在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重大涉环保项目建设中,充分开展可行性论证,广泛征求周边群众意见和建议,做到论证科学、标准严格、规划合理、群众满意。
通讯员:罗红生 全媒体记者:童光辉
来源:襄阳日报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严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