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新址。
城市公益性公墓玻璃葬。
庙滩镇公益性公墓——青隐园。
薤山高庙村茶园公墓。
谷城县城市公益性公墓全景。
9月22日,谷城县石花镇30多个村的党组织、村委会负责人,在镇民政办主任孙世玉带领下,到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庙滩镇公益性公墓青隐园、喻家湾村林下公墓等处观摩学习。“这些公墓都建设得很好,其设计理念、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回去后我们要加快建设速度,尽快把我们村的公墓建好。”参观者们说。
谷城历史悠久、生态优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作为湖北省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试点县,近年来,谷城县坚持城乡统筹为基础、移风易俗为导向、公益惠民为激励、节地生态促振兴的发展思路,持续深化新时代殡葬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现代文明的县域殡葬服务体系。
文明智慧新理念
走进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只见办公楼庄严肃穆、道路宽阔平整、行道树绿意盎然,却没有看到一处墓地。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姚巨保介绍,按照“先建园、再建绿、后建墓”的思路,谷城县建成生命主题公园,山上原有的1100多座坟墓,现在都迁到公园了,所以来客只见青山、不见墓地。
从2018年开始,谷城县先后投资1.6亿元,统筹推进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和烈士陵园建设,新建占地350亩的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姚巨保向石花镇的参观者们介绍,公墓就是一处公园,它的特点有三个。一是风景美。遵从自然,依山傍水,最大限度保留山林原貌,突出“以山为寝”的场地形式和空间意境,契合群众传统习俗。二是服务理念新。满足群众对殡仪服务转型新要求,摒弃传统的纸花圈、烧纸钱、放鞭炮等殡仪习俗,换之以标准化的守灵送灵、遗体告别、遗体火化等工作流程,显现出礼貌、敬重、简约、规范的礼仪服务场景,让群众感受到尊重逝者和“物有所值”的服务体验。三是设计葬式全。设有树葬、花葬、草葬、壁葬、玻璃葬、花坛葬、艺术葬、骨灰集中安放等节地生态安葬新模式。
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大楼入口处,有一处显示屏,15个悼念厅的信息显示得清清楚楚。“我们坚持把满足群众对服务的需求作为动力,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殡葬数字化为基础,努力打造智慧殡葬。”谷城县民政局局长刘海燕说。
谷城县采取“互联网+殡葬”模式,建立殡葬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线下精准预约服务,动态显示县殡仪服务中心使用和全县城乡公益性公墓、4万余座墓位的安放情况,方便群众选择、便于统筹管理,实现实时动态决策。
殡仪服务中心将逝者信息录入并生成专属二维码,群众可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等方式办理各项殡葬服务,实现丧事一网通办,让群众“少跑腿”。
该中心还建立云端祭祀平台,提供建馆、寄语、献花、上香、点烛等网上祭奠服务,同时现场设置十二生肖祭祀台,亦可在集中祭祀区扫码刷卡祭扫。在清明节等群众祭扫高峰时段,可开展预约祭扫、预约建馆、代为祭扫等网上服务,方便群众跨域跨时空寄托哀思。目前,该系统已在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进行业务联网试运行,今后将与省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接。
节地惠民留青山
参观完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大家来到庙滩镇公益性公墓。这里南边修竹翠绿,东西北边松林环抱,故人墓穴隐于绿中,故名“青隐园”。庙滩镇在此植树种花种草,修筑台阶、石凳石椅,把墓园建设成了最美的休闲娱乐公园。
谷城县民政局局长刘海燕介绍,按分点布局、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方式,该县各乡镇、村建设公益性公墓,实行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同步推进,“先建园、再建绿、后建墓”,做到园林化布局、生态化建设。
对于村级公益性公墓,谷城县鼓励“半亩地、100个墓、10万元投入”的方式,按照“占地小、碑卧倒、硬化少、绿化好”的原则,明确要求单墓位占地不超过0.3平方米,双墓位不超过0.5平方米,鼓励使用可降解的墓材,充分保留原有植被,做到墓区绿化率达60%以上。冷集镇塔湾村金丝皇菊公墓、盛康镇大王庙村茶园公墓、薤山林场油茶公墓,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傍晚时分,参观者们来到庙滩镇喻家湾村林下公墓“松涛园”,夕阳西下,清风徐来,松涛阵阵。村委会主任喻磊介绍,该园设计占地3亩,其中一期投资10万元,建成墓穴100座,没有破坏松林,仅除去林下杂草。
“城乡联建、镇村联建、村村联建、偏远村独建”,谷城县农村公益性公墓全域化建设已有3个年头,2019年率先试点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8个,2020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建60个,2021年进行全域规划设计,全县共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195个,到2021年底,全县290个行政村(社区)将实现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谷城县冷集镇袁冲村公墓依山傍水,今年1月建成,廖玉琴是全村第一个将逝者安葬在公墓的人。“以前家里有人去世,要买棺材,最贵的七八千,最便宜的也要三四千。从安葬到三年后立碑,全部预算下来,少则三四万,多则七八万。安葬在公墓,可以省好几万。”廖玉琴说。
袁冲村红白理事会会长陈明国介绍,截至8月底,安葬在村公墓的已有12人,“我们将厚养薄葬、节地安葬的理念纳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不大操大办丧事,老人去世后,第一时间上门宣传殡葬政策,帮助家属联系遗体火化,火化后到公墓帮助安葬。现在,哪家有人去世了,逝者的亲人就先来找我们,这说明大家已经形成了新的殡葬理念。”
谷城县民政局局长刘海燕表示,殡葬改革之所以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其根本原因是坚持走公益化道路,让群众看到真真切切的好处、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
谷城县推行惠民殡葬服务,免除遗体接运费、遗体冷藏费、基本火化费、骨灰存放费等殡葬服务费用,人均减免1050元;低保户和特困对象去世后全部免费安葬;对散撒骨灰、不留坟头、不立碑的自然葬,每例奖励1000元,全部由县财政统一承担,减轻了群众操办丧事的费用负担。坚持殡葬公益属性,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统一培训殡仪礼仪,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公开公示,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实行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物价部门核准定价,城市、农村公益性公墓分别收取管理费标准为6800元、2500元。
移风易俗得民心。谷城县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摒弃传统的燃放鞭炮纸钱、树立高碑大墓、大摆“流水席”等陋习,简化丧礼,创新殡葬礼俗,换之以村民公约规制、红白理事会操办,用集中守灵、集体共祭、家庭追思、鲜花祭祀、植树纪念等新的丧葬方式引导,让殡葬服务更具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提倡理性消费、文明治丧,平均每例节省费用3万元左右。
生态治理美乡村
金秋时节的谷城县,无论是开车穿行在乡间道路上,还是行走在田野河渠旁,只见花草树木色彩绚烂、生机盎然,“见山见水不见坟”。
墓碑、坟头都去哪儿了?“我们把立式墓碑改成了卧式墓碑,在坟头四周栽花种树,美化环境,把路边、河边的坟墓迁移到公墓。党员带动群众,一共治理散埋乱葬坟墓100多座。”谷城石花镇席垭村党支部书记杜如明说。
谷城是鄂西北山区县,总人口60万,“八山半水分半田”,推行殡葬改革,节约用地、美化环境尤为重要。谷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成立县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及时召开全县殡葬改革动员大会,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联动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首先划定禁葬区,覆盖全县65%国土面积,从源头上控制乱埋乱葬、乱占耕地问题。禁葬区内,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全部实行易地迁入公益性公墓或就地进行标准化治理,并对每座墓穴奖补墓主亲属500元、整治施工500元、购置卧碑刻字500元。
随后,谷城县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理“散埋乱”攻坚行动,共治理散埋乱葬坟墓12835座,共节约土地300亩,全县境内实现了“旧坟不露、新坟不增、恢复生态、美化环境”的目标。
“新坟不增”如何实现?扩大火化区、推行全域火化。谷城县委、县政府站在“保护生态、保护耕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认真研究谋划、稳步推进落实,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申请全域划定为火葬区,今年1月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从根本上解决土葬占地问题。
谷城县推行全域火葬以来,动员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带头将逝去亲属火化安葬于公益性公墓,保证殡葬综合改革工作落地见效。今年1月至9月,谷城县共火化遗体2432具,火化率同期提高110%。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严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