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电影为何品位普遍低俗

2018-04-10 11:11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冯锐  

如果不改变网络大电影追求短期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很难提升其文化层次

近两年,视频网站力推一种60分钟左右片长的影像文艺形式“网络大电影”。这一概念瞬间被业者炒得火热,作品数量也呈井喷式增长,却始终没有一部众所周知的“现象级”作品出现,反而给人留下质量普遍低下、品位普遍低俗的印象。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造成的?

网络大电影受微电影启发,更加强调“网络”这一特殊属性。互联网平台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发现大量用户对内容多样的剧情视频有强烈观看需求,于是将片长加长到60分钟以上,定名为“网络大电影”。以“网络大电影”为内容产品,互联网平台谋求创造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它们与制作方达成模式化的市场分成规则,以网站会员销售、广告点击分成、付费观看等方式获得商业回报。

从作品呈现来看,“网络大电影”过强的商业诉求使得创作者难以平心静气、精心打磨,而是竭尽全力通过非常规手段赚取点击。比如,选取博人眼球、打擦边球的题材,期冀内容获得“病毒式”传播:《豪门少女寂寞心》《一夜情旅》《疯狂大宝剑》等,无论标题、海报,还是剧情简介,毫不掩饰其追求畸形瞩目与哄抢的用心。

创作和接受的低门槛也是网络大电影质量堪忧的重要原因。一部网络大电影投资不过百万,创作人员专业性普遍不强,大多是传统影视行业中没有受过科班训练、无法正常从业的外缘人员。以至于业内有“前一天在家垒猪圈,第二天进城拍网大”的形象说法。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创作团队缺乏优质项目开发能力。而网络大电影的观众群体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优质文化供给,网络视频观看成为他们填补生活闲余、满足文化娱乐需求的便捷渠道。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这种低层次“供需平衡”。

火上浇油的是,许多出品方将网络大电影作为在资本市场圈钱的道具。有的夸大网络平台传播能力,刻意模糊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之间的界限,博取外行投资人的高回报率预期;有的以低成本迅速生产囤积数百部网络大电影,以手握海量“长篇电影版权”为筹码,盘点上市,谋求巨额变现。当制作方关注点锁定在金融市场,而并非作品质量和艺术传达,锁定在堆积作品数量和一夜暴富时,断难生产出优质作品。

可以说,当前“网络大电影”在制作标准、艺术品质、文化追求上均与电影艺术有很大距离。如果不改变网络大电影追求短期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其文化层次很难得以提升。

“网络大电影”在一定范围内的病毒式传播,也折射了基层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专业文艺人才匮乏的文化现实客观而言,从文化生活的空白到文化需求的低层次满足,具有某种进步意义;而准入“低门槛”,为创作人才的锻炼培养提供了实践场地。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正视基层文化需求的饥渴现状,着力增加更高品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具体而言,迫切需要视频网站经营者和网络文艺创作者提高文化自觉,切实提升“网络大电影”的文化品质内涵,以健康优质内容赢得良好社会效益。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