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从梁家河到中南海
2017年夏天,中央党校召开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座谈会上,作家曹谷溪提到一个细节。
“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每天他(习近平)都要读书到深夜。据我所知,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多次引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和文章观点。
《之江新语》《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思考的结晶。这两本书,同样多处谈到马克思的著作和观点。
去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之后,学习小组微信公号刊发的一篇文章介绍他办公室书架的书。其中谈到,这些书“第一类是马列著作及重要文献汇编,摆在了身后触手可及之处,想必是习近平每日必读的‘案头书’。”
无论是在梁家河插队,在地方工作,还是到了中央,习近平一直坚持学习阐释导读马克思经典,深远深刻影响着其治国理政的经韬纬略。
经典: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
马克思有很多经典著作,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提到了5部马克思经典,它们分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哥达纲领批判》。
据公开资料,他还关注其他多部马克思经典。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等。
这些马克思经典著作,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想内容,对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指导启示意义。
研究:从撰文解读到推荐学习
习近平不仅学习马克思经典,还撰文解读,更向党员干部推荐并要求他们学习马克思经典著作。
在福建工作时期,习近平发表过多篇学习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论文。
如,1997年,习近平在《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1期发表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
文章从《序言》中阐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序言》原理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对《序言》原理的突破与创新、运用《序言》原理指导改革开放实践应注意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解读。
2001年,习近平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校报》第9期发表了“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
文章从马克思在《提纲》中宣示的辩证唯物主义主要原理、《提纲》原理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运用《提纲》原理指导实践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等三方面进行阐释解读。
到了中央领导岗位之后,习近平多次向党员干部推荐和要求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
他2009年在中央党校讲《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指出,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他2011年在中央党校向领导干部推荐可以精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代表性篇目。有《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还要求有条件的领导干部,要读读《资本论》。
十八大后,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他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怎么学?“学习不是背教条、背语录,而是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价值:从基本原理到解决问题
学习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我们党执政和国家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最终落到解决问题上。
习近平2011年在中央党校指出,“相对于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而言,基本原理是对更为广阔时空领域的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概括,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更为普遍和根本的指导意义。”
在2016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关于学习马克思经典的价值的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的“行动指南”作用。
事实上,马克思及其经典著作不可能对一百多年后的社会主义具体样式和具体实践作出明晰规定,它提供的是一套价值体系,一套意识形态,而不是具体的制度框架和政治机构。更重要的,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变化、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只是内在机理不变。
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这或许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唯独在中国产生如此之大的效应和影响的根本原因。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