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最耐劳持久。
1978年,当一个名叫“骆驼”的蓄电池品牌在襄阳谷城问世时,谁能想到,它会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
2017年,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销售额76亿元,销售各类电池2500万只,规模居全球第五、中国第一。国内每3辆行驶的小汽车中,就有一辆使用“骆驼”牌蓄电池。
视环保如生命
襄阳工厂获国家部委点赞
6月28日,记者走进骆驼集团襄阳工厂看到,密如蛛网的空中管道,地面干净整洁,数十万平方米的车间内看不到一片垃圾,闻不到一丝异味,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一台挨着一台,设备上标着英文、德文等各种文字,让人眼花缭乱。
生产车间外,是一座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污水处理站,离其500米远,有2个雨污水收集池,以及一个全封闭式的环保检测站亭。
“从原料到成品,我们绝不把污染排向社会。”骆驼集团董事长刘国本表示,环保是企业的生命线,绝不生产带“血”的电池,一家污染企业,在品牌道路上肯定走不远。
高污染、高排放,是铅酸蓄电池长期被贴有的标签。最高峰时期,全国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超过3000家,各种污染问题备受社会诟病。
骆驼集团总裁刘长来介绍,2011年,骆驼股份新建襄阳工厂,不但采购了大量进口设备,还首次在同行业中投资4000万元建立配套环保设施,实现了废水再利用,各种废气等排放远优于国家标准,所有检测数据被省、市环保部门在线监控,彻底改变了社会对铅酸蓄电池的高污染印象。
2011年5月,国家启动铅酸蓄电池环保整治,全国2000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关停至300多家。当生态环境部华南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襄阳工厂检查时,看到工厂先进的环保设施,情不自禁地点赞。
目前,骆驼集团已在全国建起6家现代化工厂,跻身中国第一大蓄电池品牌。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
一股“傻”劲获得国际巨头认可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从下料到成品20多道工序全是机器生产,工人们只需操作机器即可。“自动化设备不但能减少人工,还能确保质量的稳定。”该公司副总裁孙权举例,与过去相比,同样是1500名工人,产能提升了1倍多,而退货率至少下降50%以上。如,以前装一只电池需要20分钟,现在1分钟能装8只。
在激光打码环节,一台意大利进口的设备将二维码标签贴在一只只电池上,用户手机一扫,就能查到电池原料来源、电池型号、使用寿命等各种信息。
在公司展览室,摆放着国内外几十张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这是美国福特公司颁发的Q1质量认证书,国内仅我们一家企业通过。”孙权指着一张全英文的证书说,质量是构筑品牌的基石,从建厂之初,公司就把质量放在首位,绝不允许降低质量追求利润。
2010年国庆节期间,公司收到经销商反馈,有一个批次的新产品略有瑕疵,使用不太方便。公司立即研究产品,发现是工艺改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数据不匹配,但产品质量是合格的,可以使用。
公司连夜召开高管会议,最后决定:该批次产品全部召回。“一次损失3000多万,你们是傻子。”“这种事情很常见,别人也没召回啊”……面对不少好心人的“规劝”,公司坚持对用户负责,宁可损失金钱,也要赢得口碑。
孙权表示,目前公司与包括奔驰、宝马在内的多家世界级汽车品牌厂商合作,产品质量对标国际一流。公司正在建立世界一流的质量控制系统,实现在生产环节自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质量瑕疵消灭在源头,尽量减少对后端检测的依赖。
技术研发紧跟市场
常青树的秘诀:以客户为中心
有同行曾问刘长来,骆驼在市场上经久不衰的秘诀何在?刘长来回答:诀窍只有一个,以客户为中心,技术研发紧跟市场。
2007年,骆驼集团研究院正式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研发富液电池(无需加液体硫酸,没有二次污染)。
原来,公司高管在欧美发达国家考察发现,当地农用车全部使用富液电池,而中国的农用车主要使用干式电池,需要加入液体硫酸,既不环保,使用也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农用车行驶在山路上,稍微颠簸,硫酸就会震到地面。
当时,国内市场还没有一家企业使用富液电池。公司找到中国最大的农用车生产企业——山东时风集团,双方一拍即合。时风集团率先使用骆驼集团生产的富液电池,农用车使用效果非常好。随即,全国掀起了农用车更换电池的风潮。
2007年起,中国进入汽车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研究院立即开始研发欧美市场流行的启停电池,受到广大司机的欢迎,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启停电池生产厂商;2012年,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研究院将重心转移到锂电池等产品开发上,2016年12月,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新能源电池基地(一期)正式投产。2017年,公司投资国际领先纯电动超级跑车公司克罗地亚的RIMAC公司,并将先进的电机电控技术在国内落地。
刘长来介绍,公司每年将营收的4%投入研发,2017年研发费用达3.5亿元,创历史新高。目前,公司已在美国、武汉、襄阳成立三个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梯次将世界先进技术在国内落地、产业化。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