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多山。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1800多座大小山丘。7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抵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开始对这个“千丘之国”进行国事访问。
(雾霭中的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我们卢旺达有一句谚语,叫‘小山丘也会让我们看得更远’。希望习主席的这次访问能让我们两国‘登上山峰’,看得更远。”一位卢旺达同行这样对记者表达对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到访的热切期待。
(卢旺达基加利一角。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基加利,迎接中国国家主席的各项准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中国人创办的C&H服装厂的车间里,习近平主席和卡加梅总统的大幅海报更是早早挂起。走进8000平方米的厂房,上千名当地员工正在忙碌工作。
“在我们2015年到这里办厂之前,卢旺达还没有一家现代化的大型服装厂,”C&H首席执行官马晓梅告诉记者,“卢旺达政府特别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标杆,带动当地服装制造业的发展。”
(繁忙的C&H服装厂车间。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从最初招聘200名当地人、手把手教缝纫机使用,到如今拥有21条生产线和1500名熟练工人,马晓梅和同事们凭着一股干劲和韧劲,不仅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卢旺达制造”培养了一批产业人才。
“习主席讲,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好太形象了,就把它翻译成英语和卢旺达语,做成海报挂在车间里。”
“是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服装厂人事经理埃里克松·恩达吉吉马纳边说边做出撸袖子的动作。这个32岁的卢旺达小伙子,入厂时没有任何服装制作经验,从一名辅工干起,逐步成长为一名管理人员。
“习主席的访问对卢旺达非常重要。如果见到习主席,我一定会对他说:‘感谢中国对我们的帮助!’”
(服装厂人事经理恩达吉吉马纳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连心路 暖心楼
在卢旺达,“中国路”无人不知。据卢旺达政府统计,中国公司修建公路的里程占到卢旺达公路总里程的70%。
(宽敞整洁的基加利公路。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从基加利国际机场出来不久,便驶上总长36公里的城市主干道。这条主干道由中国路桥公司设计施工,连接机场和城市核心区,宛若一条丝带把基加利城的大小山丘连接起来。
卢旺达著名的基伍湖地区,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经济重镇。卢旺达70%的咖啡和40%的茶叶均产于此。2016年4月,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沿湖路完工,沿线居民无不欣喜。
路是连心路,楼是暖心楼。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有中国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土公司)承建的远景城综合社区项目。远景城一期包含200套别墅和304套公寓,2017年底完工,是卢旺达迄今最大的住房项目。
(位于基加利的远景城项目一期。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远景城算是卢旺达最好的住处,很多人因此获得了工作机会,”中土公司秘书桑德里娜·乌姆别伊说,“从我进入公司第一天起,中国同事就教我各种新知识,让我相信更好的未来就在前方。所以我要说,谢谢你,中国!”
(中土公司秘书桑德里娜·乌姆别伊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那可是我的梦想!”
“野马分鬃,白鹤亮翅……”
来到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正赶上老师们带领参加暑期班的同学们在操场上打太极拳。一招一式,颇有章法。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在打太极拳。新华社记者 张改萍 摄)
“我叫艾笑。这是孔院老师给我起的名字,因为我爱笑。”28岁的西尔瓦诺尔笑着对记者说。艾笑已学了3年汉语,不久前获得中方奖学金,今年9月将前往中南民族大学学习汉语。
“我的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我希望能一边学汉语,一边学土木。”艾笑说。记者问他学成回国后是否想进入中国企业工作,艾笑答得干脆:“那可是我的梦想!”
(孔院学生艾笑在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张改萍 摄)
“感谢中国,感谢习主席!我看到中国和卢旺达有越来越多的合作,我想我的人生也将从此改变。”艾笑说。
高中毕业生米蕾耶也将去中国留学,开始四年制汉语本科专业学习。“我从电视上得知习主席要来卢旺达访问,非常激动。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汉语老师,将来帮助更多的卢旺达人到中国学习,获得更多机会。”
临别前,米蕾耶说,她要唱一首中文歌《大中国》送给习主席:“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