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在这里 做一个幸福的农民

2018-07-24 09:16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游安琪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茶山(7月22日无人机拍摄)金立旺 摄)

(52岁的徐学书在自家开的奶茶吧台前。他说,家里有9亩茶园,不过他家只卖茶青,这一块每年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7月22日摄)。金立旺 摄)  

在这里,做一个幸福的农民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站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观景台上,记者看到茶园里竖着一个醒目的标语牌。

沿着干净整洁的木栈道,记者走进金花村“七彩部落”村民组。白云青山,葱茏的树木掩映着几处七彩的房子。“七彩部落”,果然不负这个美丽的名字。

“我们也是被逼出来的。”金花村年轻的村支书冯燕青说,几年前,附近的龙凤村和核桃坝村都已经发展起来了。“山都是同样的山,产业都是茶产业,为什么旁边的村子能发展起来?我觉得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不怕落后,就怕安于落后。2015年以后,不甘落后的金花村村民们开始发愤图强。他们决定,把茶叶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农村特色旅游。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站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观景台上,记者看到茶园里竖着一个醒目的标语牌(7月22日摄)。金立旺 摄)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村景(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我们农村房屋空置率很高,家家都是二层小楼,七成的房间是空着的,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冯燕青说,为做出特色,他们把房子装饰成七彩风格,还配套建设了“七彩之门、七彩伞阵、七彩广场、七彩木塔、七彩迷宫、七彩乐园、七彩画室”等景观。于是,诞生了迷人的“七彩部落”。

“我们这里的农民,不光是农民,他们还是股东、老板和演员。”冯燕青说,村民们通过集资入股,发展集体经济,“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很多村民开客栈、建茶厂,当起了老板。为吸引游客,村民们晚上搞歌舞表演,村里热热闹闹。

把茶区变成景区,把茶园变成公园,把茶山变成金山。冯燕青说,2015年以前,这里的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8200多元;通过三年的发展,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好几倍;如今,年人均纯收入有3万多元,以前有不少村民在外面打工,现在大多回来了。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村景(7月22日摄)。金立旺 摄)

记者走进农户徐学书家,这名52岁的村民开了一个奶茶吧,七八名游客正坐在奶茶吧里闲聊。

徐学书说,家里有9亩茶园,不过他家只卖茶青,这一块每年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我把家里的空房子装修改造成了11个标间接待游客,加上这个奶茶吧,每月有1万多元的收入。”徐学书25岁的儿子还组建了一个乡村乐队,帮人在篝火晚会、婚礼等场合演出。

奶茶吧里的客人、遵义市民曾小芬说,自己是第二次来“七彩部落”玩。“这里环境好,空气好,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让人很放松。”

“现在湄潭县城的人都很羡慕我们。”徐学书自豪地说, “尤其是夏天,我们这里比城里舒服得多。如果拿县城的一套房子跟我们一套房子换,我们肯定不干。”

(来源:新华网)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茶山(7月22日无人机拍摄)金立旺 摄)

(52岁的徐学书在自家开的奶茶吧台前。他说,家里有9亩茶园,不过他家只卖茶青,这一块每年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7月22日摄)。金立旺 摄)  

在这里,做一个幸福的农民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站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观景台上,记者看到茶园里竖着一个醒目的标语牌。

沿着干净整洁的木栈道,记者走进金花村“七彩部落”村民组。白云青山,葱茏的树木掩映着几处七彩的房子。“七彩部落”,果然不负这个美丽的名字。

“我们也是被逼出来的。”金花村年轻的村支书冯燕青说,几年前,附近的龙凤村和核桃坝村都已经发展起来了。“山都是同样的山,产业都是茶产业,为什么旁边的村子能发展起来?我觉得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不怕落后,就怕安于落后。2015年以后,不甘落后的金花村村民们开始发愤图强。他们决定,把茶叶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农村特色旅游。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站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观景台上,记者看到茶园里竖着一个醒目的标语牌(7月22日摄)。金立旺 摄)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村景(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我们农村房屋空置率很高,家家都是二层小楼,七成的房间是空着的,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冯燕青说,为做出特色,他们把房子装饰成七彩风格,还配套建设了“七彩之门、七彩伞阵、七彩广场、七彩木塔、七彩迷宫、七彩乐园、七彩画室”等景观。于是,诞生了迷人的“七彩部落”。

“我们这里的农民,不光是农民,他们还是股东、老板和演员。”冯燕青说,村民们通过集资入股,发展集体经济,“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很多村民开客栈、建茶厂,当起了老板。为吸引游客,村民们晚上搞歌舞表演,村里热热闹闹。

把茶区变成景区,把茶园变成公园,把茶山变成金山。冯燕青说,2015年以前,这里的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8200多元;通过三年的发展,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好几倍;如今,年人均纯收入有3万多元,以前有不少村民在外面打工,现在大多回来了。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村景(7月22日摄)。金立旺 摄)

记者走进农户徐学书家,这名52岁的村民开了一个奶茶吧,七八名游客正坐在奶茶吧里闲聊。

徐学书说,家里有9亩茶园,不过他家只卖茶青,这一块每年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我把家里的空房子装修改造成了11个标间接待游客,加上这个奶茶吧,每月有1万多元的收入。”徐学书25岁的儿子还组建了一个乡村乐队,帮人在篝火晚会、婚礼等场合演出。

奶茶吧里的客人、遵义市民曾小芬说,自己是第二次来“七彩部落”玩。“这里环境好,空气好,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让人很放松。”

“现在湄潭县城的人都很羡慕我们。”徐学书自豪地说, “尤其是夏天,我们这里比城里舒服得多。如果拿县城的一套房子跟我们一套房子换,我们肯定不干。”

(来源:新华网)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