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7天时间 除了吃饭 偶尔睡一会儿 其余时间都做这事...

2018-08-03 10:07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冯锐  

(某网吧内,一些青少年正在上网玩游戏)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首次将游戏障碍(即游戏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这意味着,在今后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成瘾将正式成为一种疾病。近年来,电子游戏产业发展迅猛,不少青少年沉溺其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那么,我国游戏成瘾的现状如何?对于游戏成瘾,规范治疗从何处入手?我们推出专题报道“游戏成瘾现象调查”,回应社会关切,希望有助于推动规范治疗。

从争议到共识

游戏成瘾被列入疾病之后,意味着相关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帮助更多人建立健康的游戏使用模式

今年暑假,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业务繁忙。记者遇到来就诊的一名初三毕业生,每天寸步不离手机。她甚至会把手机用防水袋装起来带进浴室,一边洗澡一边打游戏。妈妈数落她说:“你这得多上瘾!”

游戏成瘾,究竟算不算病?

“网络成瘾这个概念比较大,讨论的重点放到游戏成瘾问题上。”郝伟告诉记者,对于游戏成瘾是否应该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组提出了很多医学证据。游戏过度成瘾之后,有些人会处于一个失去自控力的状态,影响他们的社会功能。2015年,专家组达成共识,认可将游戏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按照标准,游戏成瘾应归入非物质成瘾范畴。”北医六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表示,所有成瘾行为,从专业上讲,就是成瘾性疾病,分为物质成瘾和非物质成瘾。物质成瘾包括俗称的毒瘾、处方药成瘾、酒瘾、烟草成瘾等;非物质成瘾又称之为行为成瘾,包括赌博成瘾、游戏成瘾、恋物成瘾等。

2013年,网络游戏成瘾诊断标准首次出台。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第三章称,将网络游戏成瘾纳入研究并进行精神障碍诊断。黄悦勤认为,将游戏成瘾纳入疾病分类,作为一种临床疾病来进行正规治疗,医疗费用或许可纳入医保报销。

游戏成瘾列入疾病目录,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觉得,游戏成瘾是个社会问题,不应该变成医学问题。在郝伟看来,游戏成瘾列入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是专家委员会达成的共识。游戏成瘾被列入疾病之后,意味着相关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以帮助更多人建立健康的游戏使用模式,远离游戏成瘾,提醒公众提高游戏自控力。

成瘾就是“离不开”

爱打游戏多是侧重于喜爱和兴趣方面,将游戏作为生活爱好之一。而游戏成瘾强调打游戏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甚至无法自拔

某高校一位大学生在网吧里待了7个昼夜,除了吃饭、上厕所、偶尔睡一会儿,其余时间都在打游戏。为了不被家人“打扰”,他切断和家人的所有联系。当家人找到他时,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就玩一下而已。”

这位大学生以前没玩过游戏,自从玩了一款游戏,就像被黏上了。郝伟如今每次出门诊,几乎都能碰上因游戏成瘾来求助的人。

游戏成瘾不可随便下结论,如果只是单纯的玩玩游戏,并不算成瘾。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离不开”。黄悦勤表示,当一个人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它时,就意味着已经上瘾了。例如,有人觉得游戏在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甚至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者更能实现自我。

游戏成瘾有几大特征:在游戏上的时间花得越来越多;整天想着上网玩游戏,如果一段时间不玩,会觉得难以忍受;玩游戏已经影响到了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每当不能上网玩游戏时,就会感到坐立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多次想戒,却欲罢不能。

“我们并不是否定打游戏,很多人偶尔玩玩游戏都很正常,只要不长期影响个人的生活就行。”郝伟说,只有很小一部分游戏爱好者会出现游戏成瘾的症状,因此不必担心平时玩玩游戏就会“生病”。

郝伟表示,游戏成瘾意味着患者因为玩游戏影响了自身的社会功能,并且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患者对游戏有一种强烈的饥渴感,以至于将其放在生活的首位。就游戏成瘾的诊断而言,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等领域造成重大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至少12个月。

“从临床角度来看,失控是最基本的特征。”郝伟解释,即明知有害,还是控制不了使用的时长和频率,惩罚措施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游戏是他们的第一需要。游戏成瘾也有耐受性,打游戏时间越来越长,就像酒精成瘾的人,酒会越喝越多。与此同时,游戏成瘾也有“戒断症状”,还容易反复。不让游戏成瘾者接触游戏,他们也会“烦得要死,跟你拼命”。

诊断不能扩大化

游戏成瘾确诊为精神疾病后,如果只是阶段性的困扰,通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痊愈

吴力(化名)是北京一家国企员工,在朋友圈里玩游戏相当有名。最近,他有点烦,朋友总是半开玩笑地问他:“你知道你被列入精神病行列了吗?”

“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中,绝不等于游戏成瘾就是精神病。”郝伟说,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所谓的精神病是指“神经不正常者”,而精神疾病的范围不仅包括所谓的精神病,还包括诸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

“游戏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黄悦勤认为,游戏成瘾和精神病存在一定区别,必须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才能做出判断,不能将游戏成瘾等同于精神病。

在盛利霞看来,正常的上瘾和病理性的成瘾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成瘾开始往往是因为兴奋,后期是不做就会感到特别痛苦,最后是患者的自身社会功能受到重大影响。游戏不是毒品,玩游戏的人很多,真正成瘾的只是少数。因此,游戏成瘾疾病诊断不能扩大化,不要给患者扣上精神病的“帽子”。

(来源:人民网)

(某网吧内,一些青少年正在上网玩游戏)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首次将游戏障碍(即游戏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这意味着,在今后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成瘾将正式成为一种疾病。近年来,电子游戏产业发展迅猛,不少青少年沉溺其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那么,我国游戏成瘾的现状如何?对于游戏成瘾,规范治疗从何处入手?我们推出专题报道“游戏成瘾现象调查”,回应社会关切,希望有助于推动规范治疗。

从争议到共识

游戏成瘾被列入疾病之后,意味着相关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帮助更多人建立健康的游戏使用模式

今年暑假,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业务繁忙。记者遇到来就诊的一名初三毕业生,每天寸步不离手机。她甚至会把手机用防水袋装起来带进浴室,一边洗澡一边打游戏。妈妈数落她说:“你这得多上瘾!”

游戏成瘾,究竟算不算病?

“网络成瘾这个概念比较大,讨论的重点放到游戏成瘾问题上。”郝伟告诉记者,对于游戏成瘾是否应该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组提出了很多医学证据。游戏过度成瘾之后,有些人会处于一个失去自控力的状态,影响他们的社会功能。2015年,专家组达成共识,认可将游戏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按照标准,游戏成瘾应归入非物质成瘾范畴。”北医六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表示,所有成瘾行为,从专业上讲,就是成瘾性疾病,分为物质成瘾和非物质成瘾。物质成瘾包括俗称的毒瘾、处方药成瘾、酒瘾、烟草成瘾等;非物质成瘾又称之为行为成瘾,包括赌博成瘾、游戏成瘾、恋物成瘾等。

2013年,网络游戏成瘾诊断标准首次出台。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第三章称,将网络游戏成瘾纳入研究并进行精神障碍诊断。黄悦勤认为,将游戏成瘾纳入疾病分类,作为一种临床疾病来进行正规治疗,医疗费用或许可纳入医保报销。

游戏成瘾列入疾病目录,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觉得,游戏成瘾是个社会问题,不应该变成医学问题。在郝伟看来,游戏成瘾列入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是专家委员会达成的共识。游戏成瘾被列入疾病之后,意味着相关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以帮助更多人建立健康的游戏使用模式,远离游戏成瘾,提醒公众提高游戏自控力。

成瘾就是“离不开”

爱打游戏多是侧重于喜爱和兴趣方面,将游戏作为生活爱好之一。而游戏成瘾强调打游戏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甚至无法自拔

某高校一位大学生在网吧里待了7个昼夜,除了吃饭、上厕所、偶尔睡一会儿,其余时间都在打游戏。为了不被家人“打扰”,他切断和家人的所有联系。当家人找到他时,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就玩一下而已。”

这位大学生以前没玩过游戏,自从玩了一款游戏,就像被黏上了。郝伟如今每次出门诊,几乎都能碰上因游戏成瘾来求助的人。

游戏成瘾不可随便下结论,如果只是单纯的玩玩游戏,并不算成瘾。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离不开”。黄悦勤表示,当一个人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它时,就意味着已经上瘾了。例如,有人觉得游戏在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甚至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者更能实现自我。

游戏成瘾有几大特征:在游戏上的时间花得越来越多;整天想着上网玩游戏,如果一段时间不玩,会觉得难以忍受;玩游戏已经影响到了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每当不能上网玩游戏时,就会感到坐立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多次想戒,却欲罢不能。

“我们并不是否定打游戏,很多人偶尔玩玩游戏都很正常,只要不长期影响个人的生活就行。”郝伟说,只有很小一部分游戏爱好者会出现游戏成瘾的症状,因此不必担心平时玩玩游戏就会“生病”。

郝伟表示,游戏成瘾意味着患者因为玩游戏影响了自身的社会功能,并且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患者对游戏有一种强烈的饥渴感,以至于将其放在生活的首位。就游戏成瘾的诊断而言,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等领域造成重大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至少12个月。

“从临床角度来看,失控是最基本的特征。”郝伟解释,即明知有害,还是控制不了使用的时长和频率,惩罚措施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游戏是他们的第一需要。游戏成瘾也有耐受性,打游戏时间越来越长,就像酒精成瘾的人,酒会越喝越多。与此同时,游戏成瘾也有“戒断症状”,还容易反复。不让游戏成瘾者接触游戏,他们也会“烦得要死,跟你拼命”。

诊断不能扩大化

游戏成瘾确诊为精神疾病后,如果只是阶段性的困扰,通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痊愈

吴力(化名)是北京一家国企员工,在朋友圈里玩游戏相当有名。最近,他有点烦,朋友总是半开玩笑地问他:“你知道你被列入精神病行列了吗?”

“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中,绝不等于游戏成瘾就是精神病。”郝伟说,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所谓的精神病是指“神经不正常者”,而精神疾病的范围不仅包括所谓的精神病,还包括诸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

“游戏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黄悦勤认为,游戏成瘾和精神病存在一定区别,必须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才能做出判断,不能将游戏成瘾等同于精神病。

在盛利霞看来,正常的上瘾和病理性的成瘾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成瘾开始往往是因为兴奋,后期是不做就会感到特别痛苦,最后是患者的自身社会功能受到重大影响。游戏不是毒品,玩游戏的人很多,真正成瘾的只是少数。因此,游戏成瘾疾病诊断不能扩大化,不要给患者扣上精神病的“帽子”。

(来源:人民网)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