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必须出趟国”的攀比应保持清醒

2018-08-08 10:08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冯锐  

每到暑假,舆论场上总是流水的新闻热点,铁打的教育话题。

前些天,有位浙江杭州的妈妈在网上发帖,说全班只有自己孩子没出过国,参与讨论者众多。有些父母表示了同样的烦恼,而更多的网友表达了自己也做不到的无奈。这一事件跟去年流传的《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处。教育支出在现代家庭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上不封顶的教育之路,让家长们不知该在哪个节点为付出喊停,唯恐耽误孩子前程,但也不得不考虑自身负担。

小小年纪就能走出国门看世界,是这代孩子的幸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考量新生代孩子的教育水平,自然不能拿上一代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教育投入增加,是国民消费水准提升的体现,也是家长消费观念升级的体现。孩子首次出国年纪不断提前,代表着社会正良性地向前发展。

能出国固然好,不过也没有必要渲染焦虑,为社会设立某种不切实际的参照坐标。作为杭州人,笔者看到身边同事的孩子并非每个都出过国。新闻中孙女士也提到,自己儿子是在杭州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条件都很好,这类学校的学生状况不具备普遍参照意义。这一点,舆论传播有必要澄清:夸张标题可以引为谈资,却有误导公众之嫌。这些年,海外游学渐成新兴产业,但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等问题不少,高达50%的毛利率也让人质疑某些游学项目的含金量。商业机构很擅长利用家长的攀比心理,培育出虚假的出国需求。

此外,不得不承认,“出国”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家长为教育加码的能力。带孩子出国已经和报班、补课一样,加入了教育“抢跑”的豪华套餐。可惜,这种“抢跑”往往形式大过意义。很多家长让孩子练习舞蹈、钢琴、击剑、骑马的时候,并不追求能为孩子增加什么样的文化艺术涵养,也不考虑孩子是否有志于此,更像在进行某种教育的“集邮”或者“积分”——别人有,我也要有。出国也是一样,动辄几万块,“游”和“学”的比例各占多少?对孩子的文化思考能力有提高吗?都需要打个问号。

现有教育体系下的各种“必修课”已经让家长心力交瘁,如果还在是否花钱出国这种“选修课”上勉力而为,教育只会更加变味,功利性暴露无遗。没有能力花钱送孩子出国,反而是父母开展教育的好时机,借此让孩子懂得生活不易、父母不易;懂得人生很可能处处受限,自己并非全知全能、随心所欲;懂得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出去。

带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千百种。在各种局限中探索教育的可能性,是合格家长的必备技能。把所有教育难题都归结为没钱,容易引起共鸣,却未必能直击问题本质。

值得欣慰的是,在觉得亏欠孩子这件事上,天下父母都是相似的。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尽量给孩子输送物质、心智的养料,就无愧做父母的职责。对于那些不断出现的横向比较,还是保持几分清醒为好。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