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第一批10后见过蚯蚓吗?人类即将面临一个生态退化的倾覆点

2018-08-09 16:54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王正洋  

这段时间持续多日的大雨让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看海盛景,下水道一下子成了网红,雨果的“城市良心说”再次被大肆引用(尽管偏离了语境)。大雨暂歇,当我穿着人字拖、蹚着积水艰难地走在下班路上时,脑袋里想的不是下水道和雨果,而是另一件小事:

好像……很久都没有看到过蚯蚓了。

记得小学时每次下完雨,路面上、水洼里,总会有很多蚯蚓在蠕动。等到太阳出来,积水蒸发,它们又会消失到土地里,而有些不那么幸运的则会被直接晒干在马路上。

尽管在自然课上学过蚯蚓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我依然对这种黏糊糊、滑溜溜的生物有种生理上的厌恶。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小动物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呢?

我想不起来了。好像我已经习惯了它们的消失。仔细回想,大约是从我家小区的花园被改建成停车场开始,我就渐渐看不到诸如蚯蚓、蜗牛之类的雨后小动物了。

我记得那是个很大的圆形花池,里面种满了各种花草,还有一棵高大的榆树。夏天,老人们喜欢坐在花池沿上、榆树底下乘凉,小孩子则跑到花池里扑蝴蝶,然后又被月季花刺扎得嗷嗷叫着跑出来。

后来,突然有一天,榆树被砍倒了,花池被推掉了,地上铺上了平整的青砖,一辆辆气派的私家车进驻了这片已经面目全非的土地。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千禧年刚过去没多久,人类满怀希望地跨入了21世纪。中国的经济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猛发展,转眼间,小区里刚划好的停车位就从大量空闲变得供不应求了。

(▲曾经的花园如今已变成拥挤的停车场)

停车位的紧缺反映出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前几天公安部交管局官方微信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私家车保有量达1.8亿辆。北京是国内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截止去年年底已达564万辆,其中私家车476.2万辆。这意味着北京平均每4.5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赵一新的说法,在过去的38年中,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增长了158倍,而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只增长了6倍。正是如此悬殊的差距夷平了我们童年记忆中的花园,随后冰冷的汽车大军以惊人的速度占领了城市空间。

高速增长的私家车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车位紧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同时,停车用地的扩张压缩了城市绿地,间接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内涝加剧等问题;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其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根据交管局官微数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99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不足1%。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汽车仍以石油为燃料。这种传统的化石能源存在诸多缺陷,早已遭到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环保界人士的诟病。

首先,最明显的问题是化石能源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物和温室效应气体。这一点,深受雾霾困扰的北京人民最有体会。

第二,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随着资源的逐步耗尽,价格势必会上涨。尤其石油是一种被大量投机操作的资源,未来可能会价格暴涨。

同时,从整体考虑,若继续维持目前对石油的高消耗、高依赖水平,那么将来我们面临的就不仅仅是每吨成品油上涨多少钱的问题了。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和环境专家的研究都对人类未来的50-100年做出了灾难性的预测:石油资源耗尽,气温攀升,物种灭绝,食物匮乏,沿海城市被淹没……世界末日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

打住。

有人会说:喂喂,你从一只蚯蚓说到未来全人类的危机,未免太夸张了吧?

的确,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算起,至今我们已经度过了45个世界环境日。然而,尽管科学家们把人类的未来描述的越来越可怕,多数人还是没有丝毫实感,甚至对已经出现的危险征兆习以为常。

人们会在雾霾来袭的时候出门戴上口罩,回到家后继续操心自己什么时候能摇上车牌号。口罩生产商可能对于上天突如其来的“眷顾”受宠若惊,琢磨着怎样搭上场景零售的便车,将口罩贩卖机搬进更多的写字楼。有些人忙着在这些变化中寻找商机,大部分人则对此无动于衷。不管怎么说,生活还在继续,那么就没什么可操心的。

对此,我想讲一个小故事,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有一个池塘里有一朵睡莲,第一天它长了一片叶子,以后每天它的叶子数量都会翻倍。如果整个池塘会在第30天完全被叶子覆盖,那么什么时候池塘的一半会被覆盖?答案是:第29天。前29天,我们会觉得一切正常,还有很多时间可以阻止莲叶的增殖;然后一天之内,一切都天翻地覆,无可挽回。

这个故事来自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席里尔·迪翁的一本书,书名叫做《人类的明天》。这位执着而热心的法国人带领着一小撮同他一样关心“人类的明天”的人们,行走过10个国家,同50多位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探讨关于未来的议题。他用上述小故事说明了我们人类目前的危险处境,以及大部分人仍旧无动于衷的原因。

早在2012年,一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由世界各地22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得出一个结论:人类即将面临一个倾覆点,届时,生态系统的一连串退化将会深刻改变地球生物和气候的平衡,且这种变化将以一种非常突然和粗暴的方式发生,以致现存物种根本无法适应。这也就是故事中的池塘的第30天。

如果我们愿意相信这22位科学家不是因为某种不可告人的原因集体处心积虑地危言耸听,那么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孩子的未来,不应该做些什么吗?

要想解决私家车带来的上述种种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小汽车为主的出行结构。在这一点上,丹麦的哥本哈根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人类的明天》有一个小节专门讨论了哥本哈根这座向着世界上首个碳平衡城市迈进的首都。为达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哥本哈根一方面挖掘新能源的潜力,另一方面努力改善当地人的出行结构:如今,超过一半的哥本哈根人使用自行车出行。

2000年后,哥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项与自行车相关的具体政策和规划,包括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加强车道养护、加强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改善停车设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宣传教育等等。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停放设施)

在过去的十年间,哥本哈根共修建了46公里的自行车道,使得该市的骑行人数增加了19%。政府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每修建一条自行车道,该区域的骑行人数就会增加20%,同时开车人数减少10%。

这一事实印证了“哥本哈根化城市”之父扬·盖尔历时5年的研究结论:修更多的车道就会有更多汽车;修更多自行车车道就会有更多人骑车出行。如今,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自行车交通网络。

(▲横跨海港的“蛇形自行车桥” Cykelslangen)

配合自行车道的修建,政府还协调了交通指示灯,优化了交叉路口的设计,同时完善了配套法规(例如规定自行车必须安装头尾灯),以充分保障骑行人的安全,并且给予自行车出行充分的优先权(例如允许自行车红灯右转,机动车则不可以)。

为方便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政府在火车站和港口的台阶处修建了坡道,地铁和火车里有专供自行车停放的空间,加之宣传教育活动大大提升了市民对自行车的认识和好感,自行车在哥本哈根人心中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一种文化,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哥本哈根的成功案例对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治理相当有启发意义。

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大力整治自行道,例如铺装红色醒目的自行车专用道,前两年已完成1000余公里的整治工作,今年还将完成900公里。另外,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将于今年9月开工。专用路将连接起回龙观和上地,全长6.5公里,路上不设红绿灯,且禁止自行车以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进入。

(▲红色自行车道 图片来源:中新网)

然而,今年上半年,许多媒体都对北京的骑行环境做出了消极的评估。撰写报道的记者们大多都在市内亲身体验了一次骑行人的窘境。多数报道指出,很多路段的自行车道被停放的私家车占据,人们有时不得不冒着危险骑到机动车道上去。另一方面,长达两年多的自行车道整治工作几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路面涂成红色,或者干脆选择无视,依旧我行我素。

分析哥本哈根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城市交通系统的改革不是修建自行车道的单一工程,而是需要全方位的政策、规划、法律的配合完善,同时还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在这一点上,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其实,以骑行为代表的绿色出行已经被倡导了很多年,大部分人也都了解开车会造成的环境污染。然而,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这样做会产生问题,也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却迟迟不愿付诸行动呢?

在《人类的明天》中,作者给出了原因,其中有两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句话是: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逾越的主要障碍,就是舒适生活的压力。

对于现代人来说,小汽车是最舒适的出行方式。我们选择它,不是因为非它不可,而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离开四季恒温的车厢,去花费力气挤公交和地铁,或者顶着太阳或寒风骑自行车。我想起书中哥本哈根人接受采访时笑着说,如果天气冷,“我们就穿上大衣”!显然,哥本哈根人明白,想要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需要牺牲一些今天的舒适,他们做到了,所以他们成功了。

第二句话是:我们正遭遇着现实的虚拟化。

“被砍伐的森林,对我们来说,要么只是些数字,要么就是些画面,一旦有了新的乐子,我们就会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同样,我们的汽车向空气中排放的废气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是一些数字和化学符号,除非它是黑色的,或者它带有强烈的恶臭,会对我们造成直接的刺激,否则我们便安于选择无视。

对于我来说,打破这种虚拟化的就是蚯蚓的消失。它让我意识到,在我身边,的确有什么变化发生了,而且是不好的变化,这种变化会把我们引向一个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消失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骑自行车来阻止这种未来的降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我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我能在雨后的街道上再次看到蚯蚓。到时候,我一定会试着欣赏这种丑陋的小动物。

(来源:新经典文库企鹅号)

这段时间持续多日的大雨让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看海盛景,下水道一下子成了网红,雨果的“城市良心说”再次被大肆引用(尽管偏离了语境)。大雨暂歇,当我穿着人字拖、蹚着积水艰难地走在下班路上时,脑袋里想的不是下水道和雨果,而是另一件小事:

好像……很久都没有看到过蚯蚓了。

记得小学时每次下完雨,路面上、水洼里,总会有很多蚯蚓在蠕动。等到太阳出来,积水蒸发,它们又会消失到土地里,而有些不那么幸运的则会被直接晒干在马路上。

尽管在自然课上学过蚯蚓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我依然对这种黏糊糊、滑溜溜的生物有种生理上的厌恶。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小动物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呢?

我想不起来了。好像我已经习惯了它们的消失。仔细回想,大约是从我家小区的花园被改建成停车场开始,我就渐渐看不到诸如蚯蚓、蜗牛之类的雨后小动物了。

我记得那是个很大的圆形花池,里面种满了各种花草,还有一棵高大的榆树。夏天,老人们喜欢坐在花池沿上、榆树底下乘凉,小孩子则跑到花池里扑蝴蝶,然后又被月季花刺扎得嗷嗷叫着跑出来。

后来,突然有一天,榆树被砍倒了,花池被推掉了,地上铺上了平整的青砖,一辆辆气派的私家车进驻了这片已经面目全非的土地。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千禧年刚过去没多久,人类满怀希望地跨入了21世纪。中国的经济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猛发展,转眼间,小区里刚划好的停车位就从大量空闲变得供不应求了。

(▲曾经的花园如今已变成拥挤的停车场)

停车位的紧缺反映出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前几天公安部交管局官方微信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私家车保有量达1.8亿辆。北京是国内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截止去年年底已达564万辆,其中私家车476.2万辆。这意味着北京平均每4.5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赵一新的说法,在过去的38年中,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增长了158倍,而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只增长了6倍。正是如此悬殊的差距夷平了我们童年记忆中的花园,随后冰冷的汽车大军以惊人的速度占领了城市空间。

高速增长的私家车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车位紧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同时,停车用地的扩张压缩了城市绿地,间接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内涝加剧等问题;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其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根据交管局官微数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99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不足1%。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汽车仍以石油为燃料。这种传统的化石能源存在诸多缺陷,早已遭到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环保界人士的诟病。

首先,最明显的问题是化石能源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物和温室效应气体。这一点,深受雾霾困扰的北京人民最有体会。

第二,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随着资源的逐步耗尽,价格势必会上涨。尤其石油是一种被大量投机操作的资源,未来可能会价格暴涨。

同时,从整体考虑,若继续维持目前对石油的高消耗、高依赖水平,那么将来我们面临的就不仅仅是每吨成品油上涨多少钱的问题了。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和环境专家的研究都对人类未来的50-100年做出了灾难性的预测:石油资源耗尽,气温攀升,物种灭绝,食物匮乏,沿海城市被淹没……世界末日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

打住。

有人会说:喂喂,你从一只蚯蚓说到未来全人类的危机,未免太夸张了吧?

的确,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算起,至今我们已经度过了45个世界环境日。然而,尽管科学家们把人类的未来描述的越来越可怕,多数人还是没有丝毫实感,甚至对已经出现的危险征兆习以为常。

人们会在雾霾来袭的时候出门戴上口罩,回到家后继续操心自己什么时候能摇上车牌号。口罩生产商可能对于上天突如其来的“眷顾”受宠若惊,琢磨着怎样搭上场景零售的便车,将口罩贩卖机搬进更多的写字楼。有些人忙着在这些变化中寻找商机,大部分人则对此无动于衷。不管怎么说,生活还在继续,那么就没什么可操心的。

对此,我想讲一个小故事,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有一个池塘里有一朵睡莲,第一天它长了一片叶子,以后每天它的叶子数量都会翻倍。如果整个池塘会在第30天完全被叶子覆盖,那么什么时候池塘的一半会被覆盖?答案是:第29天。前29天,我们会觉得一切正常,还有很多时间可以阻止莲叶的增殖;然后一天之内,一切都天翻地覆,无可挽回。

这个故事来自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席里尔·迪翁的一本书,书名叫做《人类的明天》。这位执着而热心的法国人带领着一小撮同他一样关心“人类的明天”的人们,行走过10个国家,同50多位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探讨关于未来的议题。他用上述小故事说明了我们人类目前的危险处境,以及大部分人仍旧无动于衷的原因。

早在2012年,一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由世界各地22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得出一个结论:人类即将面临一个倾覆点,届时,生态系统的一连串退化将会深刻改变地球生物和气候的平衡,且这种变化将以一种非常突然和粗暴的方式发生,以致现存物种根本无法适应。这也就是故事中的池塘的第30天。

如果我们愿意相信这22位科学家不是因为某种不可告人的原因集体处心积虑地危言耸听,那么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孩子的未来,不应该做些什么吗?

要想解决私家车带来的上述种种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小汽车为主的出行结构。在这一点上,丹麦的哥本哈根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人类的明天》有一个小节专门讨论了哥本哈根这座向着世界上首个碳平衡城市迈进的首都。为达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哥本哈根一方面挖掘新能源的潜力,另一方面努力改善当地人的出行结构:如今,超过一半的哥本哈根人使用自行车出行。

2000年后,哥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项与自行车相关的具体政策和规划,包括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加强车道养护、加强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改善停车设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宣传教育等等。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停放设施)

在过去的十年间,哥本哈根共修建了46公里的自行车道,使得该市的骑行人数增加了19%。政府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每修建一条自行车道,该区域的骑行人数就会增加20%,同时开车人数减少10%。

这一事实印证了“哥本哈根化城市”之父扬·盖尔历时5年的研究结论:修更多的车道就会有更多汽车;修更多自行车车道就会有更多人骑车出行。如今,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自行车交通网络。

(▲横跨海港的“蛇形自行车桥” Cykelslangen)

配合自行车道的修建,政府还协调了交通指示灯,优化了交叉路口的设计,同时完善了配套法规(例如规定自行车必须安装头尾灯),以充分保障骑行人的安全,并且给予自行车出行充分的优先权(例如允许自行车红灯右转,机动车则不可以)。

为方便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政府在火车站和港口的台阶处修建了坡道,地铁和火车里有专供自行车停放的空间,加之宣传教育活动大大提升了市民对自行车的认识和好感,自行车在哥本哈根人心中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一种文化,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哥本哈根的成功案例对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治理相当有启发意义。

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大力整治自行道,例如铺装红色醒目的自行车专用道,前两年已完成1000余公里的整治工作,今年还将完成900公里。另外,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将于今年9月开工。专用路将连接起回龙观和上地,全长6.5公里,路上不设红绿灯,且禁止自行车以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进入。

(▲红色自行车道 图片来源:中新网)

然而,今年上半年,许多媒体都对北京的骑行环境做出了消极的评估。撰写报道的记者们大多都在市内亲身体验了一次骑行人的窘境。多数报道指出,很多路段的自行车道被停放的私家车占据,人们有时不得不冒着危险骑到机动车道上去。另一方面,长达两年多的自行车道整治工作几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路面涂成红色,或者干脆选择无视,依旧我行我素。

分析哥本哈根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城市交通系统的改革不是修建自行车道的单一工程,而是需要全方位的政策、规划、法律的配合完善,同时还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在这一点上,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其实,以骑行为代表的绿色出行已经被倡导了很多年,大部分人也都了解开车会造成的环境污染。然而,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这样做会产生问题,也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却迟迟不愿付诸行动呢?

在《人类的明天》中,作者给出了原因,其中有两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句话是: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逾越的主要障碍,就是舒适生活的压力。

对于现代人来说,小汽车是最舒适的出行方式。我们选择它,不是因为非它不可,而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离开四季恒温的车厢,去花费力气挤公交和地铁,或者顶着太阳或寒风骑自行车。我想起书中哥本哈根人接受采访时笑着说,如果天气冷,“我们就穿上大衣”!显然,哥本哈根人明白,想要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需要牺牲一些今天的舒适,他们做到了,所以他们成功了。

第二句话是:我们正遭遇着现实的虚拟化。

“被砍伐的森林,对我们来说,要么只是些数字,要么就是些画面,一旦有了新的乐子,我们就会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同样,我们的汽车向空气中排放的废气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是一些数字和化学符号,除非它是黑色的,或者它带有强烈的恶臭,会对我们造成直接的刺激,否则我们便安于选择无视。

对于我来说,打破这种虚拟化的就是蚯蚓的消失。它让我意识到,在我身边,的确有什么变化发生了,而且是不好的变化,这种变化会把我们引向一个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消失的未来。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骑自行车来阻止这种未来的降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我希望将来的某一天,我能在雨后的街道上再次看到蚯蚓。到时候,我一定会试着欣赏这种丑陋的小动物。

(来源:新经典文库企鹅号)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