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伏啦! 秋凉带来最危险的29天 要避祸 一定做好这5件事 !

2018-08-26 10:58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阮海军  

今天出伏了!出伏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最热的三伏天(7月17日~8月25日)正式谢幕。

告别了“史上最热的盛夏”,不少人悄悄松了一口气。但是,从今天至“秋分”节气,我们才将真正迎来“最凶险的29天”!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天中昼夜温差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爽,中午炎热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而这种气温波动最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虽然最近气温日渐舒适,但是血压却不怎么平稳了。

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了。

记住这5点,保住我们的心血管

一、吃得“润一点”

“出伏”之后,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与其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多吃下面8种食物,止咳化痰又润肺。

1、石榴——润肺止咳——鲜榨石榴汁。

2、豆腐——清热润燥——茄汁豆腐。

3、白萝卜——化痰止咳——海米烧萝卜。

4、冬瓜——消痰清热——花蛤冬瓜汤。

5、梨——止咳化痰——枸杞雪梨糖水。

6、杏仁——润肺止咳——杏仁拌芹叶。

7、百合——补益心肺——木耳炒百合。

8、丝瓜——清热化痰——甘草丝瓜汤。

二、 揉得“勤一点”

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介绍,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的范围,就可以稳定住波动的血压。

▲ 程凯教授示范:风池穴位置

▲ 程凯教授示范:人迎穴位置

如果您觉得有效,这个按摩手法可以一直用,也有保健、护脑血管的作用。

三、喝得“多一点”

这个时候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还可以多喝点“药茶”。今天给大家介绍3款药茶,可以说是理气润燥、疏肝理气、平稳血压的神器!

菊花荷叶茶——养肝降压

荷叶味苦,性平,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之功。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

每天取白菊花、枸杞子、干荷叶、山楂、石斛等量后,用开水冲泡,待茶水清亮后饮用。

防燥三花茶——清火润燥

菊花可以明目、清肝火、平肝阳,茉莉花有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金银花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三者同饮,可以达到疏肝解郁、防燥的作用。

取金银花10克,菊花5克,茉莉花3克泡水当茶喝。

蜂蜜柠檬茶——养阴通便

柠檬性微寒,能生津止渴、化痰止咳,主治暑热烦渴、胃热伤津、痰热咳嗽等症。

切鲜柠檬2~3片(约1/3只),用温水冲泡,可加适量蜂蜜调味。

老少皆宜,秋冬适量喝有助养阴;鲜柠檬比干柠檬更好;如大便偏干就多加点蜂蜜,大便不成形就多加两片柠檬,利于收敛、止泻。

四、睡得“早一点”

由于夏季昼短夜长,很多人习惯晚睡,入秋后作息无法调整,导致很多人因睡眠不足,在入秋后感到疲乏,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

而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其实,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最佳睡眠时间

婴儿(0-2岁):11-14小时

儿童(3-13岁):10-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8-10小时

青年人(18-25岁):7-9小时

成年人(26-64岁):7-9小时

老年人(65岁以上):7-8小时

五、穿得“暖一点”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是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

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来源:养生中国)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