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遭遇过这样的瞬间:好友A发在朋友圈里的风景照越看越觉得似曾相识,仔细翻翻,亲戚B、熟人C的确在相同的地点发过类似的照片。明星怕撞脸,日常怕撞衫,社交媒体上最怕的可能就是“撞款”。今天和大家聊聊朋友圈“撞款”的那些事。
面对远山,一定要戴顶毡帽,来一个背部近景方显云淡风轻;脚下是一条又直又长的路,看准时机站到路中间,来一张大步向前准没错……美国一位网友整理了大量照片,发现社交媒体上热传的风景照总有些“套路”。单看每张照片,观者无不惊叹其巧思;摆在一起看,又总觉得“共性”要多过“个性”。
刷一刷我们的朋友圈,近乎雷同的内容也不鲜见。有篇文章总结过朋友圈的“优秀模板”:好书加咖啡,一句“与不朽的灵魂对话”,最能代表理想的下午;围着会议桌来张大合影,祭出一串会议感悟,这一晚的加班才算完整;夜深人静,分享一首歌,缀上含蓄而深沉的点评,纵使失眠也变得那么浪漫……言者尽其意,观者明其心,这些内容即便“撞款”也总能在方寸手机上赢得百十点赞,落得皆大欢喜。
彰显自我的朋友圈却常遇雷同,撞款的本质是数见不鲜的伪个性。这种现象并非互联网时代的专利,早在8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就说,技术的昌明、机械的普及让艺术创作趋于工业化复制,手工业时代独具个性、件件迥异的艺术“灵韵”大有成为遗珠弃璧的危险。当批量印刷的装饰画装点着床头、外观相似的“网红奶茶”主导着口味,计算过笑点的喜剧充实着周末,我们目力所及、触手可达的地方,几乎已全然被标准化生产与工业化复制充斥,想要在其中放飞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想象力,似乎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何况信息时代拆除了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门槛。同样是游历名山大川,有感而发,作一幅画,背后是数年的修习和一个月的投入;洗一张像,背后是几个月的培训和个把小时的等待;拍下来、修修图、传一个“九宫格”,只需要搜索教程,再花几分钟动动手指方可完成。有人笑称:“有故事的人太多,风景不够用”,正道出了现代人碎片、即兴表达时遭遇的尴尬。
技术发展为“撞款”提供了可能,社会节奏为“撞款”提供了理据。有别于田园牧歌时代的熟人社会,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每个人都需要频繁地和陌生人打交道。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成百上千,朋友圈的看客里不乏一面之缘,我们既希望自己不被他人遗忘,又担心生活被过度窥视解读,在朋友圈的小天地里发些“套路化”的内容成为了最有效的社交货币。
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有着为人所知的“前台”和人迹罕至的“后台”。广场般的社交媒体让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不再只逡巡于对方的前台,更有一窥彼此后台的可能。有人用屡试不爽的套路取悦所有来宾,于是有了“职业假笑”的说法、“捧场王”的人设;也有人选择关门谢客落得耳根清净,于是有了“不发朋友圈”的备注和“仅三天可见”的设置。每当此时,真性情的内容反而愈益珊珊可爱、弥足珍贵。或许人与人的沟通永远无法做到百分百的心贴心,那就让我们多一些诚恳、少一些套路,努力做到手牵手。
这正是:票圈撞款寻常见,似有套路得人心。寻根溯源探本末,真情实感值万金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