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内镜绝活 引来“洋病人”和“洋学生”

2018-09-18 09:26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邓植元  

内镜被称为“医生的眼和手的延伸”。过去,它只是一项检查诊断工具,一旦发现早期癌症,患者往往需要开膛破肚,进行大手术。如今,包括早癌在内的很多病变,都已能通过内镜进行微创治疗。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手中,内镜不仅是检查工具,更是一把不可或缺的手术刀。多年来,在对内镜技术“工匠”式的追求和创新中,他用内镜实现了诸多“不可能”,造福患者。

2012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第14届世界消化内镜大会上,周平红(右二)现场演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POEM手术。受访者供图

用内镜打破吉尼斯纪录

十多年前,内镜微创手术在中国近乎空白。

2006年,周平红在日本观看了十几场内镜手术,并开始探索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希望用来治疗早期癌症等疾病。

周平红曾是一名外科医生。在他看来,很多病没有必要进行大手术,损伤太大,“能通过微创解决,尽量微创解决”。

为了练习,他去肉联厂买了十几个猪胃。找不到手术器材,他就自己动手做了一把内镜针刀。3个月后,他做了中国第一例ESD手术。

2010年,周平红团队改良了日本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根治贲门失弛缓症。不用开膛破肚,2至3天后病人即可获得康复。

POEM手术曾是日本医生的“领地”。周平红见过一些有声望的日本医生做普通的POEM手术,大约需要1个小时。而他却只需要半个小时,在他左手握内镜旋钮的地方也因练习留下了一个老茧。

周平红治疗过的贲门失弛缓症病人最大的98岁,最小的只有11个月,切除过最重的肿瘤124克、最长的肿瘤20厘米,创造了4个该领域的吉尼斯纪录,用纤细的镜刀划开了一个个“禁区”。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也成为国内开展POEM和ESD治疗等内镜技术时间最早,治疗病例数最多,能同时对早期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进行治疗的医疗机构。世界最具难度的POEM和ESD手术相当一部分都是在这里完成。

医生要有“匠人精神”

如今,用内镜进行微创手术已经流行于国内外。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水到渠成”。

2007年,在中日ESD高峰论坛上,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周平红提出在国内推广ESD术式。

这个提议遭到了在场一些医生的质疑。“外科医生怕你抢饭碗,说万一剥离不干净复发怎么办;内科医生又不敢做,万一穿孔怎么办。”

周平红说自己是“不怕穿,穿不怕”。当时,他找出一套解决穿孔的方法,用夹子和尼龙绳缝合伤口。

经过周平红和他的同事多年的探索与奋斗,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已享誉全国,各地的医生都来这里进修学习。周平红也在全国各地开设“特需门诊”,做过数千例POEM手术。

平时,他一上午经常要看80多个病人。有病人回忆:“周医生临走时会跟我说,再有问题就直接来找他,千万不要花钱买‘黄牛号’。”

曾因为一个失败的POEM手术,周平红5年都念念不忘,直到在青岛找到了这个病人,最终为她解除了痛苦。

“病人是我们的老师,医生能取得的东西都来自于病人。中国人口多,病例数多,我们才能积累一些经验。”周平红说。

被人称为“大国工匠”的周平红觉得医生要是“匠人”,但又不止于此。他依然保持好奇心,尝试将3D技术运用到内镜治疗当中;依旧勤于业务,同事都知道每天下午仍是他的手术时间。

何以如此坚持?周平红说:“不可能停下来,如今越是难的手术,越会转诊到我这里,创新性的东西,都是从这里来的。”

“凿”开世界的大门

如今,周平红团队用内镜治疗“凿”开了世界的大门,奠定了中国在消化内镜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2年以前,从未有中国医生进入过内镜世界杯决赛。周平红成为了这项比赛的中国医生第一人。

当年2月,第14届国际消化内镜大会在德国举办。多国医生在5个手术室里先后进行了7台手术。画面实时转播至大会会场,1700余位医疗界代表现场观看。

周平红5分钟内即完成一段12厘米的食管黏膜下隧道建立,创面清晰,过程干脆利落。会场内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以前我们并不知道他,但后来我们意识到,他是世界级的专家。”在看过周平红的内镜手术演示后,一位德国内镜专家如此评价。

2015年,周平红从内镜世界杯的“选手”转型为“裁判”,为全球范围内的后来者提供经验指导。

“从选手到裁判,意味着我们在这个领域拥有一定话语权。但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必须不断精进与创新。”周平红坚定地说。

近年来,周平红受到多国医院的邀请,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大会演讲和手术演示。世界各地的“洋病人”和“洋学生”慕名到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学习和就诊。仅去年内镜中心诊疗量就达11.7万人次,居全球同行之首。

有个中国进修医生曾跑到日本去进修POEM手术。结果,他的日本教授问他:“你为什么来日本,你们中国不是有‘Dr. Zhou’吗?”

周平红说,现在自己最大的任务就是“推年轻人”。他参加国内国际的大型会议,年轻医生一带就是三四人,最多的时候带过七人。他一直鼓励年轻医生,一定要多与各国专家接触,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打出自己的品牌。

“中国医生自己要争气,就必须有点拿得出手的绝活,才能真正征服大家。”周平红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