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这是中国银联连续第十年跟踪消费者支付习惯及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的移动支付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网络消费主力军预计是70后、80后,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此外,随着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
90后消费能力强劲,外卖受男性群体追捧
报告显示,70后、80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90后收入情况虽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5000元以上的比例(23%)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
数据还显示,传统密码验证方式的使用比例较2016年下降25%;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2017年再次下降20%。与此同时,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本次被调查者中使用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为48%,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
银联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5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其中,打车、叫外卖是90后、80后常用场景;买电影票、发红包是70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60后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
50岁以上受骗多,20岁以下损失大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银联的调查结果显示,中老年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更易遭受网络的欺诈(占比达59%)。同时50岁以上人群中追回损失的比例(54%)低于其他年龄段,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未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此外,发生损失后及时拨打银行客服、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挂失,或立即报警的50岁以上人群均不足3成。而90后群体遭遇诈骗后,发生大额损失的比例(27%)更大,超出总体人群近20个百分点,这可能与90后绑定大额银行卡的比例更高(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15%)、以及更少购买账户安全险(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10%)有关。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