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40岁前 我劝你不要把兴趣看得太重要

2018-11-25 12:44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冯锐  

前段时间,有个节目讨论了一个职场上非常有争议的论题:“如何在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之间做选择?

短短的命题,并不算严谨,比如没有设定什么是高薪不喜欢的工作种类,什么是低薪却喜欢的工作种类。

尽管如此,在看到这个论题的第一眼,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高薪不喜欢”。

理由也并不是迫于生计,而是我认为,所谓的喜欢和不喜欢,有兴趣和不感兴趣,本身就是双向的关系。两种状态之间,随时可以发生转化。

特别是40岁之前,我们往往还没有积累一定的财富、人脉,也没有稳定的圈子和足够丰富的阅历。

换言之,我们既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自己的兴趣,也没有足够的见识来判断自己的选择。

这个时候如果总拿兴趣说事儿,甚至让兴趣成为我们行动的唯一标尺,不仅表征了一种心态的不成熟,而且会阻碍向上生长的所有机会。

把兴趣当做标尺,会困惑你的心

前段时间,在律所工作的朋友梅子跟我讲了一件事。

梅子招聘了一名助理叫小江。小江在应聘的时候,激情澎湃的表达了自己对律师行业的热爱。

小江说从读大学的第一天起,她就对律师行业,产生了浓烈地兴趣,谈到了多喜欢《律政佳人》、《离婚律师》、《金牌律师》等等。

梅子当时心想,对律师行业感兴趣,那真是太好不过了,看来小助理能全身心投入这份工作。

刚开始,也确实如此。小江把年轻人的热情劲儿,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天学习案卷,写材料,跟着梅子出去采集证据。有突发案子,小江也会随叫随到,从来不叫苦叫累。

时间一长,问题来了。梅子发现小江越来越蔫儿,工作毛毛草草,应付了事。

细聊之下,才知道小江对工作积攒了很多不满。

最主要的不满,源于没有参加过庭审,没有机会和其他律师唇枪舌剑,其他的各种不满,零零碎碎,比如不满意自己不能直接和当事人对接,不满意总是打下手,却没有机会独立办案。

说到最后,小江委屈地提出了辞职,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律师。

梅子听完真是扶额长叹。她不知道为什么这名助理,连基本的常识也没有。哪有入行不久,就能独挡一面、叱咤风云的呢?

我说:“你的助理太拿兴趣当回事儿了。起初激情澎湃,全拜兴趣所赐。而她的兴趣,又异常脆弱。不过是看了几部电视剧,用自以为是的想象,把职业进行了包装。”

实际到了职场之后,她却不停地去印证现实和想象是否吻合,一味地对工作进行“索取”。

《优秀到不能忽视》里提到:

只关注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会让你极其注意工作中自己所不喜欢的方面,初级职位尤其如此。

带着这种思维进入职场,分配给你的那些烦人的任务,或是在公司体系中遇到的挫折,会让你应付不过来。

把兴趣当做标尺,本身就是件危险的事儿。

为什么感兴趣?从根本上来讲,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对这份职业有着完美想象。他们原本认为这个职业多么光鲜亮丽,风生水起。然而,一旦当它们接触到现实,就会发现一地的鸡零狗碎。

尤其是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他们从事的岗位都是最最基础的,做的事儿,也大多看起来繁琐,价值感不明确,甚至很多人都在做“助理”一类工作,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当一个人把兴趣摆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就会自带一副“360度无死角挑刺眼镜”,被不满和困惑吞噬。

依赖兴趣,其实是贪恋舒适区

知乎知名心理学答主陈海贤在专栏里曾经提到一个来访者。来访者问陈海贤:怎样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陈海贤问:“什么是你眼中的理想生活?”

来访者说:“我并不想要赚很多钱,我只想要做有兴趣的工作,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陈海贤又问:那你现在的工作是怎样的呢?

这位来访者说:“我刚辞职,正在找工作。毕业三年,这是我的第5份工作。换工作的原因林林总总,相同的是,每次工作到半年,我就会非常焦虑。感觉自己会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这名来访者,认为只有做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自我价值才有机会体现和实现。所以,三年里,他做每份工作都浅尝辄止,一旦察觉到不是兴趣所在,干脆利落地扭头就跑。

他尽管极其想改变生活,极其渴望实现自我,最终却在黑洞里打转。

为什么不肯踏踏实实做好一份工作,总要拿兴趣说事儿?其根本原因,是他对于心理舒适区的贪恋。

感兴趣,意味着自己能做好,意味着舒适。不感兴趣,意味着要去适应和改变自己。那找到感兴趣的事情,自然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

这位来访者,如果始终用一以贯之的方式:换工作,作为实现价值的手段。可想而知,他必然会南辕北辙。这个时候,兴趣不过是借口,不过是对舒适区的贪恋,不过是对真正做出改变的惧怕。

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我学的是写“听书稿”,也就是把一本书用自己的文字解读出来。后来,我看到身边有人开始写新媒体文,我也进行了尝试,却发现根本写不好。

这个时候,我对自己说:“其实,我根本就对新媒体文不感兴趣,我根本不想在公号发表文章。”

这个理由,让我在去年8月,正大光明地放弃了学习新媒体文。直到今年5月份,才再度重学。

现在回想错过的这段时间,我真的是对新媒体文不感兴趣吗?

根本不是,本质上是我害怕改变。

习惯听书稿以后,我写得非常顺手。而写新媒体文的时候,我不得不换文风,这让我无所适从。所以,在疼痛之后,我又选择退回自己的舒适区。

拿兴趣当救命稻草,安慰自己被现实击败后的沮丧,不是长久之计。

兴趣是时间与精通的副产品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说:

“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你只要好好走你的路,走下去,总会能达到你的目标。”

施一公说提到自己的经历时表示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生命科学有兴趣。

在读高中时,他的数学物理成绩都很好,唯独生物这门课比较差。但是报考专业时,他没有选择数学系,而是选择了生物系,因为老师说21世纪是生物化学的世纪。

在清华读书时,包括出国后,他的生物成绩也一直比较差,经常是勉强及格。一直到博士三年级,他才找到了一点感觉。

到了博士四年级以后,施一公的生物,学得越来越越好了,也正是从这时候起,他才真正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兴趣不是生来就摆在那里,而是在探索中逐渐发展出来的。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做过一项实验。

他先给学生们看一个非常有趣的黑洞科普视频。绝大多数学生都为之着迷。然后又让学生读一篇很难的黑洞科学文章,结果学生对黑洞刚刚燃起的兴趣立即下降了。而下降得最多的,恰恰是那些特别相信“兴趣”的人。

德韦克认为:

“培养兴趣”是比“寻找兴趣”更有效的建议。兴趣不过是一颗种子,假如你机缘巧合获得了种子,也需要付出多年不懈努力,才能让它真正长成参天大树。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所谓的“命中注定”,“非我莫属”的兴趣,尤其是在工作领域。

当学会你与时间做朋友,埋下头,扎下根,一步一步,把不擅长的事儿做到擅长,从擅长再到精通,你必然就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不过是精通的副产品。

工匠思维,才能成为一棵向上生长的树

每个人都需要用工匠思维,去打造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培养和维系对职业的兴趣。

什么是工匠思维?

工匠思维要求你俯下身子,努力让自己真正优秀起来。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你要自己去努力争取,而且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金融大鳄索罗斯提出一个著名的反身原理,指得是:人的意识会反作用于事情本身,从而产生叠加的循环。

比如,你认为兴趣应该是选择工作的标尺,你在工作中就会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是否有兴趣,一旦做不好,你会总结,你果然没兴趣。

这样的事实结果,就会更加加强你的错误认知,认为没兴趣,所以做不好。而事实上,因果关系明明是做好,做精通,才能产生兴趣。

所以,做任何工作,都不要先预设感兴趣与否,而是先要埋头苦干,成为一名“工匠”,做出成绩,再去聊兴趣的事儿。

我很喜欢《幸福课》里的一句话:

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它是我们在跟环境的互动中,在应对困难、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

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在流动中前进,成长。所以,别把兴趣看做天经地义的存在,它是我们在跟环境的磨合中,逐渐萌生出来的美好感觉。

做一棵向上生长的树,兴趣是时间的果实。你若努力,兴趣自会盛开。

来源:新华网思客

前段时间,有个节目讨论了一个职场上非常有争议的论题:“如何在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之间做选择?

短短的命题,并不算严谨,比如没有设定什么是高薪不喜欢的工作种类,什么是低薪却喜欢的工作种类。

尽管如此,在看到这个论题的第一眼,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高薪不喜欢”。

理由也并不是迫于生计,而是我认为,所谓的喜欢和不喜欢,有兴趣和不感兴趣,本身就是双向的关系。两种状态之间,随时可以发生转化。

特别是40岁之前,我们往往还没有积累一定的财富、人脉,也没有稳定的圈子和足够丰富的阅历。

换言之,我们既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自己的兴趣,也没有足够的见识来判断自己的选择。

这个时候如果总拿兴趣说事儿,甚至让兴趣成为我们行动的唯一标尺,不仅表征了一种心态的不成熟,而且会阻碍向上生长的所有机会。

把兴趣当做标尺,会困惑你的心

前段时间,在律所工作的朋友梅子跟我讲了一件事。

梅子招聘了一名助理叫小江。小江在应聘的时候,激情澎湃的表达了自己对律师行业的热爱。

小江说从读大学的第一天起,她就对律师行业,产生了浓烈地兴趣,谈到了多喜欢《律政佳人》、《离婚律师》、《金牌律师》等等。

梅子当时心想,对律师行业感兴趣,那真是太好不过了,看来小助理能全身心投入这份工作。

刚开始,也确实如此。小江把年轻人的热情劲儿,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天学习案卷,写材料,跟着梅子出去采集证据。有突发案子,小江也会随叫随到,从来不叫苦叫累。

时间一长,问题来了。梅子发现小江越来越蔫儿,工作毛毛草草,应付了事。

细聊之下,才知道小江对工作积攒了很多不满。

最主要的不满,源于没有参加过庭审,没有机会和其他律师唇枪舌剑,其他的各种不满,零零碎碎,比如不满意自己不能直接和当事人对接,不满意总是打下手,却没有机会独立办案。

说到最后,小江委屈地提出了辞职,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律师。

梅子听完真是扶额长叹。她不知道为什么这名助理,连基本的常识也没有。哪有入行不久,就能独挡一面、叱咤风云的呢?

我说:“你的助理太拿兴趣当回事儿了。起初激情澎湃,全拜兴趣所赐。而她的兴趣,又异常脆弱。不过是看了几部电视剧,用自以为是的想象,把职业进行了包装。”

实际到了职场之后,她却不停地去印证现实和想象是否吻合,一味地对工作进行“索取”。

《优秀到不能忽视》里提到:

只关注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会让你极其注意工作中自己所不喜欢的方面,初级职位尤其如此。

带着这种思维进入职场,分配给你的那些烦人的任务,或是在公司体系中遇到的挫折,会让你应付不过来。

把兴趣当做标尺,本身就是件危险的事儿。

为什么感兴趣?从根本上来讲,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对这份职业有着完美想象。他们原本认为这个职业多么光鲜亮丽,风生水起。然而,一旦当它们接触到现实,就会发现一地的鸡零狗碎。

尤其是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他们从事的岗位都是最最基础的,做的事儿,也大多看起来繁琐,价值感不明确,甚至很多人都在做“助理”一类工作,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当一个人把兴趣摆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就会自带一副“360度无死角挑刺眼镜”,被不满和困惑吞噬。

依赖兴趣,其实是贪恋舒适区

知乎知名心理学答主陈海贤在专栏里曾经提到一个来访者。来访者问陈海贤:怎样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陈海贤问:“什么是你眼中的理想生活?”

来访者说:“我并不想要赚很多钱,我只想要做有兴趣的工作,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陈海贤又问:那你现在的工作是怎样的呢?

这位来访者说:“我刚辞职,正在找工作。毕业三年,这是我的第5份工作。换工作的原因林林总总,相同的是,每次工作到半年,我就会非常焦虑。感觉自己会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这名来访者,认为只有做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自我价值才有机会体现和实现。所以,三年里,他做每份工作都浅尝辄止,一旦察觉到不是兴趣所在,干脆利落地扭头就跑。

他尽管极其想改变生活,极其渴望实现自我,最终却在黑洞里打转。

为什么不肯踏踏实实做好一份工作,总要拿兴趣说事儿?其根本原因,是他对于心理舒适区的贪恋。

感兴趣,意味着自己能做好,意味着舒适。不感兴趣,意味着要去适应和改变自己。那找到感兴趣的事情,自然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

这位来访者,如果始终用一以贯之的方式:换工作,作为实现价值的手段。可想而知,他必然会南辕北辙。这个时候,兴趣不过是借口,不过是对舒适区的贪恋,不过是对真正做出改变的惧怕。

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我学的是写“听书稿”,也就是把一本书用自己的文字解读出来。后来,我看到身边有人开始写新媒体文,我也进行了尝试,却发现根本写不好。

这个时候,我对自己说:“其实,我根本就对新媒体文不感兴趣,我根本不想在公号发表文章。”

这个理由,让我在去年8月,正大光明地放弃了学习新媒体文。直到今年5月份,才再度重学。

现在回想错过的这段时间,我真的是对新媒体文不感兴趣吗?

根本不是,本质上是我害怕改变。

习惯听书稿以后,我写得非常顺手。而写新媒体文的时候,我不得不换文风,这让我无所适从。所以,在疼痛之后,我又选择退回自己的舒适区。

拿兴趣当救命稻草,安慰自己被现实击败后的沮丧,不是长久之计。

兴趣是时间与精通的副产品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说:

“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你只要好好走你的路,走下去,总会能达到你的目标。”

施一公说提到自己的经历时表示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生命科学有兴趣。

在读高中时,他的数学物理成绩都很好,唯独生物这门课比较差。但是报考专业时,他没有选择数学系,而是选择了生物系,因为老师说21世纪是生物化学的世纪。

在清华读书时,包括出国后,他的生物成绩也一直比较差,经常是勉强及格。一直到博士三年级,他才找到了一点感觉。

到了博士四年级以后,施一公的生物,学得越来越越好了,也正是从这时候起,他才真正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兴趣不是生来就摆在那里,而是在探索中逐渐发展出来的。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做过一项实验。

他先给学生们看一个非常有趣的黑洞科普视频。绝大多数学生都为之着迷。然后又让学生读一篇很难的黑洞科学文章,结果学生对黑洞刚刚燃起的兴趣立即下降了。而下降得最多的,恰恰是那些特别相信“兴趣”的人。

德韦克认为:

“培养兴趣”是比“寻找兴趣”更有效的建议。兴趣不过是一颗种子,假如你机缘巧合获得了种子,也需要付出多年不懈努力,才能让它真正长成参天大树。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所谓的“命中注定”,“非我莫属”的兴趣,尤其是在工作领域。

当学会你与时间做朋友,埋下头,扎下根,一步一步,把不擅长的事儿做到擅长,从擅长再到精通,你必然就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不过是精通的副产品。

工匠思维,才能成为一棵向上生长的树

每个人都需要用工匠思维,去打造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培养和维系对职业的兴趣。

什么是工匠思维?

工匠思维要求你俯下身子,努力让自己真正优秀起来。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你要自己去努力争取,而且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金融大鳄索罗斯提出一个著名的反身原理,指得是:人的意识会反作用于事情本身,从而产生叠加的循环。

比如,你认为兴趣应该是选择工作的标尺,你在工作中就会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是否有兴趣,一旦做不好,你会总结,你果然没兴趣。

这样的事实结果,就会更加加强你的错误认知,认为没兴趣,所以做不好。而事实上,因果关系明明是做好,做精通,才能产生兴趣。

所以,做任何工作,都不要先预设感兴趣与否,而是先要埋头苦干,成为一名“工匠”,做出成绩,再去聊兴趣的事儿。

我很喜欢《幸福课》里的一句话:

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它是我们在跟环境的互动中,在应对困难、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

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在流动中前进,成长。所以,别把兴趣看做天经地义的存在,它是我们在跟环境的磨合中,逐渐萌生出来的美好感觉。

做一棵向上生长的树,兴趣是时间的果实。你若努力,兴趣自会盛开。

来源:新华网思客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