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这是我们在选人用人上坚持的导向。何为能者、何为庸者,又该淘汰哪些劣者?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复杂。
近日的《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的连续3篇文章聚焦这一问题。文章中将这一问题比作文物鉴定,把假物看真或许难以避免,但若把真物看假就不可原谅了。因为在这背后,除了眼力不济外,往往还隐藏着主观故意甚或利益输送。
文章强调,用好一个干部,会激励一群人;选错一个干部,则打击一大片。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方有见贤思齐、群贤毕至。
一起学习这三篇文章《得人之道,惟存公心》《“该用谁”与“谁该用”》和《公正用人,公在风气》。
得人之道,惟存公心
作者/马祖云
“公正用人,公在公心,公心归根到底是对党、对人民、对干部的责任心,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公正无私,公平对待和使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发人思考。历史表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得人之道,惟存公心。能否正确识人、用人、待人,关键就看是否有“公心”。
识人要以公心听公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个干部的德才和政绩“刻度”,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是不是好干部,群众心中最有数。“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对干部的做事之心、行事之风、成事之效,老百姓自有公论。故而,考察和识别干部必须走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把组织的“慧眼”和群众的“亮眼”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靠实绩评价,注重群言群议。惟其如此,才能存知人公心、去门户之见,察群众公论、得识人共识。
用人当以公心求公平。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担当、对干部的成长进步负责,关键在公平取人、公正用人。坚持标准是公平之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用人标准。以一个标准立杆,拿一把尺子衡量,对人端平一碗水,才能守正纠偏、赢得公信。突出作为是公平之重。改革发展贵在勇于担当、难在开拓作为,只有把“有为有位、无为让位、假为退位”作为用人的重要导向,才能激发干部敢扛事、愿做事、能成事的正能量。秉持党性是公平之要。“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不结私党,公平选任干部,更有助于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待人须以公心讲公道。重视人才、爱护人才,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对待人才。各级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中,必然有成功与失败、正确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公道对待干部,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区别情况、因人论处。对于敢于担当而善作为的,应当奖赏重用;属于违规违纪而乱作为的,应当严肃问责;因为研判有失而误作为的,应当容人改过;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所作为的,应当调整岗位。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是唯常胜论英雄,对于曾经“失蹄”的“千里马”也很重视,因为他们往往会比顺风顺水者更有发展后劲。健全完善关于用人的配套制度和机制,就能激活鼓励干事、支持担当、奖优罚劣、爱护干部的“一池春水”。
近年来,一大批“拓荒型”“狮子型”“攻坚型”干部脱颖而出,推动改革航船破浪前行。展望未来,我们以公心“育才造士”,必将为筑梦圆梦注入强大力量。
“该用谁”与“谁该用”
作者/刘根生
有位地方干部感慨:“该用谁”与“谁该用”,虽都有个“该”字,但因出发点、落脚点不同,导向与结果也存在差异。“该用谁”是因事用人,干事之人受青睐;“谁该用”往往因人谋事,能不能干事常被忽略。古往今来,用干事人才能成大事,是为至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正用人,公在事业,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这一明确要求,指明了用人以公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这就是事业。事业至上、排除私心杂念,选人用人就会从“该用谁”的角度出发。
文物鉴定中容易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真物看假,一种是把假物看真。随着作伪手法不断翻新、越来越有科技含量,把假物看真或许难以避免,但若把真物看假就不可原谅了。因为在这背后,除了眼力不济外,往往还隐藏着主观故意甚或利益输送。选人用人亦是如此,把假当真是错误,见真不用也是错误。干部选任,考验识人的眼力,更考验对事业的忠诚。“公则无不明”。心中装着事业,始终忠诚于事业,才不会轻易与能干事之人“擦肩而过”。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事业留人”,更意味着善于为人才创造好的条件。一位地方领导干部说,人才政策要多些“量身定制”。顶尖人才“择木而栖”不是去求谁重用,而是要去成就事业。如果只画了一个饼,把人才引进来不管不问,不去为人才创造适宜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人才即使进得来也留不住,遑论干得好?在相当意义上说,人才有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壤,才会更好为事业贡献智慧和才华。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用好“共识性”人才,还意味着用好个性化人才。曾经,梁漱溟报考北京大学落榜,却被蔡元培聘任为北大教授,因为一篇《究元决疑论》尽显其理论功底;数学家华罗庚本是店员,因论文被数学泰斗熊庆来看中进了清华。由于不符合各类常规标准,“华罗庚们”往往难以进入选拔视野。善于发现使用“非共识性”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真正践行“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因岗择人”,还意味着养人育人。一位企业家谈人才战略时说:不仅要拥抱成功人才,也要拥抱“失败人才”。其实,“失败人才”并非败事者,而是怀揣抱负和才华的尚未成功者。“用人如器”,器当打磨,人也须在事上磨。心系事业,拥抱“失败人才”,让他们在事上练,英雄终将有用武之地。
“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始终站稳为公的立场,一切从事业发展着眼,那么就不难明辨“该用谁”与“谁该用”,让“因事用人”蔚然成风。
公正用人,公在风气
作者/黄福特
用好一个干部,会激励一群人;选错一个干部,则打击一大片。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方有见贤思齐、群贤毕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正用人,公在风气,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把政治生态搞清明。”这一重要论断启示我们,“用人以公”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于风气,选贤任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体现于风气。坚持公正用人,涤荡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说情干预、跑官要官等不良风气,让用人之风清朗起来,是做好干部选任工作的必然要求。
用人风气,关乎干部士气。一名基层干部曾发问,“为官不为”的症结在哪里?在他看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个别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存在着不正之风,“有为”不一定“有位”。当干部群众看到,个别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干部升得快,那些踏实肯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则靠边站,不免让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人消减了动力与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净化选人用人风气,比优化具体的工作环境更重要。风气不正,则人心不稳;风气清正,则人心舒畅。如此,那股子干事创业的劲头也会像活水一样流动起来,慢慢汇成一潭清泉。
选任干部,历来能反映政治生态。干部问题是全局性问题,也是政治生态的源头性问题。公正用人,选好干部,有利于正风肃纪,助推政治生态不断净化。观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一些贪腐案件,近年来,“一脏脏一窝”的现象并不鲜见。在有的典型案例中,往往一人得势,便打起同乡牌、同学牌,最终带歪了一批人。这些反面教材警示我们,公正用人、把好干部选任的关口,才能让更多好干部脱颖而出、站稳岗位,给政治生态装上“新风系统”。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好风气是带出来的,也是抓出来的。营建良好用人风气,防止并克服不正之风,根本靠制度,关键在监督。从根本上说,完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刚性,才能使干部成长更为稳健、公正风气更加长久。选人用人既应赏罚分明,也当严管厚爱。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被处理的领导干部反思时,都由衷地感谢党在关键时间挽救了自己,把自己拦在了悬崖边上。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改革创新干部管理的制度,“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把苦干实干的干部选出来、把懒政怠政的干部换下去,就能强化正向激励,巩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擦亮识才的眼光、垒筑用才的基石、夯实爱才的制度,扫除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政治生态更清明,我们定能增添“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的新注脚,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