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承恩丨谷城县承恩寺景区旅游指南

©原创   2019-03-24 08:46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李璐

公    告

为方便游客游览,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承恩寺旅游风景区特制定春秋季作息时间,敬请大家关注:

5月1日—10月7日  8:00—18:00

10月8日—4月30日  8:30—17:30

注:除恶劣天气和特别情况,景区全年对外开放,且每天中午及节假日照常开放!

特此公告

谷城县承恩寺文物管理所


许多游客问:到承恩寺风景区究竟看啥呢?或者说承恩寺究竟有啥可看的呢?鉴于此,成此文。但愿本文能对疑惑的您有所帮助!

在谷城县茨河镇西南的五朵山之阴,深藏一座千年古刹。这里风景秀丽,文化深厚,群山环拱、负阴抱阳,是参悟人生、修心养性的极佳场所。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弥久的文化遗迹,为我们保存了一处不可多得的名胜风景旅游观光区。它,就是闻名遐迩的谷城县大承恩寺。

承恩寺虽然面积不大但历史厚重。它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唐广德年间(764年)初盛,至两宋时期高僧辈出香火绵延,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原址修建,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大肆复建,寺院大盛。明代中叶,因“土木堡之变”和“南宫政变”,英宗皇帝朱祁镇再次登基后在宫中发现襄王朱瞻墡的两道上疏,感念皇叔忠君报国之恩,于天顺五年(1461年)改此寺为“大承恩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承恩寺的保护和利用,1956年承恩寺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2A级旅游景区。

现存天王殿及东西厢房、水陆崇圣殿及东西客堂、永安招提、和尚殿、钟楼等106间古建筑,均为明代中早期所建。本寺始建距今1400多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承恩寺景区欢迎您


(千年古刹大承恩寺复原图 张毅)

由襄阳或谷城经303国道从茨河镇八一路口驱车前行,十多分钟就能到达承恩寺风景区停车场。经过停车场进入旅游通道拾级而下,就来到承恩寺山门外。石条铺设的旅游通道曲径通幽,正是观景、健身、氧吧的理想地带。

走到最后一个百步梯居高临下,林荫间隐隐可见的一栋仿古建筑,就是承恩寺山门。您来到这里,才算跟承恩寺有了近距离接触。

说它是仿古建筑,那是因为曾经的山门早已被毁,此建筑为近年原址重建。

知道吗?山门前坡坎处的一株苍翠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此树是隋炀公主当年所栽。站在古树下与之心灵感应,能够产生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寺院小知识

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建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

山门一般有三道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或“山门”。

【思路与对策】

如何提升景区文化品位,一直是承恩寺文管所一班人思考的问题。

承恩寺景区现存200年至1400多年的各类古树二十余棵,分布在大殿、和尚殿及山门周围。这些古树见证了本寺由“宝岩寺”到“广德宝岩禅寺”再到“大承恩寺”的各个历史时期。面对这些穿越时空一路走来的承恩寺发展演变的见证者,敬畏之余我们通过反复探索与研究,决定对其中有特点的古树逐一赋予文化内涵,以《历史文化展示》牌的形式立于该古树一侧,让游客们在这里深刻认识承恩寺的同时,更能得到一些人生启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并宣传千年古刹大承恩寺。

以实际行动“让文物活起来”,是我们搞好旅游工作最大的追求。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您更加满意!

隋炀古柏

此树距今1400多年,约栽种于公元618年,即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前后。如果从神奇白牛驮隋炀公主第一次到此地的那一年算起,栽种此树这一年,公主在此已经焚香修行了多年。想当年她被白牛驮到此地治愈癞疮返回东都洛阳之后,其父皇隋炀帝龙颜大悦,为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特在此地专为公主敕建“宝岩寺”。公主舍弃荣华富贵,在这里潜心佛法,直到圆寂瘗玉于此。“隋炀公主之墓”就在本寺西300米的密林之中。清代同治二年本寺住持、第二十代中兴住持如宝明确规定:“凡我寺众,每值清明誓墓,必以此为先。”公主之望,何其高也!

有诗为证:

狮岭苍苍,牛池洋洋,

公主之名,地久天长。

柏树为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常绿乔木,包含侧柏、圆柏、扁柏、花柏等多个属。柏树分枝稠密,小枝细弱众多,枝叶浓密,树冠完全被枝叶包围,从一侧看不到另一侧,多为墨绿色的圆锥体。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雌雄同或异株,球花单生枝顶。球果近卵形。种子长卵形,无翅。

隋炀古柏挺拔高耸、苍劲古朴,枝叶繁茂,生命旺盛。据传,此树正是隋炀公主栽植。

感受名胜古迹的魅力

进入山门的中间一道门,就是景区售票和旅游年票刷卡处,工作人员会热情地向您友情提示旅游事项。

在山门外东侧,也就是百步梯下口处前面立有“四有标志”及两通明清石碑,其后面还有几通现代碑刻,上面记录了维修山门的经过及时间。

由山门后门往里走,经过一个锦鲤满塘的放生池上的拱桥,就来到了玉碣亭前,仿古建筑的亭内保护着一通制作精美的玉碣碑。

没错,这亭子也是仿古建筑,主要作用就是保护玉碣碑。玉碣碑俗称“龟驮碑”,是由雕刻精美的二龙戏珠碑帽、碑身及形态逼真的龟趺组成。龟趺又名赑屃、霸下等,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是龙生九子之一,貌似龟而力大无穷,可驮负三山五岳。所以在等级森严中国古代,只有帝王将相仙逝后树碑立传,才由赑屃驮负,一般平民百姓既不能僭越规制,也承受不起。面对古代遗迹,我们只能心存敬畏而不可造次。

此碑正面记载了明代“土木堡之变”和“南宫政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英宗皇帝于天顺五年(1461年)钦奉勅赐襄府焚修佛院,更名‘大承恩寺’”的渊源。碑阴记载的是成化十二年(1476年)宪宗皇帝敕赐钟楼和万斤铜钟之事。亭子东侧台坎的展示牌上有简介,敬请留意。

特别提示

极少数游客见到这尊龟驮碑,竟让孩子甚至自己骑上神兽赑屃颈部。游览大承恩寺,对一景一物必须以敬畏之心虔诚瞻仰。如此行为极为不妥。其一是破坏了国家珍贵文物。玉碣碑镌立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其中蕴含的灵气无法言表;其二是举止不雅,这种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其三是造成了安全隐患。应该引起游客高度警觉。

针对这一怪象,经过深入探索并请示上级批准,我们准备在玉碣亭的六根立柱之间加装与古建筑相适应的木质护栏,同时把前后碑文置于护栏之上。此举既保护了文物安全,也为游客研读古碑文提供了方便。

为了文物安全,请不要攀爬龟驮碑,严禁在古碑上乱写乱画。您的一举一动都在遍布景区的天眼之中。

由山门后门往左(西)沿放生池南侧通道走上进寺老台阶,这里坡度较缓,方便年老体弱者上下。通道两侧有300至1000年的楠木、柏树等珍贵古树,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行走在时空隧道一样的林荫小道,别样感受涌于胸中。

这棵千年楠树位于进寺老台阶铁门前十五米处,站在路边古树旁观望,远可见山门殿、玉碣亭,近可见放生池。此楠树历经千年风霜雪雨,树干仅剩一半但依然枝叶茂盛!它与山门前东侧古楠树有异曲同工之韵,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

天禧楠树历史文化

此树距今1000多年,约栽种于1018年,即北宋天禧二年前后。现仅存半边,但枝叶茂盛。

楠木为我国特有树种,以往四川有天然分布,由于历代砍伐利用,致使这一丰富的森林资源近于枯竭。目前所存林分,多系人工栽培的半自然林和风景保护林。在庙宇、村舍、公园、庭院等处尚有少量的大树,但病虫危害较严重,也相继在衰亡。楠木以其材质优良,用途广泛而著称于世,是楠木属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

据统计,目前承恩寺景区内有500年以上古楠树八株,这些古树是承恩寺的历经沧桑发展至今的见证者。

唐宋期间,广德宝岩禅寺可谓香火鼎盛,根据《万铜山广德宝严禅寺兴造记》的记载,“按《传灯录》所载,道业隆盛,释门宗仰者,广德五人焉。”《传灯录》即《景德传灯录》,为宋真宗年间释道原所撰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对后世的宋、元、明各代影响颇广,特别是对宋代教界文坛产生过重大影响。

北宋年间在谷城一江之隔的老河口,当年的乾德县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两朝元老张士逊(964—1049年),他曾在北宋天禧年间到过广德宝岩禅寺并留下《题宝岩禅师丈室》五言诗一首。

其诗曰:

泉边开丈室,岩下诵金经。举目闲云冷、扬眉众峤青。百途皆有碍,一户独无扃。谁学嵩林者,齐腰雪满庭。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河口)人,北宋早期政治家、诗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均州郧乡县主簿,除射洪(今属四川)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1040)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谥文懿。张士逊曾经活跃于北宋政坛,在真宗、仁宗二朝三次拜相。

据此推知,这一时期应该是“广德宝岩禅寺”的兴盛期。这棵楠树或许是宝岩禅师和弟子,甚至可能就是禅师与张士逊合植。

由进寺老台阶拾级而上,就来到天王殿广场西侧的鼓楼遗址,遗址(下图)对面就是始建于成化十一年的钟楼。“晨钟暮鼓”就发生在钟鼓楼里。

鼓楼遗址历史文化

历史上,承恩寺鼓楼就位于大殿中轴线以西、天王殿门前广场西南部,与钟楼呈对称布局。

唐代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中的“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如陆游的“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也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亦指古时(汉魏除外)城内的报时法。

据玉碣亭碑阴文字记载,承恩寺钟楼是成化十一年(1475年)兴建。千年古刹大承恩寺从隋代到唐代再到明代,都是帝王敕修,作为一个皇家寺院、帝王家庙,晨钟暮鼓是寺院僧侣最好的生活写照。而今钟楼保存完好,鼓楼据传在明末就已被毁。

鼓楼遗址坐西朝东。面阔、进深各三间,呈正方形,边长约10米。传说鼓楼二层正中置大鼓一面,楼下供阿弥陀佛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2017年修正本)》第二章第二十二条“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之规定,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茨河承恩寺”,近年来,文管所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欲在原址上重建鼓楼。按照《文物法》之相关规定,即使文物主管部门不予批准,我们通过遗址保护措施,依然能够再现历史遗迹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游客领略到大承恩寺深厚的文化渊源。

钟鼓楼分别位于天王殿前东、西两隅。保存完好的钟楼为正方形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坐东朝西,面阔、进深各三间,边长10.06米,通高12.7米。五架梁四周出单步梁。前檐明间装隔扇门,次间砌坎墙加隔扇窗。据玉碣碑碑阴铭文记载,钟楼及万斤铜钟由宪宗皇帝敕赐重建于成化十一年,二层正中悬挂万斤铜钟,一层供释伽牟尼佛像。

古诗云:

三生石上记前踪

古貌庞眉认旧容

丈室从来尊长老

空门惟喜对云松

池边洗钵道心寂

花下弹琴春意浓

笑指禅关谁打破

万铜山里一声钟

文物小知识

您知道吗,承恩寺洪钟共有四口,存世至今的仍有三口:

其一为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铁钟。据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万铜山钟楼有巨钟,寺僧一日往击,忽不见。至夜,卧其旁伺之,……少顷复涌出,顺流东之,为襄人所得,置之昭明台上。”参照铁钟铭文以及更早发行的《襄樊文物》册页记载:“泰定铁钟是元代泰定三年僧福增等人为南漳宝露寺铸造的一口宏钟,通高2.5米、直径1.3米,明代初年迁移至襄阳钟鼓楼。在该楼拆除时,复将此钟迁移至绿影壁。”则更加确切证明,现存于襄阳昭明台内的泰定铁钟,就是早年从承恩寺流散无疑。

其二是至今保存于承恩寺的宣德四年(1429年)铁钟,通高1.53米,口径1.3米,周身以大量中文,并有后天八卦作装饰。据钟文记载,此钟由当年觉成大师化缘,荆州府信众捐赠铸造,重约二千斤。

其三是成化十一年由宪宗皇帝敕赐的万斤铜钟,通高2.3米,口径1.57米,壁厚达0.1米,重达万斤。铜钟周身以梵文、法轮、游龙、八卦作装饰。公元1475年至今仍完好悬挂在钟楼上层。

另据志书记载,唐代“广德宝岩禅寺”还铸有一口万斤铜钟,后不知所踪。乾隆《襄阳府志》记载:“万铜山,(谷城)县东南九十里。唐时广德寺铸万斤钟于是山顶,因以名山。寺当在此山中。然,旧志止有“唐德寺在县东南九十里。”“唐”“广”两字,恐鱼豕之讹。”“万铜山就是今大承恩寺背靠的”狮子山“。

重要提示

为了文物安全,请不要随意推搡摇晃万斤铜钟。您的一举一动都在遍布景区的天眼之中。

由钟楼门前径直向上进入一道小门,由此可以欣赏到八百多年古槐和六百多年的桂花树遗迹两通古碑。画面上的两通石碑是明代中晚期镌立。左侧是一通《崇圣殿记》,立于正统八年(1443年),撰写碑文者依然是胡濙,记录了水陆崇圣殿的修建以及襄王造毗卢佛等事宜。右侧是一通《承恩寺重修大承恩寺碑记》,立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是第六代“襄王厚颎顿首书”。碑文记载了朱厚熲捐余禄对寺院殿堂内外进行整修,以“追思畴昔祭扫感慨之情”的详情。

鉴于石刻长年受阳光雨露的影响,为保护古迹,我们将对两通石刻进行防护性保护。届时也将碑文刊于一旁,便于游客研读学习。

2017年6月11日吾与帅瑜先生一起承恩寺抄碑情景。

历史小知识

明代第一代襄阳王朱瞻墡是太祖朱元璋四世孙、明成祖朱棣三世孙、仁宗朱高炽第五子、宣宗朱瞻基之弟,英宗朱祁镇的皇叔。按例被封为亲王,初国长沙,后国之襄阳。

位于襄阳市襄城区王府巷的明代襄王府,从朱瞻墡到朱翊铭一共经历了有实际在位时间的八位亲王,按其谥号分别为:宪王朱瞻墡、定王朱祁镛、简王朱见淑、怀王朱佑材、康王朱佑櫍、庄王朱厚颎、靖王朱载尧和忠王朱翊铭。因为简王之后的怀王和康王是兄弟相传,所以“襄阳王”被学界称之为“七代八王”。随着襄忠王朱翊铭被戮、崇祯帝上吊,煌煌大明帝国轰然倒塌,襄国也随之消亡。

今保存于承恩寺的“皇明襄惠王神道”石横枋,正是第二代襄王朱祁镛次子朱见淓之子朱佑楬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去世后,被其子、第六位襄王朱厚熲奉旨追封为“襄阳王”难得的实物史料。

早年此殿内除了供奉弥勒佛,在东、西山墙处还有泥塑彩绘的四大天王,可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毁。

现存的天王殿重建时间无考,根据文献记载推知,其修建时间大约在重建水陆崇圣殿前后。

文史小知识

“永安招提”是承恩寺天王殿和水陆崇圣殿之间两个天井院的必经之门。天王殿后侧天井内左右为厢房;水陆崇圣殿前的天井院两侧是东西客房。

“永安招提”中,”永安“即明代中叶英宗朱祁镇应皇叔朱瞻墡之请改”五朵山“为永安山“之“永安”,意为“亿万斯年”;”招提“即寺庙。本意为永安山下的一座寺院。引申义为大承恩寺千秋万代;延伸为大明江山亿万斯年。现存的“永安招提”门为清代修建。

由天王殿后门过天井院拾级而上穿过“永安招提”门就来到第二天井院。站在永安招提门前,左侧客房内供奉“十方三世佛”,左侧客房门前一龙首口吐莲花,这正是被隋炀帝赐名的“神泉水”。经过现代科技检测,证明此泉水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的“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摄入硒元素可防止因氧化而引起的衰老、组织硬化,减慢其变化的速度,并且它还具有活化免疫系统,预防癌症的功效。此“神泉水”为纯天然矿泉水,一年四季不断流。很多游客慕名而至掬而饮之,更有远道而来的游客自带水壶灌此泉水带回家饮用。

天王殿东墙外有一通镌立于正统八年(1443年)岁次癸亥五月的“崇圣殿记”碑刻,云:“今复以中前殿基改建为水陆崇圣宝殿,高五十七尺,重檐叠拱,极其壮丽,雄冠诸刹。敬蒙襄府贤王殿下造毘卢佛一尊,座至焰光三十尺,金彩饰就,虔奉殿中南向。”可知此殿复建于正统八年之前。

小知识

承恩寺水陆崇圣殿是全国少见的正方形建筑结构,殿内正中供奉的毗卢佛全称叫“毗卢遮那佛”,中文叫做“大日如来佛”。毗卢佛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阶层的佛,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两部曼荼罗中,大日如来都是居于中央位置,他统率着全部佛和菩萨,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据正统八年《崇圣殿记》记载,“殿中周围悉悬水陆神像。”,此句清楚地交代了此大殿缘何叫“水陆崇圣殿”而不叫“大雄宝殿”的由来。

袁浩导演作品《五朵山下承恩寺》

(来源:谷城县承恩寺文管所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