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四成癌症死亡可避免

2019-04-03 10:43   云上谷城  
导读
云上谷城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和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团队近日在《柳叶刀》全球健康子刊上在线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2014年,中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有1036004例癌症死亡可归因于潜在可改变的风险因素,这一群体占当年癌症死亡人数的45.2%。这意味着,超过四成的癌症死亡可通过一级预防避免。

他们使用2014年成人癌症死亡率数据,发现吸烟、感染和不良饮食是造成癌症总负担的最大因素。陈万青说:“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环境质量,积极开展一级预防,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风险。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准确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对癌症死亡的影响。”


研究团队将23种可改变的癌症风险因素划分为5大类:行为因素4种,包括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饮食因素7种,例如水果、蔬菜、膳食纤维和钙摄入不足,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摄入过量等;代谢因素2种,即体重超标和糖尿病;环境因素2种,即PM2.5污染和紫外线辐射;感染因素8种,包括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和华支睾吸虫。

研究指出,所有风险因素影响最高的癌症是卡波氏肉瘤和鼻咽癌。按性别划分,影响男性最高的风险因素是吸烟、乙肝病毒感染、低水果摄入量、饮酒量及PM2.5影响;女性则是水果摄入量低、乙肝病毒感染、吸烟(尤其是二手烟)、体重过重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从年龄来看,饮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代谢因素在40岁~44岁男性和50岁~54岁女性中影响最大;行为因素在50岁~54岁男性和65岁~69岁女性中影响最大。

来源:健康报网

责任编辑:杨守荣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表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