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1岁猝死那天,和你做了同样的事

2019-04-16 17:46   云上谷城  

最近这几年,我经常和身边朋友调侃:

咱们90后,真的老了。

不信你看很多爆红的明星,一查资料,都是我们同龄人。

尤其是近两年出来的小鲜肉,你一个90后都看不到了。

最近看新闻,我又发现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癌症”“猝死”这些看似遥远的词,也开始和我们产生联系。

几个月前,朋友圈有人转发了一条新闻:

年轻记者突然离世震惊媒体圈,原因居然是崴脚?

看到这样的标题,我自然心里一惊。

但引起我注意的不是新闻,而是朋友的话:

我认识这个姑娘。

她很活泼,在英国读过博士,平时喜欢种花。

关键是,她跟我还是同一年的。

我忍不住害怕:

发生在她身上的,也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去世的姑娘,是中国日报的记者小吴。

杀死小吴的病,叫做肺栓塞。

我赶紧去查这个病的成因。

一查,吓一跳。

肺栓塞的成因,是久坐。

是的,这样一件你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居然会杀人。

我试着用“久坐”“血栓”“猝死”作为关键词搜索新闻。

结果令人意外,“中彩”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一样多。

这是肺栓塞最可怕的地方:

对所有年龄段一视同仁。

武汉男生小陈常常加班,回家后坐着玩“吃鸡”。

这天,他打完游戏,突然胸口剧痛。

检查结果:血栓。

要不是手术取栓及时,他差点就挺不过来。

南京女生小刘窝在床上复习,左腿肿了好几圈。

医生说,左腿产生了血栓。

一旦转移,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猝死案例。

在这两个新闻里,小陈23岁,小刘21岁。

他们都比我年轻。

但血栓并没有因为他们年轻,就对他们下手轻一点。

你可能觉得,新闻离你很遥远。

但其实,肺栓塞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

大家一定会产生跟我一样的疑问:

一个人好端端坐着,为什么会影响到肺?

在我们的常识里,不运动的后果顶多是肥胖,亚健康。

再严重一点,也不过是得上痔疮。

怎么会致命呢?

在这里,我先做一个小科普。

除了心脏之外,我们的小腿肌肉也负责推动血液循环。

被称为“第二心脏”。

坐着时,小腿肌肉不动,腿部血液流速随之变慢。

日本做过一项实验,测试人坐下后的腿部血液流速。

30分钟后,流速降低了70%。

于是,血管里的脂肪和糖分,形成了血栓。

随着血液循环,血栓到达肺部,堵死了肺部血管。

一旦肺部供血不足,轻则胸闷,重则窒息、猝死。

这,就是肺栓塞。

根据WTO统计,肺栓塞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三杀手。

一旦病发,留给医生的时间非常有限。

在死亡案例里,2小时内去世的患者超过90%。

更多患者根本来不及抢救,就撒手人寰。

广州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悲剧。

一个40岁的二胎妈妈在家呼吸困难,叫了救护车。

急救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却发现她已经没了呼吸和心跳。

更可怜的是她的孩子。

刚刚出生几天,就失去了妈妈。

同时,肺栓塞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名字——

“Silence Killer”(沉默杀手)。

因为这种病常常被医生和患者共同忽视。

病发前,80%的患者几乎没有症状。

病发后,误诊率高达70%。

文章开头提到的记者小吴就是这样。

在她去世前,还发过朋友圈:

已预约明早重新检查,就这样开启了年假模式。

是不是要重新拍个片子看看韧带,有没有可能是血栓?

可她还没能等到进一步检查,就去世了。

有很多病人和小吴一样,直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

而在这沉默的杀手背后,是一个个久坐的年轻人。

清华长庚医院吴巍巍教授,就曾下过定论:

95%肺部的血栓来自腿部。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

每多坐1小时,血栓风险将增加10%,寿命减少22分钟。

今天的久坐,就是明天杀死自己的凶手。

其实,久坐的危害,远不止肺栓塞。

肺栓塞来得快,治愈之后恢复也快。

但有一些疾病,是长年累月才能发现的。

十几天前,我看到了一则新闻。

33岁的南京男生小张被查出了大肠癌。

而且是晚期。

他是个程序员,每天伏案工作的时间,超过10小时。

如有雷同,不一定是巧合。

我有个前同事剪辑特别牛逼,已经做到公司中层。

后来我离职时,为了感谢照顾,专门请他吃饭。

没想到,他一个贵州人,竟然跟我说要吃清淡的。

他说,前几年项目赚钱,自己提成多,升得也快。

在房山买了房后,存款瞬间见底,但又要给孩子攒奶粉钱。

于是,他对自己更狠了。

后期机房里温度很低。

他裹个军大衣,一动不动熬24小时,都是家常便饭。

直到有一天他便血了,才赶紧去检查。

结果是肠癌。

医生说,90%的肠癌患者,年龄都在50岁以上。

像他这样30出头的患者,很少见。

但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久坐不动。

那天我们吃饭时,他跟我说:

捏捏,你们写稿的,也是一天到晚坐着熬。

听我一句劝,也惜命一点吧。

我以前总说,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问赶路人。

放屁!全是恶魔交易。

我看着他面色发黑的脸,心漏跳了好几秒。

除了前同事的肠癌以外,

子宫内膜癌、肺癌、胃癌、糖尿病,也都和久坐正相关。

英国每年至少有7万人,因为久坐去世。

如果你每天坐6个小时以上,早死风险就会增加25%。

说久坐是排名第一的“慢性杀手”,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TED演讲有一个3分钟的短片,叫《久坐的危害居然这么大》。

它讲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人类的身体是为了运动设计的,它一点也不喜欢坐着。

这个观点让我很意外。

作为一个在电脑前成长起来的90后,我的生活从来就没围绕运动展开过。

我们最喜欢的动作是葛优瘫。

饭店离公司不到500米,也习惯了拿手机点外卖。

即使跟朋友聚会,也是坐在一起玩手机。

更不用说工作了。

10点上班,一直坐到凌晨两点。

有时候回了家,还要继续加班。

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人,有谁不是长期坐着。

建筑设计师要坐着画图到深夜,律师动辄坐着审合同一整天。

工厂里,还有无数坐在流水线上的工人。

我们都是被工作绑架在凳子上的人。

现在,绑在凳子上的时间,还在被不断延长。

最近,一个叫“996.ICU”的网页火了。

996的意思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ICU的意思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这是无数互联网企业,心照不宣的工作制度。

程序员们爆料了84家实行996制度的公司。

这里面,包括最近大面积裁员的京东。

也包括去年在年会上高调宣布“996”的有赞。

还有很多企业的加班制度是隐形的。

比如腾讯。

前段时间,360推出了一个小程序。

可以显示厕所坑位的占用情况。

员工可以用这个APP,节省如厕排队时间。

当然,那些如厕时间过长的员工,也免不了被监控。

还有些公司就更霸道了。

带薪拉屎可以,别超过6分钟。

枣庄市贵诚集团规定,员工上厕所需要签名。

上厕所只能用6分钟,迟到1分钟罚款10元。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这一切都导向一个结果:

我们坐下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更糟糕的是,我们已经开始习惯。

没有人觉得,久坐这件事其实不正常。

凳子和手机一样,成了长在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从上班族,变成了“上班卒”。

你可能会问,那我们能怎么办?

上班坐着猝死,不上班就只能回家饿死啊。

我明白大家拿命换钱的无奈。

但拼搏,并不意味着要以生命为代价。

为了帮大家克服“久坐病”,我咨询了身边的朋友,医生和复健师。

从他们的建议里,挑选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希望你看完后,还能发给身边朋友,多帮一个是一个。

就当是做公益吧。

1、用小杯,多喝水。

我咨询的医生们,都建议多喝水。

喝水可以防止血液过于黏稠。

用小杯喝水的目的,是增加起身打水的次数。

如果办公场地比较大,最好到比较远的饮水机打水。

医生建议每1小时,活动5分钟。

常常喝水走动,去洗手间,完全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2、使用番茄工作法。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时间管理法。

一个番茄时间是25分钟。

设置好番茄时钟,专注工作。

番茄时钟响起时,休息5分钟。

每4个番茄时段,可以多休息一段时间。

所有手机应用商店里,都有很多番茄工作法APP。

忘记休息时,请用这个方法提醒自己。

3、站立办公。

在Facebook的办公室里,有不少站立式工作台。

员工可以站着工作,累了再坐下休息。

这样能保护颈椎、腰椎,防止久坐病。

我一个设计师朋友特别推崇站立办公。

国内这样的办公场所不多,她自己买了可调节电脑架。

完美克服了久坐小腿肿胀的问题。

4、踩缝纫机。

我收藏了很多办公室健身教程。

不是动作幅度太大,就是时间很长,实操性很低。

收藏以后,一个都没真的做过。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去咨询了几个资深复健师朋友。

他们告诉我,有一个动作简单又隐蔽。

坐在椅子上,双脚放好。

使劲提起脚尖,然后放平。

努力踮起脚跟,然后放平。

像踩缝纫机一样,模仿走路时的肌肉状态,促进血液流通。

相信我,这会是你唯一能坚持下来的办公室运动。

当然,如果你愿意回家时提前一站下车,步行15分钟回家。

或者上班时,不坐电梯,走步行梯上班。

效果就更好了。

但是,我更希望此刻正在看手机的你,

站起来,走两步。

坐着当然很舒服,但久坐真的会致命。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

点一下“在看”,提醒亲友们站起来,别让这句话成为猝死前的空谈。

来源:今夜九零后

责任编辑:杨守荣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