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赵湾街道个体户关中华提着尘封了38年的桑蚕丝渔网,和朋友一起到渔坪村的小河里撒网捕鱼,不一会儿的功夫,两斤鱼就装进了鱼篓。
关中华说,前些年,由于管理不善,赵湾各小河深受毒、电、笼等各种非法捕鱼的侵害,水生物濒临灭绝。关中华从外公上辈一代代祖传的撒网捕鱼技术也失去了用武之地,这渔网一封就是38年。
前不久,听说渔坪小河里又有了各种鱼种,关中华就把渔网拿出来试试,结果随便撒下去,网网没有收空。这小河里的鱼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从2017年起,赵湾乡响应党中央号召,建立党政“一把手”挂帅的“河长制”,并将此制度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部署,对乱占滥建、乱围滥堵、乱采滥挖、乱倒滥排、乱捕滥捞的问题进行大力整治。同时,鼓励外出工作或创业的赵湾籍成功人士,常回乡看看,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出智出力。
2018年4月,在某单位工作的成功人士刘义勇在谷城渔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费7万元从神龙架购买2.5万尾珍贵鱼种投放到赵湾境内的东河、西河,带动了当地群众自觉维护水域生态的积极性、主动性。于是,东河、西河的鱼、虾、螃蟹以及适宜本地生长的其他水生物,又逐渐繁衍起来,小河又在慢慢恢复30多年前的生机与活力。
通讯员:阮家谱
责任编辑;杨守荣
编审:魏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