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让精准扶贫搭上“乡村旅游快车”

2019-08-08 16:35   云上谷城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谷城县依托自身丰富的农业资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结合实际情况,将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今年47岁的艾元会是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一组村民,现在在堰河村的一家农家乐里打工。今天店里来了三桌客人,艾元会正忙着端茶、上菜。

谈起家乡的旅游人气,艾元会十分骄傲。堰河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为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也为艾元会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2010年,艾元会的丈夫张玉兵脑部长了血管瘤,手术费用加上住院费用一共花费了十几万元,家里债台高筑。虽然脑部装上了支架,可以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但年纪轻轻的丈夫因此丧失了劳动能力。

谷城县五山镇党委书记朱莹告诉咱们,让这些贫困户一搬来,就加入了堰河村的乡村旅游合作社。政府来给他配一定的股金,到了当年的年底,贫困户就可以受益。

搬来先入社,年底就分红,这个社就是谷城堰河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还可以到合作社里去务工,打工的劳务也有薪金收入。同时贫困户把土地出让给合作社也有一定的租金收入。有了这三金的收入,贫困户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现在,艾元会靠打工、合作社分红,年收入2万五千块钱。丈夫张玉兵在后山上养了十几头黑猪,村里还为他提供了公益岗位。全家年收入从一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四万元。

堰河村的乡村旅游起步早,已形成了休闲观光、农家乐、民宿等多元旅游经济产业链。为让像艾元会这样的贫困户共享乡村旅游“红利”,镇、村多措并举,与贫困群众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鼓励贫困群众以资产、资源参与经营,让他们获得稳定收入。

堰河村久久为功,让绿色留住了人。而苏区村,当地则在红色上狠下功夫,让红色吸引人。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被称为谷城革命老区第一村。这里曾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谷城县苏维埃政府、谷城地方红军创建和活动的重点区域。

多年前,苏区村因为山贫地脊、交通不便,无劳动力,致贫137户,355人。2015年,苏区村依托绿水青山、革命老区等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重走红军路,忆苦思甜吃红军饭,听一场红色故事,看一场红色电影,大大增加了苏区村红色旅游的人气。

这里是贫困户冯天明的猕猴桃基地。冯天明最初种植了5亩红心猕猴桃。近两年,随着苏区村乡村旅游的优势逐渐显现,冯天明现在把红心猕猴桃的种植规模扩大到了30亩。

冯天明表示原来前几年还不行,慢慢来游玩的人多了,就是三五成群的很快就能把猕猴桃摘完了,不出村也能卖个干干净净。

旅游助脱贫、旅游富百姓,这正是谷城县促进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互动发展结出的硕果。近年来,谷城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大力融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体验农业。实现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农村环境三提升,将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摘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谷城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晓宇表示扶贫先扶志。最担心的还不是贫困户在物质上的贫穷,而是担心他们精神上的贫穷。发展旅游产业,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更是把旅游和扶贫等社会事业紧密结合,充分让贫困户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把外地的游客引进来,也是把外地的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引到了我们的偏僻的山村,不仅仅是让贫困户销售产品拿到了钞票。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外界清新的空气,让他们唤起了昂首奋进,追求美好生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唤起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斗志。

来源:襄阳三农

责任编辑:杨守荣

编审:魏燕辉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