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觉得生活应该肆意挥洒,极尽绚烂。 后来,看的风景多了,历经的世事多了,渐渐发觉,原来,一切都会从张扬沉淀为内敛,从喧嚣走向平静,从聒噪迈入沉默。 当一个人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张扬,并不代表他变得懦弱或妥协。
而是洗尽铅华之后,更加深刻地明白“得失随缘、福祸相依、能苦会乐”的真谛。
1
得与失,都随缘
当一个人越来越沉默,是深知:得与失,都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无时不刻在得到某些东西,同时也在失去某些东西。
选择了僻静的小道,就错过了车水马龙的繁华;
拥有了满目春意,就告别了银装素裹的冬天。
得与失,总是相随而来。
患得患失只会让自己整日纠结不已、惶恐不安。
其实,万事得失天注定,又何必三更愁断肠呢? 佛家说,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如果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让得失随缘吧。
有位收藏家,对茶壶情有独钟,收藏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名贵茶壶。
其中,他最爱的是朋友送的一把龙头壶。
当初收到,他的眼睛都发亮了,还为此高兴了好一阵子。
一日,一群好友相约聚会,收藏家拿出这只心爱的茶壶,泡茶招待诸位好友。
好友们对这只茶壶很好奇,便相传着欣赏把玩起来。
突然,“咣”的一声,茶壶碎了,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人人不禁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收藏家走上前,边收拾碎片边笑着说:“每一把壶,从我得到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早晚会失去,因为它们不可能永远属于我。”
说完又开始拿出另一只茶壶,与好友聊天谈笑,享受当下谈天说地的快乐。 得到,固然让人欢喜,但失去,也无需太过伤心。
错过了太阳,与其黯然神伤,不如抬头欣赏山间之明月。
错过了渡船,与其愤懑不已,不如迎面享受江上之清风。 《后汉书》中如是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某处有所失,也会在另一处有所得。
得之,是幸;失之,是命。
生活其实很简单,繁杂的是人心。
2
福与祸,心要定
当一个人越来越沉默,是在生活的磨砺中练就了一项本领:无论福至,还是祸来,都能够坦然接受、平静对待。
《老子》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人生之海中漂泊,难免经历动荡。福祸从来都是相依相附,心头大可不必为此缠绕不休。
当下看来是福或是祸,其实都只是一时之福,一时之祸而已,当把时间线拉长,把眼光放远,方知一切在冥冥之中有定数,又有转机。
从前,有只小鱼出来觅食,没游多远便看到了海藻,感叹自己运气真好,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不料猝不及防地被海浪卷到浅滩。
小鱼正庆幸还好浅滩有水,不然自己的一命呜呼了。转眼却被渔夫网了上去,渔夫也为自己今天的运气暗喜。 兴高采烈的渔夫往回走时,不小心被石头绊倒,手里的鱼也被丢回了海里。
因为一颗小小的石头,渔夫的脚摔伤了,鱼也没了,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家。当晚一家人要去朋友家聚餐的计划也因此被取消。
那晚朋友家不小心失火,朋友被烧伤,渔夫一家又因那颗小小的石头躲过一劫。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是福是祸,心都要定。
《增广贤文》中说,“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 心定才能不随外境而转,心定才能心安。
心若不定,就像孤立在风中的火苗,摇摇晃晃,一下子便熄灭了。
3
悲与欢,不执迷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年少时,尚未体会到真正的愁滋味,却总喜欢逞强说自己的愁有多深。
待涉世已深,尝遍愁滋味,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因为有些苦不能说,有些乐不必说,于是越来越沉默。 当一个人越来越沉默,不过是不再执迷于悲欢,知道很多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只是自己夸大了心情,还把自己困住了。 有个小伙子去拜访一位声名远扬的禅师,问道:“您是有名的禅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有。”“是什么?”
禅师答道:“吃饭的时候就认真吃饭,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
“这有什么难的?谁都能做到。”
禅师笑而不语,小伙子摇摇头,告别禅师回到家中。
过了一段日子,小伙子事业不顺,心事重重。
回到家时,老母亲已为他备好一桌子菜肴,他却心不在焉,食之无味。
“儿啊,无论遇到什么,这饭总得好好吃啊。”
小伙子一听,便联想到了禅师之前说的那番话,才恍然大悟:常人总是有着千种思量,万般妄想,便容易在悲欢中迷失自己,找不到出路。 有一句话,既能让高兴的人难过,也能让难过的人高兴。
那便是:一切都会过去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悲欢亦转瞬即逝。
人生数十载,若是沉溺于一时的悲欢之中,又怎能看到更广阔亮丽的风景呢?
“落红深处有冷暖,世事沧桑乃寻常。”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岁月波澜,得失相随,福祸交织,悲喜参半。
也因此,每个人的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和趣味无穷。 当一个人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不是当初的满腔热血已经凉透,而是成熟了、看开了,也释怀了; 是在经历了岁月独有的刻薄方式后,渐渐宽宏,不管被生活如何对待,依旧能“一口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是在面对命运扑面而来的惊喜也好,惊吓也好,都能妥善安放,让自己在方寸之地中,依旧有悠悠花香萦绕,有徐徐清风在旁。
-END-
来源:师父曰
责任编辑:邓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