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一夜
常回望一个地方,这就是离重庆千里之外的乌镇。
乌镇于我,既不是家乡,也不是求学或工作过的旧地,更不是在那里有过缠绵悱恻的故事。但我就一直都想着,总想一有机会,就回到那里看看。
我是喜欢水的,尤好山间溪流和千回百转的小河,所以,我很羡慕那些临水而居的人,所处环境,既有原生态的意味,又有现代化的各项生活功能。乌镇就是这样的地方,在这里,哪怕是发呆,呆得都很认真和舒适。
去过乌镇多次,一般会小住二三天,最长住了一周。这次到乌镇属于临时起意,恰逢周末,脑子里就动了周六到乌镇住一晚,周日再返上海的念头。生活就应该这样:工作不是全部,要学会找各种理由放松自己。
窗前,垂柳依依,涟漪轻起,时不时就有一条乌篷船,载着不同肤色的游客从我窗旁划过。
船家们前倾后扬的摇橹动作倒也潇洒,有点类似川渝两地农民在自己院坝上打谷子,虽都是劳动,但我觉得前者安逸些,能收到现钱不说,还能接触到各国人民。据我的美女同事讲,乌镇的船家都会说些英语。
水是乌镇的魂。喜欢她水与镇相融,桥与街相通的灵动和婉约。尤其是冬日早晨,袅袅升起的或浓郁或轻扬的雾景,以及夏日晚间,被夕阳映照的拱桥和桥下金币样散开的波光。
在这样的场景里,杨柳、雨滴、弄堂、青石板、乌篷船和撑伞而行的人,仿佛一帧定格的意象,又有辽阔的流淌。
在乌镇,河水是比弄堂更亮的路。乌镇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太湖运河水系,河运历来发达,但我更关注的是水与乌镇原住民之间的关系。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时乌镇被誉为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在乌镇时,我常喜欢到岸边或拱桥上小坐,多次发现有船家给岸边的居民送东西,也有居民上船去别处或返回。
现在陆运虽很发达,但乌镇人还是保持了这种在水上脚不沾地的回家方式,可见传统生活对乌镇人的影响。
很想看到一条船,在蒙蒙细雨的早间,载着一位身穿蓝印花布的年轻女子上得岸来,那女子正是多年前赴外地求学的漂亮街坊,可惜没有这幕发生。
人有时就是这样, 爱遐想, 遐想里还偏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喜欢乌镇的晚上,先是沿河路灯亮起来,然后是小瓦盖的商铺里和居民家,灯光也五颜六色,尤其是灯笼照出的光,像一种喊你去的语言。
这真应了我在一首诗中的表达:当期待的光线和阴影/最终形成了朝气蓬勃的氛围/乌镇的重点不在细节/而在意的折射和传承。
乌镇一夜,我想象有一种好:晚出的人,用手遮住灯火,走过雨后青石板的小巷,然后闪进一朵窗花的梦里……
乌镇苔藓
在乌镇,即使寒冬你也能见到春天的绿意,那就是随处可见的苔藓,尽管它弱小甚至卑微,我却对它心生欢喜。
去过乌镇多次,倾心泛水荡舟,也沉迷老街建筑。再有,就是跑到小河边看苔藓,常蹲在河岸多时,看够了再沿着弄堂的青石板找寻。
其实,现在爱好苔藓的人越来越多,我身边就有朋友在自家养苔藓,我在乌镇时,也遇到过几拨和我一起“追藓”的人。前不久,偶然还看到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通过人工栽培苔藓,满足市场需求的报道。
我不落寞,美,其实是有共识的。
苔藓于我,虽不是皓月清风,但它是时光的沉淀,也是诗意的表达。苔藓不止于好看,它的作用还很大。从生物上讲,苔藓能分泌一些酸性物质,溶解岩面,经悠久岁月后,逐渐形成土壤,为其他高等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同时,苔藓还具有蓄水能力,能有效保护水土不被流失;它还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有害物质。
苔藓的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如同我们体内需要有表现生命活力的酶,乌镇苔藓因水乡的滋养而格外翠绿,幻美万千。
不管是细雨纷纷,还是风和日丽, 当我静坐在诗月廊茶社,或伫立在民宿的屋檐下,又或漫走在东西两栅的石板路上,我都会看到那些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苔藓。这些绿绿的的苔藓,大的如一方青葱的草坪,小的又像一块水头极好的翡翠界面。
还有一些刚生长出来的苔藓,嫩黄的身子半浸在水里的石头上,随轻起的涟漪飘动,我不禁发出一声赞叹:“哇,连石头都有生命力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离邮局不远处的一所老房子看到的苔藓,它依一面斑驳的整墙生长,像一幅绝好的“江南翠绿图”,疏密有致中,尽显浑然天成的大气和灵动。读此“图”,既有唐人王维“复照青苔上”的光鲜,又有宋人晁补之“青苔院锁”的惆怅。
古人好苔藓的远不止王维、晁补之,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袁枚等诗词大家都曾以苔藓寄情。
在他们当中,我以为写苔藓写得最动情、最热爱的当属清代诗人袁枚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什么意思呢?按当下的话讲,不管平台好坏、能量大小,都要热情地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景。
我想,苔藓于我,除了养眼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内心的笃定和“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人生理念吧。
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件关于“小”的往事,说来已有近20年了。我的老领导汤一鸣先生原在新华社总社工作,后调欧洲等国分社,尔后又调回总社,再又从北京只身来重庆,在重庆工作不到三年时间,又赴美国履新。
就在他赴美前夜,我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请这位口碑极好的兄长给我几句励志的话,他思考了一会,很认真地写下了:“人在小事上用心,方能干出大事来。”
汤先生前年已从美国回京,开启了美好的退休生活。他是江南人,老家离乌镇很近,说不定哪天就与他同游乌镇,共赏苔藓。
我所居住的城市也生长苔藓,但与乌镇苔藓相比,规模不够,有大写意的罕见,且难寻芳踪。
乌镇苔藓与人相伴而生,不喧嚣、不张狂,在和风细雨中悄然发芽,静静生长。它无疑是那片生生不息、诗意流淌的土地上奇丽的画卷。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