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禁渔弹奏生态“和弦” 襄阳谱写生态文明新乐章

2020-12-18 09:56   云上谷城

千里汉江,长江最大支流,也是养育了数百万襄阳儿女的母亲河。

然而,曾经的高强度开发让汉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50年间,汉江襄阳段鱼类种群个数由118种下降至78种,到2018年,这个数据又下降近一半。

过度“索取”下,汉江“母亲河”病了。保护“母亲河”迫在眉睫。

长江“十年禁渔”,襄阳打响汉江禁渔攻坚战,并弹奏出生态“和弦”,谱写生态文明新乐章。

图为航拍汉江流域老河口段

力度——生态防线打造全链条

对许多生活在汉江流域以水谋生的襄阳渔民而言,“靠水吃水”是历史沿袭的谋生手段。

然而,过度索取下,“靠水吃水”逐渐演变成“竭泽而渔”。

未实施禁渔前,汉江两岸,沿江地笼网密布,过度捕捞、滥捕滥捞现象突出。

更有甚者用电打鱼、下毒捕鱼、炸药炸鱼。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家住汉江边的襄阳市民总感到痛心。

“电毒炸”“绝户网”,无序捕捞、野蛮捕捞、滥捕滥捞……只图短期利益的“竭泽而渔”式发展,带来的是汉江生态及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汉江鱼类种群数量锐减。

2019年12月10日,为落实中央和湖北省委有关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襄阳市召开汉江襄阳城区段禁捕渔民退捕安置补偿工作动员会,公布了《汉江襄阳城区段禁捕渔民退捕安置补偿工作方案》,将汉江襄阳段全面禁渔,作为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汉江襄阳段全面禁渔的序幕。

2020年7月,襄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先后发布决议、立法决定和重要通告,以雷霆万钧之势推动“禁渔令”的落实。

图为老河口市双光谱热成像智能监控系统

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多次检查督导汉江禁渔工作,强调要不折不扣落实禁捕退捕要求,从严从实惩治非法捕鱼行为,不断加大巡江力度,保护好汉江母亲河。

多部门联动,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把河湖长制延伸到禁渔工作。

图为襄阳市渔船上岸拆解现场

对所有船舶进行逐船逐人登记造册。有证渔船全部上岸拆解,“三无”船舶和橡皮艇、竹筏等,迅速查扣,拖离水域。

对汉江中存在的电打鱼行为和“地笼网”“迷魂阵”“绝户网”等非法渔具进行彻底清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岸上巡查、水上巡查、空中无人机巡查、网上监控巡查、重点人群排查……不让非法捕捞行为有可乘之机。

图为襄阳市渔船上岸拆解现场

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在襄阳市全面展开。通过集中整治,襄阳市共收缴非法渔具22238件,查处非法捕捞案件63起,有效震慑了非法捕捞行为。

至2020年7月底,襄阳市近四千艘涉渔船舶已全部上岸拆解,江中非法渔具全部清理消失,数千名靠打鱼为生的渔民告别水上生活,洗脚上岸。

非法捕捞之所以愈演愈烈,背后动因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在打击非法捕捞的同时,必须斩断汉江野生鱼类市场销售链条。

图为襄阳市排查企业、农贸市场、超市等生产经营主体

檀溪湖农贸市场曾是襄城区售卖汉江野生鱼的主要交易市场。“现在每一家水产店都贴了签有经营者姓名的《合法经营承诺书》”水产店店主彭顺民说,市场监管人员会查验每一批水产品的批发交易票据,核实无误后才允许售卖。“没有‘身份证’的鱼根本进不来市场!”

为杜绝市场上汉江野生鱼类非法交易,2020年7月开始,襄阳市要求各类市场主体、电商平台严禁采购、加工、销售汉江野生鱼产品,正在销售的立即下架,并督促经营业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鱼产品来源可溯。一个多月时间,襄阳市共排查企业、农贸市场、超市等生产经营主体3万家次。

除了水产品店,汉江野生鱼也逐渐在餐桌上绝迹。襄阳市对各类餐馆酒店行业进行积极引导,督促经营者签订承诺书,不再购买、加工、销售汉江野生鱼类,农贸市场、餐馆饭店不得出现“汉江野生鱼”“野生江鲜”等为噱头的宣传营销字样。

全面整治下,户外钓鱼行为也压减不少,渔具店生意一落千丈。

襄阳市掀起的从“水面”到“餐桌”全链条禁渔行动,守牢了汉江生态防线。

温度——渔民上岸唱响“欢乐颂”

上午9点,48岁的襄阳市襄城区老渔民项有富开始了他的新工作——在桃花岛上巡查,负责制止非法捕鱼的人。

对于这份新工作,刚开始他还有些不习惯,规定9点上班,却总是4点就醒来。原来,项有富打渔时习惯了早起。禁渔后,他所在的檀溪湖社区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从事岛上巡查工作,负责制止非法捕鱼。从捕鱼到制止非法捕鱼,项有富说,“在岛上住了几十年,对岛上草木、江里的鱼感情也深,从捕鱼到护渔,很开心。”现在项有富不仅生活作息改变了,想法也改变了——以前老想着怎么捕鱼,现在开始思考如何保护鱼。

项有富的经历,是襄阳渔民退捕上岸开启新生活的一个缩影。禁止捕鱼后,渔民怎么办?怎么补偿,基本养老保险等怎么扶持,怎么做好渔民转产业就业?襄阳以“禁得了、稳得住、保民生、不反弹”为原则,确保退捕渔民安置有保障。

在老河口市,243户渔船渔民全部进行了信息登记和采集,建档立卡;聘请专业房地产资产评估测绘公司,对全市243条有证捕捞渔船及其发动机、网具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报审计部门审计后公示;测算出退捕渔民安置补偿资金,经市、镇、村三级公示后,完成与退捕渔民签约;审核无误后,报市财政局进行资金兑付,最后根据政策发放到渔民手中 。

截至目前,襄阳市通过上级转移支付和市、县两级自筹,共投入安置资金15561万元,682名应安置退捕渔民已全部签订安置补偿协议,补偿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

“市里对上岸渔民的补偿安置政策到位,不仅有一次性补贴、转岗就业技能培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也有政策倾斜,上岸后再也不用担心生活没保障了。”南漳县城关镇榆树林村在册在编的老渔民李义财,在了解政策之后安心上了岸。

为确保退捕渔民安置有保障,襄阳坚持以“提供一次政策宣传、一次就业指导、一次就业培训和3次职业介绍”为最低目标,落实退捕渔民安置政策,对转岗就业难度大的困难渔民,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

在襄阳老河口市王甫洲晨光村,40岁的渔民郑鹏成、郑鹏展兄弟两上岸后,成了村里转产创业的“先锋模范”。两人以22万元上岸补贴为本,创办了一家小型环保公司,主要承接河道清污除草业务。“我一直关注国家政策,知道生态保护产业有发展前途。”郑鹏成说,随着汉江生态修复工程推进,他手上的业务也越来越多。今年9月初,兄弟俩拿到了王甫洲水电站清污除草订单,公司越办越红火。

不过,更多的渔民还需要在政府帮助下实现转产增收。为此,襄阳各个区县纷纷举办转岗就业技能培训班和专场招聘会,让渔民有一技之长,适应岸上生活。

图为襄阳市举办渔民专场招聘会

今年7月,在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人社服务中心,一个专门针对汉江退捕渔民的转岗就业技能的免费培训班,吸引了40余名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参加。

通过技能培训,让退捕渔民找到新的创业门道,找到新的就业方向,从而树立起信心和勇气。

在襄阳市襄州区张湾街道,41岁的渔民陈勇,因身体伤残,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后,帮他找了一份月收入2400元的保安工作。近期,他又报名参加了技能培训,打算学习叉车驾驶技术。

襄阳市针对转岗就业难度大的大龄、伤残、缺技能等困难渔民,符合条件的,及时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

截至10月中旬,襄阳市有退捕渔民安置任务的8个县(市)区中,涉及退捕渔船1114只、建档立卡退捕渔民2223人,其中劳动年龄内人数2058人,有就业能力及就业意愿1799人,已转产转业1790人;符合参保条件2210人,已参保2210人。

图为襄阳市举办渔民专场招聘会

下一步,襄阳市将继续依托就业“大篷车”进村“三联三送”和“人社政策进万家”等宣传形式,将国家、省、市关于退捕渔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送到每一名退捕渔民手中。同时,针对有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帮助他们插上新的致富翅膀。

跨度——生态“和弦”谱写新乐章

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是推动长江共抓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对襄阳而言,实施汉江全面禁渔,是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护汉江生态资源、高质量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重大工程。

禁渔范围也不仅限于汉江襄阳段,而是涵盖境内南河、北河、小清河、唐河、白河、唐白河、蛮河等主要通江水域。体现出襄阳生态保护的全流域“跨度”。

不光禁渔,还放养。

近年来,襄阳市坚持每年规模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类种苗,增殖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修复渔业生态。

2020年7月,襄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放鱼净水护生态 共建美丽母亲河”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鱼梁洲放流点的放流活动中,共放流体长3—15厘米的长春鳊、草鱼、鲢、鳙、团头鲂等经济鱼类苗种,数量总计2100万尾。

在襄阳,保护汉江生态行动不只是禁渔,而是一个包含“美丽汉江”“绿满襄阳”等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体系化”工程,是多举措协同、叠加的“共鸣”,犹如音乐中弹奏的“和弦”。

滔滔汉江水,流经襄阳境内195公里,也给襄阳城区留下“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独特景观。

图为航拍襄阳市鱼梁洲

鱼梁洲,是大自然赐给襄阳的“汉江明珠”。这个汉江中的第一大岛,三面环水。经过多年水环境治理和大规模植绿,这里水质优良,植被丰富。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它毫无争议地成为襄阳的城市“绿心”。目前,襄阳市正加紧建设鱼梁洲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未来,这里将被建成“生态良好、洲水和谐、天人合一、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岛。

初冬,傍晚,老河口滨江公园犹如一幅山水画卷,铺展在汉江之畔。人们在这里散步、健身、起舞、慢跑、私语……一边是宁静的江水,一边是繁华的街区。滨江大道中心,“汉江关”钟楼灯火璀璨,巍然耸立,仿佛让人置身于武汉“江汉关”下的汉口江滩。

近年来,在“美丽汉江”“绿满襄阳”决策引领下,老河口市致力于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绿心,围绕“一城两心”建设,全面推进“山水森林城,绿满老河口”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构建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湿地保护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为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城市森林生态廊道和骨干河流生态廊道,老河口市在汉江东岸的梨花大道以西,依托梨花大道带状公园、码头公园与滨江景观带,建成了长达11.03公里、宽度在50米以上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

同时,老河口市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加快推进汉江流域老河口段沿江造林绿化工程,加强国省道、县乡道及汉江沿岸近自然森林景观林带建设,奏响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绿色乐章。

在推进“美丽汉江”“绿满襄阳”的同时,襄阳还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行动,城区13条河湖水系实现连通,增加水体的流动性;采取退耕还林、退田还湿、取缔采砂、景观绿化、建设生态监测站等措施,形成以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樊西月亮湾湿地公园、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等为主要节点,汉江重要支流为脉络的襄阳市“大汉江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和恢复水生动物栖息地,形成陆域入河污染物的天然生态屏障,充分发挥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拦截净化、降解污染物的功能,打造滨水绿带,为城乡居民营造美丽宜居环境。

襄阳大跨度奏响的生态“和弦”,谱写出一曲雄壮的生态文明新乐章。

作者:胡诚 赵梦琪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冷晶晶 / 编审:翟竞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