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来自省水利厅与省应急管理厅的两组数据令人振奋:截至4日,今年汛期全省水利设施发生险情52处,而在2016年,仅江河湖堤就发生溃堤、管涌等险情600多处;今年全省洪灾损失255亿元,比2016年的750亿元大为减少。
治鄂先治水。2016年大洪水后,我省实施水利三年补短板四大工程,建成之时就遭遇了今年的“暴力梅”。事实证明,这些工程经受住考验,交上了圆满答卷。
在胜利中保持清醒头脑。我省今年防汛抗洪虽然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在主汛期中也暴露出一些新的不足与软肋,将我省水利剩余短板尽快补长,迫在眉睫。
建成即遇“大考”
2016年的罕见洪涝灾害,曾给湖北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痛定思痛,洪水过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水利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投资170亿元实施“四大工程”:新建12座重点外排泵站,加固梁子湖、洪湖、汈汊湖等五大湖堤,治理汉江等14条入江支流,除险加固1280座小型病险水库。
为了让工程尽快上马,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一年内就完成了所有项目的审查审批。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和行业分级负责制,发改、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及时分解下达投资。水利部门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清单,挂图作战,实行半月一推进、一月一调度,对工程建设进度滞后、履职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约谈,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经过3年紧张施工,到2019年底,四大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全新的战洪物理“拼图”大体完成。
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迫使部分收尾工程停工。
疫情之中,未雨绸缪。4月,全省仍处在严格封控的时刻,我省优先安排多个水利工程提前复工。
抢抓工期,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四大工程全部完工,1280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完毕。
进入6月中旬,一轮轮大洪水考验接踵而来。
“四大补短板工程大幅提升了我省防汛排涝能力。”省水利厅副厅长焦泰文介绍,螺山等12处重点外排泵站,新增排涝能力750.4立方米每秒,重点排区排涝能力增加一倍;汉江等14条重点入江支流治理工程,新建加固河堤2050公里,加固护坡549公里,疏浚河道205公里,防洪标准普遍由不到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洪湖等五大湖堤加固已完成主体工程,共加固湖堤356公里,新建穿堤涵闸等建筑物204处;1280座小型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恢复库容2300万立方米,年新增供水能力1750万立方米。
四大工程个个顶事
今年的“暴力梅”,长达43天,比正常年份多17天,梅雨量637毫米,比2016年多109毫米。
大水之中见真经。
“今年洪水比2016年大,但全镇没有大的险情,鱼池、稻田基本没有受灾。”洪湖市螺山镇镇长李克贵说,这是补短板带来的直接效果。
洪湖市和监利市是典型的水窝子地区,承担该区域排涝重任的螺山泵站始建于1973年,设备老化,排涝能力不足。2014年、2016年等年份,两地多个乡镇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2016年,监利市290多万亩农田一半以上受灾,洪湖螺山镇仅鱼池就有3000亩被淹。
2016年后,我省拆除重建螺山泵站。“新螺山泵站排涝能力达198立方米每秒,比旧泵站增加一倍。”站长舒勤和介绍,截至8月2日,泵站持续运行53天,抽排洪水9亿立方米,有效降低了洪湖水位。
李克贵介绍,2016年螺山镇内24公里洪湖湖堤全线加筑子堤,周边多个乡镇派劳力支援;今年全镇无大的险情,防汛人员富余,还派出300多人支援相邻的新滩镇。
“事实证明,四大补短板工程个个顶事,都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省水利厅厅长周汉奎称。
五大湖湖堤长期高水位运行,均经受住考验,2016年大洪水时险象环生的窘境得到彻底改变;新建12处重点外排泵站累计抽排22.9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区域内涝压力;14条入江重点支流中8条超警戒或超保证水位,加固后的堤防未发生较大险情;1280座除险加固的小水库,不仅未出现险情,还蓄水1.61亿立方米,既削峰拦洪,又为后期抗旱储备了水源。
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武汉江夏金口泵站,是斧头湖重点排涝泵站之一。今年7月12日,该泵站因超驼峰运行关闭。关键时刻,补短板新建的金口二站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水利厅湖泊处处长张笑天介绍,金口二站今年累计排水2.7亿立方米,若无该泵站,斧头湖水位将超过湖堤0.8米,全线需加筑子堤,武汉、咸宁等地将受严重威胁。
在曾经的历史险段,洪水依旧凶猛,但境况已然全部改观。
今年,长湖水位超保证0.57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11米。7月中旬,记者沿堤行驶几十公里看到,堤防除了散浸等小险情外,无大的险情。
“湖堤加宽加高了,堤内护坡也硬化了,防汛值守更有底气。”沙市区观音垱镇朱场村60岁的余秀梅,曾参加过1998年、2016年防汛,见证了补短板带来的显著效果。
张笑天介绍,今年长湖险情比2016年减少了68处,未出管涌等重大险情,抢险人员及武警力量投入减少2万人次。
斧头湖是五大湖中超保证时间最长的。“最高水位超过2016年,但湖堤加固后,未出现大的险情,抢险救援耗费的物力财力大幅降低。”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刘中英介绍,2016年大水时,湖堤到处渗漏、脱坡,大风一吹,就害怕有险情发生。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仅江河湖堤就有险情627处,而今年截至8月4日,全省水利设施险情仅52处。
新现软肋急需破除
7日18时,省防指将防汛应急响应调整为Ⅳ级;今年,我省防洪减灾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大水之年未有大灾大痛,也不再痛定思痛,但仍要在胜利中找不足。
今年大汛中,我省暴露出一些新的软肋与不足,亟待后期进行治理。
据介绍,1998年大洪水后,国家在治水上加大投入,优先考虑大江大河的治理。2016年之后,开始整治中小河流与连江支堤以及一些水库,但是受财力所限,并没有全覆盖,没有整体治理,致使今年险情频发。
富水河干流溃口3处,支流决堤6处,超过30万名群众、50万亩农作物受灾,决堤、溃口均发生在50多公里未完成治理、未加固整治的堤段。
“教训很大!洪涝灾害暴露出我省水利基础设施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省水利厅规科处处长程国银介绍,部分重点中小河流尚未系统治理,堤段不达标。阳新富水河、黄梅考田河、武穴荆竹河等中小河流也未系统治理。部分重要控制性涵闸年久失修、病险问题突出,武汉金口泵站、咸宁余码头泵站等重要泵站出现超驼峰现象。斧头湖外排泵站武汉金口泵站超驼峰运行,若无金口二站排险,会导致江水倒灌,相当于大堤溃口,后果不堪设想。部分大中型水库存在病险,一批小型水库仍然在吃几十年前的老本,亟待加固。浠水白洋水库发生1200平方米脱坡险情,危及3个镇近3万群众。
此外,一些中小城市,虽然“看海”现象少了许多,仍然有不少渍水点,“小雨小灾,大雨大灾”;对于来如风、去如电的山洪防范,更是短板不少;部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滞后,监测预警水平有待提升,500多座水库还未建设水雨情自动监测设施。
抓紧谋划,再补短板。
我省已经着手计划启动新一轮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初步计划围绕四方面进行整体治理,补强短板:重点中小河流系统治理,确保综合防洪标准达到10至20年一遇,部分城区段达到30年一遇;重要控制性闸站改造,对上世纪建设的年久失修的大中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对大中型病险水闸进行加固,对易涝地区重点泵站进行扩建或新建,缓解低洼地带“关门淹”问题;提升重要湖泊防洪达标水平,确保防洪标准达到10至50年一遇;对白洋河等三类坝的大中型水库进行全面加固。此外,实施水库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水文测站建设等项目,提高水利监测决策智慧化水平,提升山洪防范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新的软肋与不足,荆楚治水,正开启新一轮征程。
来源:湖北日报 / 编辑:冷晶晶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